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新生:古城烟雨,花饼知味

冯新生 当代作家 2021-01-24

当春的序幕徐徐拉开,我国西南城市便以繁花似锦、燕舞蝶飞靓丽示人。记得每次走入成都,都感到温馨风雨、一路明艳,尽扫千里旅尘、昼夜辛劳。


为了让游春线路多些诗意。今春,作家采风团组织者改变原订行程,引领我们从北京飞湖北宜昌,而后,选择水路。乘客轮从湖北入川。一路晨看日出、夜寻猿啼、夕感涛声……


在荆楚一带码头小泊,我们走入岸畔食店,品一碗咸香麻辣略带激情感的热干面。颇感畅快淋漓之余,大家便畅叙古往今来、从湖北山川走出的那些纵马挥剑人。


入蜀,迈入被余秋雨赞誉为“中国历史文化丰盈的偏仓”的成都古城。但见锦官城内花簇如霞,行人步履悠然舒缓,即便成都早已成为商情集聚地,依然不失洒脱飘逸之态。


成都小吃,在闹中取静的古巷随处可见。特色为花色斑斓、口感多变,大多附带一段动人传说。老隍城锅魁、荔枝巷钟水饺、高升桥韩包子、城守街龙抄手、总府路赖汤圆、皇城坝担担面,连同那款不知是源于悲切情节、还是因咀嚼时被辣出眼泪,以伤心凉粉为名的传统小吃……往事历历、苦辣酸甜。折射蓉城的千古史话,集聚古城的复杂表情。


或许是前世有约,或许是多年记者职业形成的“探源”习性,在采写工作完成后的一个傍晚,我端着青花盖碗茶,坐在人民公园竹丛旁的茶摊上选一册《成都史话》,让思绪融入千古史潮……直到发觉雨丝飘飞、暮色低垂,才起身撑伞,以悠游步韵,来到小吃集萃的春熙路。


正不知该在何处细品其味,忽感一种甜香扑鼻而至。寻味而行,踏入一家经营甜点、香茶的百年老店内。



登上三层竹楼,选一临窗雅座,点一杯蒙山顶上茶、一盘老店的看家小吃——鲜花饼。略带苦涩的茶与明显甜糯的饼不期而遇,让我想到人生冷热交织、甘苦自知,想到花叶从繁茂到枯干,想到友情从浓醇到淡定……于是,叹息一声,扭头观览。见到可供观览的落地玻璃窗内,从文君故乡——邛崃请来的焙烤名厨正在制饼。窗外,春雨如丝飘飘洒洒。室内,烤饼流程徐徐生香。姿容俏丽的女主管,见我对花饼的来历感兴趣,便请我观看茶道表演,并介绍鲜花饼历史。


茶室一隅的箜篌,弹奏出古曲《凤求凰》。随着鲜花饼由来的描述,生于成都的司马相如,恍然渐行渐近……


那是1800余年前一个早春,这位郁郁不得志的词赋大家,参加卓王孙安排的盛宴。酒酣耳热之际,被主人邀请抚琴,于是,一曲《凤求凰》的音韵弥散开来,加之琴上洒满的玫瑰花瓣纷扬如仙子起舞,四座嘉宾如醉如痴。此时,谁也没留意在屏风之后,一代才女卓文君,饱享香风与琴音的感应,以热辣眼神凝视。而后,一段“文君夜奔”便成为美谈。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来到临邛(现邛崃),以文养文不太现实,只能开小酒店维持生计。每日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作杂役度日。然而,文化纯度较高的人,很难丢弃飘逸之情与浪漫之态。故此,二人在晚间打烊后,洒花抚琴、互吟互歌。仲春四月,他们买来玫瑰花助兴,琴诗相和之后,不舍花瓣。每晚安歇前,把花瓣泡在水中,以备第二天再用。


一日,文君和面作饼时,忽闻到阵阵清香扑鼻而至,扭头一望,正是身旁泡花瓣的盆里发出的香味儿。因此灵机一动,试用花瓣水和面作饼,不想,生意竟红火起来。自此,成都一带的时令甜饼,便以多类应季鲜花为辅料,直至传延到云南……不久后,成都出生的文学家杨雄,在撰写《蜀都赋》时,想到这段美谈,落笔写下“百华(花)投春,隆隐芬芳”。


我正沉浸在遥想,女主管取来菜谱,我眼前一亮——印有蜀绣名品的册页,数十类鲜花饼,文图并茂展现眼前,如一幅四季娇艳图——农历四月,油菜鲜花饼呈淡金之色、田园之香;六月,玫瑰花瓣饼隐嫩红之感、甜糯之香、七月,槐花饼展银雪之容、醉人之香,十月,百合花饼含情爱之意,缠绵之香……名城古都、丝弦名茶、美器美境,加之应季的甜饼……让体验者与之挥别后,不思蜀才怪!


我望着窗外的潇潇春雨,感叹不已。想词赋惊人的司马相如,未得汉景帝赏识,无奈流落民间。幸好一曲弹奏,得遇知音;想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虽博学多才,并未派上大用场。倒是一盆泡花之水,让二人丰衣足食,让一道技艺流传至今。可见红尘十丈、芸芸众生,有意为之,其结果,往往倒不如无意随之。


正自思量,古筝弹奏的《心经》徐徐入耳。隔窗外望,老街闹市被再次飘来的烟雨所笼罩。如幻如梦、如诗如歌……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