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教师不妨学学“杭电徐阿姨”

2017-12-05 邓海建 职教圈


每年中国高校里的教师节“门庭冷落鞍马稀”的时候,我们总会怀想起“重构师生关系”的话题。


凛冬已至的杭州城,据说最近因一个宿管阿姨的故事而荡漾着盈盈暖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公寓27号楼的宿管员徐根娣,有一个“过人的本领”——她认识这幢楼里所有的学生,能叫出全部691名学生的名字,并报出宿舍号、学院、班级和籍贯,甚至连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外卖喜欢点什么,女朋友是谁都知道。因为跟孩子们的关系特别“铁”,年满55周岁的徐阿姨要退休了,800多学生在社交网站留言希望学校把她留下来。


高校宿管江湖正能量的传说有很多,但能如“杭电徐阿姨”般在学生中如此“自带流量”,还真是不太多。我有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在我们身边的高校里,假设要走的不是徐阿姨,而是朝夕相伴的辅导员、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还会有数百人自发跟校方“请留”当事人吗?


这个问题或许有些尖刻,不过,一个直观感受大概已成共识——这几年,在公共舆论场,除了热火朝天讨论过占全国高校教师的69.83%“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命运,大概很多年都没有看到哪个高校的师生关系能温暖如春了。“大学老师基本上是上完课就走人”、“毕业了,专业老师都不认识我”……这大概是高校学生对老师最标签化的印象。这两年,主流媒体对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探讨基本以“无解”来总结陈词。是的,在知乎等平台上,讨论好教师的话题越发稀薄;更多的,是关注或吐槽学习技能和状态之“术”,而非师生关系之“道”。


古人云,“君子不器”。当高校在“术”之考评上对教师施压太重,大概就没有人去关注师生生态建设之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当下高校师生关系异化,大概有三重肇因:第一,通识教育中的形式考评太多,而情感教育领域又鲜有关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不认识学生那又怎样?比如杭电徐阿姨——每个学期,学校公寓管理中心都要对宿管阿姨进行“认人技能考核”。考试的内容就是看本栋楼的学生照片,然后写出他的名字、宿舍号,如果能写出籍贯,那就加分。“徐阿姨每次都能拿第一名,而且是满分。”问题是,我们的高校,什么时候让老师主动“认人”过呢?一句话,道德自觉解决不了的事情,唯有仰仗制度他律。


第二,在市场化的熏染中,高校师生关系散发出浓郁的“消费型”意味。客观地说,扩招政策之下,不少高校自己主动异化了角色定位,将“传道授业解惑”之公共责任待价而沽,自动忽略了教育的基础性与公益性。结果,你自然不能指望消费者逢年过节想着跟“商家”去表情达意。而杭电宿管徐阿姨则说,“我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哪有当妈的记不住自己孩子的名字的。”关系定位摆正了,这才有了孩子们对徐阿姨的投桃报李。此外,捎带着可以提下的是,不少高校对青年教师的甄选往往重智商(学历)而轻情商,若是一群“孤僻的学霸”执教课堂,师生关系想融洽也怕是不太容易。


宿管工作是数百号人的工作,也许难度系数并不亚于数十人的课堂。杭电徐阿姨能把这事做得上下皆满意,实在是一门大学问、一种大作为。忽然想起当年轰动全国的“张磊捐耶鲁”的故事——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于2010年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万美元。张磊说,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的精神


学问能改变一个人的履历,精神才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修为——于此,我们时有切肤之感。当下而言,如果我们的高校及教师能从“杭电徐阿姨”身上学到些什么,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重构之路也许会稳妥很多吧。


来源:北京青年报

查名单、找干货、看点评

大家都在看

中职学校更需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好老师要学会“偷懒”,做个“懒老师”有秘诀

关于全国高职院校2017年度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检测情况的反馈

中职学生--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