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松:书店与书房

2017-08-05 郭松 当代作家


  

原创文章丨稿费你做主


我一直觉得,干某个职业,凡穿得太像那个职业的,兴许干得很糟。比如,留着长发动辄文学艺术的,大都把装佯当风格;戴着墨镜假装怕被认出来的,大都是三流明星的做派。


小时候,常去街边书摊,坐在矮板凳上,几分钱就可以看书;不像现在,到处是娱乐场所,喝大了就在街边呕吐。在川大上学的时候,隔壁的望江公园,九眼桥头的茶馆,锦江边的说书场,到处都可以看书;不像现在,把公园、茶馆当成搓麻的地方。


现在的书店,卖得最火的是成功学,人人都觉得失败,人人都想成功。书店最大的变化是,过去站着的人多,现在跳着的人多;过去的人没钱,只能去书店蹭书看,还偷偷抄书上的内容;现在作家签名售书的多,到处是蹦跳着喊叫的粉丝。


在成都工作那些年,双休日喜欢闲逛,记不清是哪家小书店了,不起眼躲在火锅店旁,老板一副睡不醒的样子,那里能买到全套村上春树的书。与北上广不同,成都的小书店总在勾栏酒肆旁,读书人也不清修,而是大隐隐于市那种。



在家里,不喜欢有玻璃门的书柜,喜欢一伸手就能取书的床头、书架。书柜里的那些书,好多没来得及看,装帧漂亮的书亭亭玉立,像情人暧味地等着你,你却无动于衷。床头、书架的那些书,有时并不想读,摸摸翻翻就很美。


读书人大抵都有书房,但有书房的不见得是读书人。书房,是一个灵魂走动、思想淬炼的地方。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不只是藏书和读书,更重要的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付诸于文字,奉献给更多的受众。


书房的情趣因人而异。刘禹锡书房有《陋室铭》,虽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案牍之劳形。蒲松龄书房名“聊斋”,创作时为搜集素材,常在路边摆烟设茶,过路人只须讲讲传闻,就可以免费享用。


读书人,拥有一间书房,哪怕斗室、陋室,并不算过分。书房,是自由精神得以休憩、独立思想得以萌生的地方,也是可资触摸、舒张自如的个人空间,是读书人心之所在、心之所安、心之所属。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