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靖高: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17-06-12 王靖高 职教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要创新发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理念上强化“三大责任”,在举措上推动“三大转变”,在保障上落实“三大建设”,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在理念上强化“三大责任”

1.强化立德树人责任,是学校立校之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精准发力,坚持“四个正确认识”做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坚持“四个坚持不懈”做好“如何培养人”,坚持“四个服务”做好“为谁培养人”。要精心设计,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与学校整体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将各育人要素按照人才成长的内在逻辑紧密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实现育人效能的最大化。要精细引导,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全面深化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生活向导、心理疏导、就业辅导、创业指导等“六导”体系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强化党委主体责任,是党委的立足之本。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高校党委要勇于挑担子,把主体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着力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力,严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层层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要着力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加强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要着力于提升思政工作执行力,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系部(二级学院)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各项工作安排、制度设计、设施建设都时刻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协同并进。


3.强化教书育人责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校立德树人的责任是通过党委主体责任实现的,而党委主体责任最终是通过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责任落实的。一个优秀的老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教师传授的知识、师生互动中的细节、教师言传身教的做人原则、教师启迪人生的谆谆教诲都会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整体合力,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做出规定,引导广大教师全面理解、深刻把握、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学识与人格的双重魅力感染学生,在立德树人的事业追求中实现自身价值。 


在举措上推动“三大转变”

1.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让思政工作“红”起来,做到全员育人。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专人”开展思政教育转变为“人人”参与思政工作。要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既要“大水浸灌”更要“精准滴灌”,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不应是概念、原则、结论,而应是一种理论思维,是观察社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克服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张皮”,主动与专业、企业、行业对接,与职业、就业、创业互联,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教学,让思政课上出“专业味”。要发挥好专业课的育人作用,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教师每堂课的具体实施,制定专业课教学、育人“双大纲”,提炼专业精神和德育元素,制定专业职业素养手册,形成专业课德育实践“课程群”,开展课程思政育人品牌活动,让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合力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课堂教学体系。


2.推动“课堂育人”向“多元育人”转变,让思政工作“动”起来,做到全过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处处”进行,突出课堂、文化、实践等多元化育人。要突出文化育人引领力,善于挖掘和提炼校园文化元素,在思想引领、专业体验、文化涵养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学校、院系递进式的文化精神培育方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规划、实施和凝练系部文化、学术文化、文体文化、公益文化、仪式文化、校友文化等,把学校精神、文化景观、文化内涵等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文化传递,形成校园文化精神体系,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育人效果。要突出实践育人渗透力,将实践育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三课堂”联动平台,在注重一课堂专业实践教育和二课堂行为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志愿服务、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等三类实践,形成统一规划、分层实施、分类管理的实践育人体系,增强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效果。


3.推动“传统思政”向“互联网+思政”转变,让思政工作“活”起来,做到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工作要“时时”进行,建好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新高地。要勤于“联网”,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资源共融共通共享和校园全覆盖;要敢于“触网”,正视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的现状,从如何引导,如何通过手机传递正能量,发挥“掌上思政”的育人效果出发,探索思政教育的新途径;要勇于“红网”,勤用活用新媒体,推进学校各级微信公共平台、校务微博、班级微博建设,加强新媒体工作室建设,建立新媒体联盟,制作网络文化精品,开展网络文化特色活动,让网络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第四课堂”;要善于“抓网”,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网上网下齐动手,探索研究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绩效考核的评优范围,打造一支既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懂专业技术又善于运营新媒体的网军队伍。


在保障上落实“三大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注重发挥思政干部、教师、学生骨干等思政工作队伍的优势与作用,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工作、交流研讨等加强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配齐建强工作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尤其注重提升思政辅导员素质,通过开展理论培训、模块化岗位培训、专项培训、辅导员技能大赛、开设骨干辅导员工作室等,促进辅导员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制度化就是把育人行为内化为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建立思政工作评价体系,加强对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述评考核制度,落实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要建立教师考评考核体系,通过“学”“议”“查”“评”等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在育人育才过程中。


3.加强党的建设,夯实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党建品牌长效机制,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堡垒指数管理体系。探索党建“下抓三级”的有效方法,完善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健全系部(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健全和完善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民主参与党内事务的工作机制,落实党员服务师生制度,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先锋指数体系建设,引导督促党员成为育人成才先锋。


作者系王靖高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大家都在看

让一线教师更加安心的教书,这些实际问题应该得到解决!

从“迎评”到“诊改”,高职“蝶变”的路径

中职学子:和高三娃一起“上战场”——为了放不下的大学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