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更多人的工匠梦想——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启示录
世界技能大赛素有世界技能界“奥林匹克”之称。
8年,4届,从1枚银牌到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多家世界媒体用“令人不可思议”来形容中国技师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的表现。
回望国内,在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与一些职业技能领域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一领域还面临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人才断档等问题。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数量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19%左右,但高技能人才仅占5%,不管是规模还是质量,目前中国的技能劳工者群体都难以与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相匹配。中国征战世界技能大赛的国情,像极了70年前,西班牙创办世界技能大赛时的国情。
通过技能大赛,能为高级技工缺口带来哪些解决方案?中国高技能人才增量和存量从哪里来?有什么路径可寻?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短板在哪里?这是我们走近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缘由。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9日,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进入闭幕日。
主席台上,随着世界技能大赛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先生念出“China,ZhangZhibin”,张志斌,这位来自中国广东的小伙子,在胸前用拳头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一个跃步,站上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的冠军领奖台。
“听到结果其实没有感到意外。因为比赛完,我觉得冠军就是我的。”张志斌对记者说。
5年前,走进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张志斌想的只是“学门技术,毕业了找家工厂,做名普通做工的人”。
5年后,完成学业,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和技能学校教师两个标签同时贴到21岁的他身上。
12月中旬的广州,依然和风煦暖。坐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一间教室里,说起短短几个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21岁的张志斌感叹道“人生如梦啊!”
比张志斌年长两岁的哥哥张志坤,是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冠军。当年因为夺得世赛冠军,他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成为当时享受这一国家级奖励津贴年龄最小的一位。
两个孩子都得了世界冠军,也把张家父母乐坏了。
“我儿子虽然没上大学,但是世界冠军!你们也可以让孩子上技校啊!”现在,张父总会忍不住提起这双让他骄傲的儿子。
张志斌哥俩16岁前的成长让父母担忧,又很无奈。沉迷网络、无心学业,身处广东潮汕农村一所普通中学的哥俩无法靠高考改变命运。
虽然没有掌握一门高级技能,但笃信只有掌握一门手艺才能出人头地的张父,决定把一双儿子送到广州的一所技校———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习,所学专业是他从村里一位在这所学院任教的同乡处打听定下的,“数控专业出来好找工作,学数控吧!”
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为何进了技校,哥俩就对技术如此着迷了?
“当时一进校,就听老师们介绍世赛班,我想自己一定要进去。一来以前没操作过机器,对操作机械很新奇;二来想着进了这个班,可以多学些技术,毕业会更好找工作。”
在这位21岁的世界技能冠军口中,人生如何找到支点,为何痴迷技术,进而潜质绽放,如他的父亲当年把他送进技校的初心一般朴素。
但他看似朴素的初念进而写出的闪耀人生故事,背后既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因素推动,也有一个成功者必要付出的勤奋。
为让模具零件精确到0.01厘米,张志斌常常在实训车间待到凌晨,反复调试建模和装配工艺。在老师眼里,张志斌是最喜欢刨根究底的学生。
“指导老师说,以前的手工艺人都是工匠,追求精益求精,我们这代人要把这种精神找回来。”从进到世赛班,到长达一年半的高强度集训,张志斌说,自己也打过退堂鼓,因为集训免不了枯燥艰辛,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张志斌的闪耀人生故事,如今好似一个支点,撬动了他的同乡、乃至更广大地区的同龄人心中的人生梦。“我们镇今年有好几个学生报了技校呢。”
为备战本届世赛,今年6月张志斌去德国培训了一周。在与当地技术工人交流中,张志斌得知他们的薪酬比普通大学毕业生要高得多。“德国技校的很多学生在读期间,就被企业预定了,在读期间还可以得到企业给予的一些学习补贴。”
跳出自己的工种,看到世界上与自己同职业群体的生存状况以及世界职业教育的状况,进而找到职业自信,张志斌的眼界和视野已经比一些同龄人要高远。
“大家谈起谁家孩子考上大学,都是一脸羡慕,哪怕是上个三本,也觉得是有出息的孩子。”当年知道他上技校,这个16岁青年的人生,在老乡眼里并不被看好。
但4年后,上三本的那家孩子正为找工作发愁,张志斌还没想工作去处的事儿,就被“预定”了——留校任教。
“技能可以改变我的命运,也能够改变其他技校生的命运。我希望我的师弟师妹们因为我得了冠军,对自己和未来发展更有信心。让他们意识到,练技术原来可以这么练,还有世赛这样一条出路。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和学习。”面对记者,这位21岁的青年,对于职业群体身份的认同发自心底。
