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何惹反感

2016-09-17 何文明 职教圈


朋友圈有一个段子:等咱老师有了钱,悬赏100万“通缉”那个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家伙,让他来教教70个参差不齐的学生,看他能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段子虽然有些调侃和夸张,但也反映了很多教师的心声。现在“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的老师甚至“恨”得咬牙切齿。


这句话已经成为教育名言,究竟是谁提出来的?有的说是陈鹤琴,有的甚至附会成苏霍姆林斯基。当然,考证它的出处也不是没有意义,至少可以知道这句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当时针对什么,具体内容又是指什么。因为任何概念和语言都受到具体语境的限制,脱离当时的语境,就容易偷换概念,甚至跑题。譬如生活中就经常可以看到,甲说东,乙说西,讨论同一个话题却不在同一层次上,结果南辕北辙,吵得面红耳赤也不会有结果。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句话很久以前就有了,因为笔者小时候就听说过。为什么现在老师就这么反感这句“名言”了呢?我的理解是很多人对这句话产生了误解。


一是将教育理念误解成具体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一种教育理念,或者说是一种教育信念。它告诉我们,要相信任何学生都有可教育的潜能。老师要适应学生,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这个学生没有教好,是自己暂时还没有找到适合这种学生的教育方法。经常可以看到,同一个学生,换一种教育方法就会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有时同一个班级换一个教师,教育效果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可见,“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并不是要求把所有学生都教成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而是坚定教育信念,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到他们应有水平。事实上,因为人的身体和智力存在差异,也不会所有的人都能成为爱迪生和爱因斯坦。


二是将“教不会”的“会”狭隘地理解成考试成绩。现在老师反感领导和专家学者总是拿“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来教育或教训老师,因为他们心目中学生“会”与“不会”的标准是具体的学科考试成绩。学生考试成绩好的就是“会教”的老师,成绩不好的就是“不会”教的老师。按照这个逻辑推论,那么名师的孩子一定比非名师的孩子优秀,高三把关教师的孩子一定比普通百姓的孩子成绩优秀。但是,如果仔细统计下,又有多少名师和高三把关教师的孩子成为了高考状元?有人说,好学生并非教出来的。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


因此,评判学生的好坏决不只是成绩这个单一标准。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并非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一定是好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生。显然,用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是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严重误解。


值得欣喜的是,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正式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且最近有关研究部门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时代即将成为历史,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理解也会回归本来面貌。


来源:蒲公英评论


大家都在看

高校教师“僵尸编制” 追踪:老师去哪儿了?

教师待遇好不好,还要看实际生活水准

这个11月,来约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