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责任多、压力大、待遇低——班主任谁来当?

2016-09-22 邬志辉 李静美等 职教圈


班主任与其他科任教师对比


缺少职业幸福感,班主任一人之力难成整全性教育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有3473411个班,按照“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的相关规定,全国大概就有347.34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占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总数(916.08万人)的37.92%。


  尽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待遇等,如“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201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要健全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但有研究发现,除一部分中小学班主任是由任课教师自愿选择应聘外,大部分教师是服从学校分配做班主任工作的,如果完全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有一半以上的任课教师是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究其原因,教师们普遍反映班主任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物质待遇低,缺少职业幸福感。


  我们同时看到,班主任的工作职责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扩展和丰富,但基本内容趋于稳定,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尤其是班级的日常管理;与科任老师、家长和社区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关注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大多数研究认为,固然,班主任是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工作职责的无边界和责任的无限化,班主任工作职责应当具有质的规定性。不能将本来需要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社区等一起努力完成的教育责任武断地压在班主任肩上,班主任一人之力难以做到整全性的教育。


班主任教师超过一半工作时间用在班主任工作上

  调查结果显示,班主任平均每天用在班主任工作(不包括教学工作)上的时间为4.08个小时。如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的工时制度,那么班主任教师则把超过一半的工作时间用在了班主任工作上。


  具体来看,花在班主任工作上2个小时的教师最多,比例为27.16%;另外,50%以上的教师平均每天至少用3个小时处理班主任工作,还有四分之一平均至少花5个小时。这说明因班级情况、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效率不同等,班主任花在班主任工作上的时间也有差异。


  调查显示,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在对工作量不满意这一项上的比例差别最大,42.37%的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量并不满意,比其他科任教师高出10.97个百分点。73.41%的班主任反映工作压力大,比其他科任教师高出10个百分点。


  分别考察中小学校发现,中小学班主任平均每天用于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班主任平均每天用4.89个小时处理班主任工作,比小学班主任(3.56个小时)多出1.33个小时。从平均数来看,初中班主任也比小学班主任平均多出1个小时。另外,还有25%的初中班主任每天需要在班主任工作上花5个小时及以上。


  调查数据显示,班主任平均每周用于组织学生活动的时间为3.59个小时,即每天约0.72个小时,占班主任用于班主任工作时间(4.08小时)的17.65%。另外,也有25%以上的教师花了至少5个小时。可以说,总体上班主任较好地履行了该项职责。但从班主任的主观感受来讲,43.80%的班主任认为这项工作非常繁重或比较繁重,仅有13.52%的班主任认为组织学生活动不太繁重或不繁重。


班主任多为主课教师,教学责任和压力重大

  调查数据发现,小学班主任平均任教2.6门学科,乡村小学班主任高于城镇小学班主任;初中班主任大多任教1门学科。班主任除做好班主任工作外,还需要做好个人的教学工作。当前小学班主任多为主课教师,教学责任和压力更大。


  数据显示,小学班主任平均任教2.6门学科,从四分位数来看,一半以上的班主任担任2门及以上的学科教学,还有四分之一至少任教4门,任课科目比较多;而小学其他科任教师平均担任1.96门课,仅有25%担任2门及以上,比班主任任教课程门数少。这可能与一些小学实行班主任包班制或者“半包班制”(如班主任仅任教本班语文、数学等学科),而其他教师同时担任几个班的同一学科教学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校所在地城镇化水平越低,班主任任教科目就越多,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坚守这一岗位的意愿,正如前面所证明,他们反而更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这可能是因为班级规模、班主任岗位积极特点等因素对班主任工作意愿的影响超过了任教学科数量的影响。


  初中班主任平均教1.32门课,从四分位数来看,应该说初中班主任主要教1门课,仅有15.45%教2门及以上。从均值和四分位数来看,班主任任教学科门数和其他科任教师差别不大,城乡中学班主任任教课程门数差别也不大。然而,在了解班主任实际承担的课时量后,我们还需进一步分析班主任能够承受的课时量。


  数据显示,小学班主任平均每周能够胜任的最大课时量为13.96节,和班主任实际承担的相差不到1节;但从四分位数来看,二者差距在1-2节/周。进一步对比分析,46.56%的班主任承担的实际课时量超过了他们可承受的最大课时量,其中超出范围在每周5个课时及以内的就有34.11%,也就是说将这些班主任每周课时减少1-5节,他们的课时量就控制在了可承受范围内。所以,可以说班主任每周实际承担的课时数略微超出了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


  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能胜任教育教学,70.80%能够胜任班级管理。数据显示,98.47%的班主任能够胜任目前的教育教学工作,70.80%在班级管理或处理学生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做好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61.44%的班主任偶尔或有时会出现情绪失控;17.16%的班主任出现过言语羞辱,而82.84%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另外,近20%的班主任对学生实施过“体罚或变相体罚”。可以说,大多数班主任基本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但在班级和学生管理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善。