11月21日下午,北京,国务院小礼堂。这天,走进这里的主角不是学者、官员,而是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代表团成员。
“你们的成绩让我感到很振奋,也让我感受到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向中高端发展的广阔前景。你们代表了国家的未来,是中国制造的未来!要做大国工匠,建制造强国!”听过几位选手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李克强总理和他们交流道。
“我对中国参加这四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做了一个调查,其中70%都是新生代农民工。”全国政协委员、人力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连续几年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上呼吁,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不仅仅是设备、技术、管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加大对农民工技能的提升,包括加大投入力度和创新培训机制。“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带动的国内各类技术大赛热,以及技工学校的招生热,无疑对提升农民工技能,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民工转向技能型产生极大影响,也预示着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农民工将迎来技工时代。”
让杨志明欣慰的是,他注意到几届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很多都来自贫困地区。“世界第43届和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焊接冠军均来自四川贫困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通过攀枝花和会东技校学到技能、经过国内竞赛脱颖而出,登上出界技能顶峰。事实证明,贫困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有踏实肯干的优势,有一批勤学苦练的新工匠。”
采访中,杨志明还给记者看了一张统计表。上月他参加了在浙江东阳举行的“中国技能大赛木雕总决赛”,对获奖选手的背景做了统计。
“他们90%以上都是新生代农民工。多数因种种原因错过上职业技术院校,但练就一手好活儿,获奖后依规给他们授予技师和高级技工职称,加入到中国工匠大军中。技能大赛正在成就新生代农民的工匠梦想。”他说道。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经济工作八大重点之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新确立生产力要素,让生产力各要素如泉涌般充分涌流,释放各自的动能。在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看来,生产力五大要素中的科技创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是潜在动能最大的要素。
“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强国的重要节点阶段,中国同时面临劳动力供给‘刘易斯拐点’,即人口红利的丧失,因此,要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必须关注人的问题。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释放生产力中劳动力的新活力。而中国制造业半数以上从业人员来自农民工群体,因此,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培训力度,制定具体的培训举措,显得尤为重要。”周汉民表示。
采访中,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在远提供了这样一组信息———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核定招生规模是2600人,但去年和今年,该校在招生简章发出的第二天,收到的报名表就已额满,学校这两年都是在报名截止日提前结束了录取工作。
“有不少学生已经被大专院校录取了,但仍然选择来我们学校就读。从专业的热门看,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拿过金牌、奖牌的专业更为热门。以前像机械类的专业,学生认为工作又苦又累,不愿意报。但是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好成绩经媒体一报道,很多学生家长改变了看法,希望通过技能改变孩子的未来。”
与这所学校比邻的广州市另一所技校——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伴随成为世界技能大赛几个项目的培训基地,招生情况同样火爆。
院长汤伟群接受记者采访中一直强调,技工学校培养的就应该是高技能的技工人才。“从2016年起,我们对95%的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高技能人才。我一直认为,技工院校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阵地。”汤伟群介绍道。
“现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数以亿计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在世赛选手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技工成为掌握高技能的人才,中国劳动力技术素质的提升将会释放更多的‘技能红利’。”杨志明说,他承担的国务院参事室委托课题———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调查报告,对100个重点企业实地调研和6000份问卷调查分析的结论,都证实了这一点。
“为什么我们的选手最早完成,但是没有得到金牌?”
