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遍了中国好多城市,唯有上海一直未敢轻易地动笔。
上海,这座城市太大,大得你不知从哪里切入。上海,这座城市故事太多,多得你不知从何说起。
这座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许多人在童年时代就心向往之的大都市,它代表着时尚、精致与现代,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优秀与先进。
在我遥远的有关童年的记忆里,所有关于上海的印象就是每次父亲出差归来带回的那一个个独特美好的‘上海制造’:香甜可口的大白兔奶糖、漂亮时尚的公主裙、咔咔作响的小皮鞋、金光闪闪的英雄牌钢笔,还有那台妈妈为我们缝制衣服的嗡嗡作响的蝴蝶牌缝纫机……,这些精致的上海货,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与情调,更有一份让人怦然心动的雅致,让我第一次懵懵懂懂地知道有一个遥远的城市叫上海,它代表着正宗的现代工业文明。
从一定意义上讲,上海首先是一个滩,其次才是一个城,所以,叫它上海滩应该更有韵味。
外滩是上海最重要的城市象征。正如,不到天安门就不算到过北京一样,不到外滩,就不算去过上海。一直认为黄昏下的外滩是最有风情的,放眼黄浦江两岸,一面是中国流淌千年的浑浊的河水,一面是充满异国情调的洋行大厦。外滩浓缩着十九世纪中叶开埠以来东西交汇,华洋共处的历史,记载着这个如罂粟花一样奇美的城市的血腥与耻辱、自由与新生。远东第一楼和平饭店、最早的水泥钢筋结构建筑上海总会、上海最豪华的旅馆之一的上海大厦、领事馆、招商局......这些高高低低风格各异的建筑,默默无言地展示着这个城市近百年来惊心动魄的历史。
正如上海作家陈丹燕所言:“在上海这个其实没有多少自然风景的城市,外滩无疑是上海最美丽的名片,也是上海人的骄傲。”
徜徉在暮色里汽笛声声、霓虹闪烁的外滩,那些高低错落、沿江而立的建筑,那一盏盏老式的铸铁路灯,都会让你浮想联翩。这座风起云涌的城市,连空气都充满了诱惑,骨子里都透露出高傲。它时尚前卫、风情大气,它是昔日的十里洋场,中西合璧、新旧交融,老洋房的红瓦粉墙承载着它过往的传奇,石库门的弄堂讲述着沪上人家传统的生活方式,黄浦江两岸闪烁的霓虹,透视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这座城市,它有着海一样的胸襟,它容纳了万千的故事。来来往往的人群在它身边打捞着故事也放逐着梦想。这个城市带着与生俱来的优势,一直走在时代的前端,不经意间就完成了无数次华丽的转身,它的风华,让每一次的相逢都是新感觉。
南京路闪烁的霓虹灯,妩媚而招展,来往的观光车、涌动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店铺、摇曳的灯箱,夜色里的上海,一笑倾城。
上海无疑是中国最有气派、最大的城市。正如在美国不能没有纽约,在中国也不能没有上海。1953年,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他的一本关于上海的著述中把上海称为“解读现代中国的钥匙”,可见这座城市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强,世界金融巨头也都把目光投向了上海,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都市因为对外开放的区域优势及独特的海派文化,孕育和生长出了良好的现代商业文明及与之配套的法制环境和文化氛围,并在长期的经济社会中形成的一整套适合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文化准则,这无疑让上海成为了精英和财富的天堂,这里汇集着财富与智慧,也升腾着梦想与欲望。
徜徉在上海的街头,总是无端的会想起张爱玲,这位风华绝代的才女与这座城市总觉相得益彰。
静安区常德路195号,爱丁堡公寓是她曾经的住处,这座据说是由一位意大利律师出资建造的房屋,有些陈旧的气息却难掩昔日的雅致与风流。张爱玲与姑姑曾经居住于此,她在这里写下了《金锁记》《倾城之恋》、《不了情》、《沉香扇》,也是在这里,她与胡兰成订下了一纸婚书,许下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期冀。这段短暂而又苍凉的爱情注定了它的脆弱与不堪,张爱玲像扑火的飞蛾一样扑向了她的真命天子,只可惜,才女在爱情面前也一样缺乏一双慧眼。胡兰成的风流成性和不断的背弃终让她悲凉地看透了这世间的一切,所以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那上面爬满了虱子。”这个始终冷眼旁观的才女,在写尽了对上海的爱恨情仇后带着她的不舍和遗憾远走他乡,从此消失于茫茫人海。解读上海,最好读读张爱玲,字里行间流淌着一个无限风情的上海滩:“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得磨练,新旧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曾经结识了许多上海的朋友,他们有一个固定的令人骄傲的称呼叫‘上海人’。