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松:过去的堂倌儿

2017-03-01 郭松 当代作家


  

原创文章丨稿费你做主


堂倌儿,又称酒保或跑堂的,是过去的称呼,现在叫服务员。


堂倌儿这行,是酒楼饭馆的“三大块”之一。先是管账的,多由老板、掌柜管着。后是掌勺的,专司厨房菜肴的烹饪。再是跑堂的,接待客人,端茶送水,斟酒上菜。


一般说,堂倌儿得先当徒弟,学点本事,心灵嘴甜性情稳,眼疾手快腿脚勤。客人一拨一拔来,一上眼,官绅商学,三教九流,花多少钱,吃什么菜,心里就有数了。



上菜,一只胳臂摆几个盘子,喊着“借光您老”、“慢回身”,左躲右闪,健步快上。哪桌点的什么菜,单上、双上、先上、后上,不乱不错。然后垂手侍立:“菜上齐啦,还用点什么?”


倘若遇上军警宪特敲诈勒索,帮会道门抽风揩油,医卜星相死乞白赖,不逞之徒找碴闹事,堂倌儿还得好话多说,息事宁人,和气生财嘛。


堂倌儿胸前悬着一条白围裙,上短下长两口袋,短的放一把调羹汤匙,长的插一把长竹筷,左肩挂一块毛巾,忙累了用来擦汗,右肩是搭一块揩桌布,看上去像走街串巷的货郎。


堂倌儿有两手绝活:报菜名,结算账。凉拌热荤,煎炒烹炸,蒸焖炖烩,一口气报几十个菜。等到结算账,堂倌儿过来,念菜名,拣盘子,总数就出来了。



酒楼饭馆还讲究“响堂亮灶”,凡事都要念唱吆喝,以示生意好。客人点的菜码,堂倌儿要唱给厨房听。厨房案上擀面杖要打出点儿来,砧上切肉刀要剁出点儿来,灶上炒菜勺要敲出点儿来。


等客人起身,堂倌儿要招呼:“会过了,送客喽!”账房站在门口鞠躬施礼:“谢您啦,您慢走,您再来!”


熄灯打烊之前,吃口闲茶,饮杯剩酒,一碗饭就着大杂炊,按份几分几角小账,劳碌一天,这才休息。


可惜,过去酒楼饭馆的风景渐渐消失了,不知那些身怀绝技的堂倌儿如今还有多少?


郭松


郭松,云南省检察官文联文学协会会长,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检察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检察文学》等报刊。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