查看原文
其他

治愈系绘本风动画毕设,告诉你如何放下一段伤痛

小趴 动画学术趴 2019-04-02


我们安慰别人常说:

  “没事,时间总会抚平一切”。


文/三口



今天小趴给大家带来的是「AniOne线上展」的N.21 号作品!来自广州美术学院肖咏兰陈裕权共同创作的毕设作品 ——《布鲁斯的鱼》 


《布鲁斯的鱼》作品海报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总会有许多放不下的人和事。都说鱼只有七秒的记忆,若是我们也能将难过的事7秒后就忘掉,你愿意吗?


快来点这里看完整成片吧~


《布鲁斯的鱼》



|| 故事简介 || 


面对父亲的“消失”,小男孩向母亲询问父亲的去处,母亲却选择继续隐忍悲痛。原以为时间总会稍微抚平所有的疼痛,也许忘记你是我做过最艰难的事情,但是你的一句话,哪怕只有七秒钟的片段,就让我前功尽废。



|| 团队介绍 || 


指导教师:

刘琛 李雄飞 柴文娟 叶梓琪


陈裕权(左)

动态分镜 场景 中间帧 后期 


肖咏兰(右)

人设 原画 动态分镜 场景



|| 角色设计 || 




|| 分镜设计 || 




|| 场景设计 || 




|| 衍生产品 || 




|| 团队专访 ||


学术趴:片中对小男孩的称呼为布仔,但没有明确提到他的名字,布鲁斯是小男孩的名字吗?很好奇片名《布鲁斯的鱼》的由来,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肖咏兰:哈哈,小男孩的全名叫做布鲁斯,昵称叫布仔(的确很容易让人懊恼布鲁斯到底是谁,然而他们是同一个人~呜呜)。可能口头表达上全称会显得有点正式,特别是将整个英文名字放在台词上,试读一遍发现有点怪怪的,破坏了台词的节奏,后面就决定用昵称,而且布仔用粤语说起来,更加亲切些吧。


其实当初想片名的时候挺懵的,剧本大概用了一个星期就敲定了,可是剧本里的线索特别多,却要特别简短,浓缩成几个字,又让人看了之后还有念想…就想着是不是能用片名营造的情景去引入这个故事。布鲁斯这个名字是蓝色(blue)的延伸词,本身有大海的象征,大海和鱼联系在一起,让人幻想出很美的意境(绝非鱼汤啊)。鱼的归去是大海深处,而大海流淌着鱼的每一段记忆。

 

学术趴:为什么想做这样一个故事,能说一说创作的灵感来源吗? 

 

肖咏兰:大学四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话题值得去创作,期间也做过很多尝试,但在四年结束的时候还是想要试着去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自己亲身感受的东西,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吧。


可能我自己比较容易失忆,记性不太好,不会将太多事情放在心上,过一段时间就会选择性遗忘,“鱼有七秒钟的记忆”仿佛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我觉得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重大的事情,乃至影响一辈子。而往往这时,“七秒记忆”就会不攻自破。我们安慰别人常说,“没事,时间总会抚平一切”。“七秒记忆”一旦失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即使记忆再次重现,如何善待自己也许是人生一种修行吧。

 

学术趴:片子开头那段男孩透过鱼缸看房间那段的想象真的非常有趣,一下就把我们带入了男孩的视角。而在这段的最后氛围迅速地从由欢快转到了悲伤,但并没有让人觉得突兀。觉得这段分镜设置真的非常巧妙,能和我们聊聊关于这段的创作想法吗?

 

肖咏兰:这一段镜头交代的信息其实挺多的,除了想间接交代布鲁斯和鱼儿之间真挚的友谊,同时透过童真的视角表达布鲁斯天真浪漫的性格,也为后面鱼儿“消失”做铺垫。


本来初定的镜头大概有100个,除了想将事情讲清楚之外,还想构造一个房车的世界,中间穿插鱼老板更多的戏份。遗憾的是考虑到完成度,镜头的设计上只能更加取巧,在一个镜头里面考虑上下总体的衔接前提下,尽量传达更多的信息量。制作一开始,剧本分镜重新整理n遍,多次推敲,发现整体的设计上会过于平淡,缺少了对节奏的控制,于是我们在布鲁斯和鱼儿玩耍的戏份上设置了转折,承接后面入夜戏的基调,大致走向是欢快到平静消失,配乐也大致可以想到是什么样的感觉。

 

学术趴:整个片子的氛围营造的非常好,但在想必大家在前期一定下了很多功夫,想知道故事从确定到分镜完成大概花了多长时间?在制作周期上是怎样安排的呢?

