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科院迎新(28)| 走进海科院:立体化育人策略,实现教师、职员与学生良性互动

协同育人的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 2019-09-04

海洋科学学院以培养学术精英和行业领袖人才为重点,致力于培养海洋科学理论基础扎实,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和海洋化学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生,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未来研究海洋的科学家。学院实施立体化育人策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海洋人才,通过目标管理和流程管控,构建立体而系统的“育人”模式,打造正能量充沛的微信平台,营造“协同育人”文化,实现教师、职员、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

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海洋人才


与美国麻州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柯柏斯克里斯提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洋技术部、美国乔治亚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台湾海洋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等10多所著名研究机构实现互访机制的常态化,组建中国-东盟海洋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面向全球开展实质性的学生联合培养和国际科技合作。在上述基础上,一方面积极建设全英/双语课程,调整、更新已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其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积极为本院学生创造到国(境)外学术交流、学习、实习的各种机会,并拓宽学生来源,不断增强学生群体的国际性。学院聘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洋技术部lan S.F. Jones、意大利特伦多大学Marco Toffolon、台湾海洋大学蒋国平等为兼职教授,为本院学生开设暑期课程。依托校级或院级国际合作项目/平台,学院每年派出20多名本科生,前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菲律宾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校交流学习,或参加实习、采样等活动。于2013与美国麻州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签订学生交流协议,每年安排2名本科生到美国交流学习,并于2016年与英国班戈大学签订学生交流合作意向。2013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海洋科学大学生夏令营,吸引来自香港、台湾及国内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拓宽眼界。2018年学院加拿大海外学习交流项目获“逸仙海外学习计划”项目资助,每年暑假组织学生赴加拿大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V(维多利亚大学)和BCIT(加拿大BC省理工学院)海洋系等科研机构开展约14天的海洋主题学术交流,帮助学生了解海洋学科前沿、提高海洋学术水平、增长国际视野,这对促进学生认识世界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海洋科学方面的研究大有裨益,同时也将为学生今后继续留学深造提供良好的机会。


>>>>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工作目标体系,实现立体化的目标管理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是规模较大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认知社会的桥梁,融入社会的纽带,奉献社会的途径。在实际中,每年举办一届海洋科技文化节和粤港海洋夏令营,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进对社会的认知与认同,并吸引广大公众关注海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战略思想;充分利用实习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努力把学生输送到企业基地或行业应用部门,开展毕业实习,既锻炼科研能力又拓宽学生的眼界,在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同时,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打造正能量充沛的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海洋相关资讯和学院信息,反映师生精神面貌,畅通“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院-社会”、“学院-家庭”互动渠道,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的学习和科研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在普及海洋知识的同时,塑造学院良好形象,以逐步扩大学院影响力,最终实现吸引招收优秀生源,并推荐优秀毕业生升学或就业。每月编辑并向全院师生发送学院工作简报,以规范学院全体职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形成督办机制,实现责任到人,提高效率;开展师生午餐会、班级活动、海洋大讲堂等,每次活动均形成记录表,通过微信推送,形成良好互动机制,让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体验到相互尊重和公平公开,强化主人翁意识。2014.5~2018.6,学院官微累计推送文章共4375篇,总阅读量80万余次;截止至2018年7月,关注粉丝超过5680人,单月阅读量突破5万次,已成为学院师生、校友、家长、同行等之间不可或缺的互动平台。“协同育人”理念已逐步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理想和职业追求。



推荐阅读:

海科院迎新(27)| 新生指南:入学防骗篇

海科院迎新(26)| 薛涌:大学学什么

海科院迎新(25)| 走进海科院:多元化育人策略,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结合


编辑:郑君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