2011年秋,作为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第41届伦敦世界技能大赛的中方带队官员之一,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巡视员刘新昌第一次亲历了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规则制定值得我们学习。如焊接项目,要求选手对3种不同材质器件,应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焊接;操作规范要求高,每个项目都对选手有环境保护、场地清洁、工量具摆放、安全规范等的要求,且是评分内容;此外,对选手加工精度要求高,大赛更注重竞赛作品的完成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加工精度的要求……”
当年带队回到北京,刘新昌将自己在世界技能大赛现场产生的种种思考,写成了一份报告。
世界技能大赛给他的震动,不止是中国代表团当年因第一次参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只参加了6个项目的比赛,因团员人数太少,结果国歌还没奏完,团员已经走下场了。“那一晚,我一晚上没睡着,中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在世界上,技能就是这样的水平吗?”
冷静下来,世界技能大赛与国内技能大赛不同的组织方式、对于技术项目标准的指向性引领,引发他去思考,回到国内,如何将世界技能大赛的先进办赛理念移植到国内各类技能大赛中。
“为了推广技能,世界技能大赛从2007年起,主办方会组织每个代表团走进当地的一所中小学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使当地中小学生能够近距离了解技工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进而也许就迷上了技术。正如今年10月获悉上海获得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时,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所言,举办世界技能大赛有利于带动中国民众尤其是近2亿青少年关注、热爱、投身技能活动。我国要实现制造强国,目前的技能人才的规模、素质、结构都难以满足这一目标,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必须要搭平台,让更多的青少年首先要了解‘技工’是怎样一份工作,是如何工作的,进而他们中的一部分才可能因为兴趣、因为这些世赛冠军的榜样的力量,加入进来。”刘新昌说。
“比如世界技能大赛各个项目规则中,都对工具摆放有具体要求,特别注重质量和安全规范。反观国内的技能大赛,我们一度特别追求速度和难度,但是对于精度、质量、安全性关注度不够。”在刘新昌看来,这样的比赛规则和技术标准,才是最接地气的。“一来它来源于企业具体的生产实践要求,二来又用这个标准引领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向。这样就促成了企业生产和人才培养的零距离对接。”
外界对世界技能大赛,也有质疑的声音:尽管中国参加4届世界技能大赛以来,接连取得好成绩,但是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第一名,能代表我们是制造强国吗?
对此,刘新昌用他几年来穿梭在国内各地技工院校的观察来说话。
“比如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广东机械技师学院,都建立了世赛标准研究中心和世赛选手选拔班,不仅将世赛标准移植到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还通过海选方式来选拔优秀的选手进行培养,这本身就是一个推动全校师生学习技能的过程;同时,把世赛选手留到学校当老师,让他们在具体的教学中传播相应的世赛理念,对于更多的学生也是技术的反哺。”
在刘新昌看来,用业界大赛来制造氛围、搭建平台、选拔培养技能人才缺口,已经有成功案例。世界技能大赛创始国西班牙就是囿于20世纪40年代本国遭遇的技术工人大量短缺困境,先是举办了本国的职业技能大赛,后携手邻国葡萄牙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技能大赛。
让他欣慰的是,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7年,也是中国职业教育大发展的7年。“许多技工院校主动与企业对接,将自己的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无缝对接,把企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转化到教学当中去,因为就像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是动态的,伴随每个项目的最新技术变化和对操作工人的要求,每届都在不断地调整,中国的技能教育培养目标也要有世界制造的视野。”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中国青年有匠心,能始终不渝追求卓越,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就有大希望。”在刘新昌看来,“只有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每道工序,摒除‘差不多就行’的心态,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才有最关键的支点。”
来源:人民政协报
查名单、找干货、看点评
中职学生--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