 

肖咏兰:这次毕设算是自己第一次整体走完一个动画的流程。大三时也有做一个三维动画,可惜止步在中期阶段。工作安排上我们挺随心的,大概安排一个月大致完成什么任务,互相点头示意,转身就埋头继续做。


毕竟第一次合作免不了,做重复的工作,例如,动态分镜画完将角色重新改了,角色改了动态分镜又继续再改一遍,镜头删减,还有动态分镜,台词设计和配音的测试。所以到中期开始画原画和中间帧,大概春节前段时间,都呆在工作室赶进度。


有了前面的磨合,进度才开始稳定下来,然后场景和中间帧穿插进行。配乐上,我们是在最后一个月才找到配乐的小伙伴。所以后期时间挺赶。整个创作周期计划,只能用刺激来形容了,感觉是经典的反面教材,不太建议模仿。

 

学术趴:不知道大家在创作过程中有碰到过什么困难吗?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肖咏兰:困难挺多的,特别是在动态分镜上,台词设计特别考究。顾虑的东西挺多,很害怕传达的内容观众get不到点,特别片子有剧情在里面,节奏特别害怕尬了起来,最害怕的还是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只有创作者自己本人才能明白。所以一旦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提出来,和组员或者和同学交流分析。

 

学术趴:小组在制作分工上是怎样安排的呢?有没有碰到过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要是有的话又是怎么协调的呢~?

 

肖咏兰:我负责剧本,人物设定,原画;权负责中间帧,后期;动态分镜和场景都是合力完成的。基本合作上挺愉快的,我们挺信任对方,作息上也会比较规律。我和权是第二次合作了,之前一起合作做定格动画,尝试了一下做一些禁忌话题的短片。尽管最后课程展播被禁,但还是特别认可这份兄弟情吧。


毕设阶段,工作室里难免有小组之间会起争执,我们当然也会如此。只是既然属于合作性质,大家还是以作品考虑优先,一切的争吵也是为了作品,那为什么就不可以好好商量呢?有时候意气用事倒不如实实在在干事。意见不和或者遇到瓶颈,多和组员商量,合理安排工作量,尽量发挥双方的优势。

 

学术趴:在片子高潮处有一段小男孩喊叫的无声处理,个人非常喜欢这一段,能聊一聊关于这段的创作想法吗?

 

肖咏兰:无声胜有声吧。之所以采取无声版,配音也是一个原因。起初我们也找过专业的配音演员,但中介介绍都是大人模仿小朋友的声音,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于是从朋友,亲戚身边物色各种小朋友,总共断断续续试用了四个小朋友,才有了现在的版本。其中一个小朋友是在学校附近的南亭村找的,当天和小朋友商量的情景非常让人误会是在拐卖小朋友。在此非常感谢小朋友热情的帮助,还有家长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


在配音过程,可能小朋友挺累的,到高潮部分呼喊妈妈的戏份,显得有点疲倦。本来有两手准备配一个无声和有声版本,可是难度还是挺大,我觉得如果我来配也不一定可以将情绪推到高潮。假设配音上面面俱到的话,可能会大大减弱配乐。其实口型上,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记得在展播当天,有观众很小声在呼喊妈妈,妈妈,自行配音,哈哈,还挺逗的。

 

学术趴:哈哈,原来真的是小朋友配的音,怪不得完全没有违和感粤语配音让片子多了些生活感,配乐的使用也更好的让那种悲伤的情绪传达了出来,关于本片的配音和配乐方面,有没有什么可以和我们分享的吗?

 

肖咏兰:配音上面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和大家分享,例如,布鲁斯透过鱼缸玩耍的配音,起初我们将高兴的拟声词,分开录,可是声音不太连贯,情绪也不到位。最后我和小朋友玩起自拍,小朋友很自然流露出一惊一乍,偷偷在笑的声音,此刻另一位队友在偷偷录音。通过队友魔鬼剪辑后,非常满意小朋友自然流露的声音~

 

配乐方面,对我来说还挺抽象。和音乐人大概讲了镜头表达的情绪和氛围后,片子和音乐还没做完就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事后我们知道之后,也没有做任何反馈,因为时间也不多了。音乐人也总共找了三个不同的人,过程还是很坎坷。商业性质合作比较多,所以就不多做评价了,希望师弟师妹能尽早找到跟自己想法交流融洽的年轻音乐人一起合作。

 

学术趴:很喜欢本片的美术风格~像绘本一样非常可爱,不知道有什么对你们创作影响比较大的绘本/动画作品吗?

 

肖咏兰:几米的插画,算是对我影响挺大的。喜欢几米的故事和风格,特别是几米《微笑的鱼》。当时论文答辩,老师问我和几米的《微笑的鱼》有什么区别。创作者有时候挺害怕作品找到别人的影子,但即使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原型或者同一种情感,都会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讲法,找到让自己触动的点并传递给观众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所以特别自豪,几米有《微笑的鱼》,莎莉和权有《布鲁斯的鱼》。


动画作品,喜欢《钢之炼金术师》《死亡笔记》。题材现实,角度特别,动画也超级棒!无敌喜欢那种!爱不要说太多!希望自己也可以能做出这样的作品来!

 

学术趴:在这次创作中相信大家一定获得了不少心得,对明年要做毕设创作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和经验可以分享吗?

 

肖咏兰:多看!多干!多交流!作息要规律!特别动画还是手头功夫为主,干了之后才知道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毕设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知道自己还要很多的地方需要学习。加油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术趴:非常感谢大家,真的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期待大家之后更加优秀的作品!!



- END | 动画学术趴 -


欢迎置顶公众号,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哦


近期热文


|《咯咯咯鬼太郎》| 《海尔兄弟》的前世今生 | 沙雕动画 | VR《龙珠》|《银魂》移刊 |《龙猫》有望引进 | 中国有科幻 | 学术趴网站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