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岳阳天下楼
◆ ◆ ◆
原创文章丨稿费你做主
岳阳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
那样汪洋恣意的笔墨,来写岳阳楼和洞庭湖的雄浑,谁人不读出一股荡气回肠的壮怀之美?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岳阳古称“通衢”,历史悠久,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年三国鲁肃曾屯兵于此,那个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屈原,也在离此不远的汨罗江悲壮地结束了自己忧国忧民的生命。这个与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的岳阳楼,之所以名扬天下,更多的原因来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江山也要文人捧,这或许就是文化和自然的相互生成吧。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于是也就有了放逐山水的情怀和时间,而且这样的境遇下的诗文往往写得都不错,所谓仕途不幸诗家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或许,岳阳楼就是失意的归宿。
1044年,滕子京,带着失意的隐痛与无奈,风尘仆仆,奔赴了岳阳。面对八百里洞庭的烟波浩渺,满腹的辛酸转化成了文人的担当,他要重修岳阳楼,他要借楼倾诉一个备尝颠沛流离之苦的失败者的呼吸、落魄、责任、孤苦、悲愤、忧患......这座楼在他心中顷刻间有了生命的高度。
于是他写信给了他的朋友---范仲淹,这个同样失意的文人,因为倡导变革也惨遭罢黜,两颗同样失意的心灵息息相通,两位同样有担当的文人一拍即合。1046年,范仲淹为完成朋友的嘱托,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确实是文章的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波涛滚滚,游人仰头读完《岳阳楼记》转过身来,眺望八百里洞庭湖的气吞万里和烟波浩渺,文与景完美地呈现在你的眼前了。范仲淹不是在写楼记,他超越了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从而让浩淼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替身,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是明代文人魏允题咏岳阳楼的诗句。
仰视岳阳楼,矗立在乳白色花岗岩的高高台基,面向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置身苍松翠柏的绿色怀抱。岳阳楼楼高三层,拾级登楼,仰三楚长天,揽洞庭秋色。文人墨客的墨迹无形中把岳阳楼文化提升到了一个饱含忧患意识和家国责任的精神家园,从李白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了清朝何绍基更总结出了一副绝妙的对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藤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史耶,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石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把一个洞庭湖的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写得意象纷杂。而镌刻于大厅内的《岳阳楼记》书法厚重畅丽,古色古香,它洋洋洒洒地把景观写入了文章,又把文章化为了景观。不可不说,在岳阳城市建设这件事上,藤子京为岳阳找到了范仲淹,的确功不可没。
“巴陵无限酒,醉煞洞庭秋。”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潋滟澄波,水天一色,浩瀚迂回,山峦突兀 。李白“且将洞庭赊月色,酣歌一夜邀渊明”,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绝妙的山水和厚重的文化,让人对它不仅是山水的倾心,更是一种境界的提升。
“遥望洞庭三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浩荡的洞庭湖绵延八百里只有两个岛,一个岛是君山,另一个是赤山。君山树木葱茏,遗迹众多。二妃墓旁的根根斑竹,写不尽娥皇、女英的衷情。传说,舜帝南游,死于九嶷山上。其二妃娥皇、女英追至君山,日夜啼哭,泪珠纷纷滴落,遂成斑竹。毛泽东曾有诗云:“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枝枝斑竹,殷殷情意,不禁使人潸然而泪下。
三国时代,东吴都督周瑜雄才伟略,为东吴的兴盛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江东美女小乔更为英雄增色。小乔死后,葬于君山。“铜雀有遗愿,豪杰功随三国没;子鹃无限恨,潇湘月冷二乔魂。”
遥想当年,这里走过鲁肃、走过周瑜、走过李白、走过杜甫、走过张悦、更走过滕子京和范仲淹,一位位名流、诗圣款步而来,为岳阳楼写下了众多的锦绣文章,有悲、有欢、有聚、有散,他们的生活妙笔和心忧天下的情怀让岳阳楼顶天立地而又诗意盎然。
《岳阳楼记》让小城岳阳名扬天下,它博大的精神意境,数百年来渐渐养育并生成了湖湘子弟心忧天下的壮士情怀。这里走出了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刀光血影之中他们的胸中自是响彻了由这句名言而闪起的雷霆霹雳,挥旌奋进、仰天长啸,直把弯弓射大雕。
仕途一时荣,文章千古好。可见,范仲淹一文值千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