现行的班主任津贴标准存在吸引力危机

  调查发现,初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平均为351元、173.90元,分别占基本工资的15.11%、7.82%,总体水平偏低。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班主任津贴的平均水平为244.57元,仅为教师基本工资的10.81%。


  此外,班主任津贴的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班主任津贴水平最高。统计结果表明,从绝对数值上来看,在初中阶段,东中西部地区班主任津贴的平均水平分别为635.99元、216.30元、194.71元,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班主任津贴的差额在400元以上,其中,东部与西部地区差异最大,达441.28元,前者约是后者的3.27倍。在城乡之间,县城学校班主任对津贴的期望程度最高;农村内部,村屯学校班主任对津贴的期望程度高于乡镇学校;村屯小学内部,教学点班主任对津贴的期望程度最高。可见,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总体水平不高,存在地区、城乡等差异,对班主任群体的吸引力并不大。


  数据显示,从绝对数值来看,班主任群体期望津贴的平均水平为740.18元,比实际津贴高出495.61元,是实际津贴的3.03倍。具体来看,中学班主任期望津贴的均值为967.97元,与实际津贴相差616.97元;小学班主任期望津贴的均值为586.77元,比实际高出412.87元。小学班主任对津贴的期望程度略高于中学。


  从相对数值来看,班主任群体的期望津贴水平相当于基本工资水平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学班主任对津贴的期望值相当于基本工资的五分之二,小学班主任对津贴的期望值相当于基本工资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现有的津贴标准与班主任群体的期望津贴差距较大,一方面证实了现行的班主任津贴标准存在吸引力危机,另一方面体现了班主任对于津贴提升的诉求。


  ●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全国12个省市23个区县的246所学校共7463名教师(其中班主任3032名)进行的问卷调查。

来源:光明日报


延伸阅读


让班主任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


  班主任是中小学里的重要工作岗位,但由于责任多、负担重、压力大、津贴低、报酬与劳动不符、物质与精神奖励不足等,班主任成了“没人愿意干”的工作。切实提高班主任岗位的吸引力,让优秀教师愿意当班主任,并且能够当好班主任,破解班主任岗位用人难的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考虑:


  提高津贴标准,体现班主任工作价值。班主任津贴是对班主任工作价值肯定的物化表现,因此提供能与班主任工作付出相匹配的津贴,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应有尊重。第一,要完善班主任津贴构成,实行“基础性津贴+奖励性津贴+浮动性津贴”的结构化津贴制度。基础性津贴为岗位津贴。虽然《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指出,“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但现实是,班主任作为教师的身份并不弱于班主任身份,他们不仅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还承担着和其他科任教师同样甚至更多的教学任务,是一种“双肩挑”的工作状态。所以,应当坚持加法原则,即每一个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完成班主任基本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均可获得一份班主任岗位津贴,实现“在岗即得”。奖励性津贴的性质相当于绩效津贴,主要依据班主任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工作风险度以及工作的优效度进行综合判定,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浮动性津贴主要参照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以及教师工资水平对班主任津贴的标准进行合理调整。第二,要明确班主任津贴的经费供给主体,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分担比例,将班主任津贴列入教育财政预算,设置班主任津贴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切实提升班主任津贴的实际效价。第三,加强对班主任津贴发放的监督和管理。科学设计班主任津贴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考察班主任津贴的实际发放情况,保证班主任群体的工作付出能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


  完善培训和发展,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劳动,从班主任群体专业发展的角度讲,要给予班主任专业发展以一定的制度保障。督察落实班主任培养和培训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班主任培训计划,完善班主任培训内容。加强班主任对于学生作为“完整人”的关注,提高班主任整全性地了解学生的意识和能力,结合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的问题给予实用性的技能培训,如教育和管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和家长沟通的技术与技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管理的能力等。同时,探索实施班主任职级制,根据班主任的任职年限、管理表现等将班主任分为不同级别,不同职级的班主任享受不同的待遇和发展空间。


  加强法治建设,依法保护班主任合法权益。建议出台中小学班主任保护法,明确规定班主任的权利和义务,厘清班主任的责任边界,为班主任的职权运用提供法律保障,让班主任真正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既要避免班主任责任的无限扩大化,也要防止社会对班主任的人身攻击和伤害。同时,建议加强对教育领导干部、校长和教师的法治培训,提高班主任依法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并使教育领导干部、校长和班主任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问题,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班主任谁来当


大家都在看

【名家看德育】蒋乃平《班主任:指点人生的导师》

老师心理压力大,这些减压策略送给您

教育焦虑席卷朋友圈

想到加拿大曼省--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