在中国‘上海人’是一个特定的人群,它有时似乎还带着某些与生俱来的优势和骄傲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人群。他们首先是上海人,然后他们才是商人、学者、职员。他们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味道:精明、雅致、务实。当然,他们身上有一股傲气也叫外地人忍无可忍。他们不如北方人热情,有时似乎还有些排外,这让他们的形象在外地人的眼中似乎不是那么完美。细究起来,这与他们在这座城市中西合璧文化的长期熏染不无关联,现代工业文明的浸染、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特大城市残酷的竞争与生存压力,使他们普遍练就了一身生存的本领,他们勤劳而又精明、务实而又节俭。行走街头,他们西装革履、裙裾飘飘,回到家中,他们会穿起有些破旧的衣衫将生活过得精打细算。或许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精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价值,一种素质,更是一种生存能力。
无论上海人如何如何,上海女人却是值得称道的。可以说,上海女人的确是最有女人味的女人。她们淡淡的妆容、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温柔的声音,的确令人如沐春风。除却南方女人的娇柔外,最为重要的是她们从小就懂得应该怎样做女人。陈丹燕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一文中写尽了上海女人的味道,她们娇柔、能干会撒娇,一个家在她们和风细雨的管理下温馨而又充满了情调。她们把男人打扮得体体面面、把孩子养育的白白胖胖。对于许多北方男人来讲,找一个上海女人做老婆,或许还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美事,上得厅堂,入得厨房。月下独酌佳人相伴,灯下掩卷红袖添香,那将是怎样的一份快意人生啊?
上海是一座适合行走的城市,那些属于历史的文化气息静静地散落于弄堂深处。陈丹燕在《上海弄堂》里说:“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觉得很遗憾”。细碎的阳光,潮湿的青苔,半开半掩的窗户,老旧的木楼梯,散发着封存已久的情感。
华山路两旁幽深的宅第氤氲着海上春梦的浪漫气息,偶尔走过的人们总会带着一种好奇,想去探寻这些屋子的前世今生。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贵胄富豪的身影早已无处寻觅,道路两旁挺拔矗立的建筑,它们清高而孤傲,这些散落于街道两旁的建筑曾做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的驻沪使馆,因此被称为外国弄堂。岁月的风沙早已淹没了它往昔的繁华,但这一幢幢精致的小楼依然残存着没落贵族的傲气。它们默默藏身于小巷深处,内敛而低调,透露出一份特有的美丽与苍凉。
有人说,上海是一座雅致的城市,的确如此。这里的人们生活精致、讲究,这讲究不仅体现在穿着打扮,更体现在他们日常生活得点点滴滴。即便是家常小菜,也做得精致可口、赏心悦目,随意步入任何一家街头小店,也都是干净整洁,一碗阳春面,配以清爽悦目的小菜,让你吃得舒服而文雅。还有那一件件飘散着上海气息的服装,在款式、剪裁、做工上都是下足了功夫,无处不透露着考究和精美。
穿行在时尚的摩天大楼,漫步于悠长的古朴里弄,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中西合璧、优雅精致。这座城市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与气息,那就是它雅致浪漫的生活品味。或许这就是上海的气息,它弥漫在整个上海的天空,无孔不入。灯光迷离的酒吧,柔柔的轻音乐,暖暖的咖啡香、温文尔雅的中外客人,没有高声的喧哗,没有推杯换盏的热闹,有一种温情在流动,有一种情调在诉说。
从地理意义上讲,上海是一座开阔的城市,它地处长江的入海口,对五湖四海敞开着门户,同时也在壮大着自己。它兼容并蓄,广纳英才,世界财富的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上海摊,所以这里聚集着财富更升腾着梦想,它是无数人梦中的天堂。
上海,无疑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它不但有着当今最前沿的文明和时尚,更有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韵味和风情,或许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它一直以来的绝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