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职业:普通而神圣

2017-04-07 胡懋仁 职教圈

教育学者朱永新认为,过去加在教师身上那一堆赞美词应当否定,他说,教师不是园丁、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也不是灵魂工程师。这一观点,我比较赞同。当然,这并不是说,以往的教师们完全与这些赞美无关,也不是说教师不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而是说,我们不应再把这些赞美硬加在今天教师的身上,作为一种含有巨大压力的催动兴奋药物。


春蚕与蜡烛的比喻来自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严格地说,这两句诗与教师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诗里讲的是对爱人的思念,丝方尽,即是思方尽。教师如果是春蚕,思从何来?泪始干,可能更是无稽之谈了。当教师,燃烧自己,何须用泪?如果说得不客气一点,哪一行、哪一业不是要耗尽毕生精力、燃烧自己?专门用于教师未必妥当。


朱永新比较支持这样的观点:好的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我也赞同这个看法。过去有个说法,叫教学相长。这一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学识与学生的知识共同增长。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个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这种教学相长应该指的是教师的全面素质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共同成长。


其实,我一直对所谓桃李满天下的说法同样保持某种异议。教过的学生那么多,谁是桃,谁是李,哪里说得清?即使都是桃与李,是不是每个桃李都记得你?有这种可能吗?有这种必要吗?当年的学生来看老师,可能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如果人家不来看你,又当如何?


朱永新说,如果学生记得来看老师,对老师表示牵挂,就是老师的成功之处。其实,对这一点,我也有点异议。学生不来看你,你就不成功了吗?学生来看了你,就真的说明你成功吗?我仿佛感觉,不管什么样的老师,似乎都会有学生惦记或者看望。当然,这样也可以说,每个老师都是成功的,除了少数人品有问题的。不过,世上的事太复杂了,哪会有这样简单的标准。


教师与其他职业的共性是,需要遵守职业道德。但也有其特殊性,因为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人,且多数还是未成年的人或者年轻人。因此教师对这些人就需要有更多的耐心、细心、认真和操劳。这或许就是教师这个职业的个性、特殊性。


不过,仅此而已。教师的工作需要劳神费力,其他职业也同样需要劳神费力。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们他们需要的东西,教师同样会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得到更多的东西。越是好的教师,越是知道如何从学生那里学习。好的教师是不需要向学生强调什么师道尊严的,只要懂得如何尊重学生,如何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就会尊敬教师。


学生是在不断改正错误和缺点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那么老师也是在不断地改正错误和缺点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样大家看上去才平等。


用蜡炬和春蚕来比喻教师,会让人感觉教师很苦很累很不幸。其实,做教师的敬业主要还是放在学生那里,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身上确实责任重大。所以教师更需要认真、努力、敬业。


教师的工作是不是神圣,也是要怎么去看了。从某种意义上,确实有神圣的一面,从另一个角度看,确实又很普通。如果教师不太拿自己“当棵葱”,那这个职业就很普通。如果教师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那它就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其实这不过就是说,对于教师这项工作,既有普通的一面,又有神圣的一面。普通,是让教师自己不要过分自恋;而神圣则要求教师必须敬业,要天天敬业,时时敬业。

来源:中国科学报


大家都在看

走向工业4.0还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吗

好教师的标准

教师成长的五个必经之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