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怀瑾老师:自立立人 自觉觉他(隽永有味)

2018-01-06 怀恩书社


文 |南师怀瑾先生

来源《原本大学微言》

排版编辑:怀恩书社(huaienshushe)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感谢!



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第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所谓春秋末期、战国先期的阶段,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儒、道并不分家的一个道统时代。即使诸子百家之说,也都是标榜一个“道”字作定点。


《大学》作者曾子,就生在这个时代,而且在孔门七十二贤之中,他是传承道统心法的中坚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在政治系统、社会风俗习惯上,至少表面上还是宗奉周朝皇为中央,尤其在文化习俗上,还是以周礼为准。所谓子弟八岁入小学,到束发而冠的十八、二十岁,再进习成人之学,也就是准备做一个真正大人,已经不是童子的细(小)人了。


那么,大人之学所教授的,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人伦之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要明白这个“明德”。所以这一句书里有两个明字,第一个明字当动词用,第二个明字当形容词或名词用。这种用法,在上古时代,是很平常的。例如:父子,子子,亲亲等,都是把第一个字当作动词,第二个才是名词。就是说:对父亲而言,要做父亲的本分;对儿子而言,要做儿子的本分;对自己的亲人而言,要做到对亲人的本分。


了解了以上的道理,同时也可以知道我们上古传统教育的主要宗旨,就是教导你做一个人,完成一个人道、人伦的本分。不是只教你知识和技能,而不管你做人做得好不好。因为做工、做衣、做小贩、做官、做学者、做皇帝,那都是职业的不同。职位虽不同,但都须要做人,才是本分。你的职业职位果然荣耀值赫,而人都做不好,做人不成功,那就免谈其他了。


第二,“大学之道”的道,是根本,也可以说是体。“明德”是由道的致用,是从道体出发的心理和身体力行的行为。“亲民”是由个人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这便是明德立已以后,外用到立人的目的。最终的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己的明德,或是外用立人的亲民,都要达成“至善”的境界。


第三,如果我们照这样的说法,怎样才可以表达得更明白一点呢?那只有用“因明”(逻辑)的办法,借用相似的比类做譬喻、做例子,或者可以比较明白一点。怎样借譬呢?那只有向邻居的佛家去商量,暂借用佛学来做说明了!


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佛,是古代印度梵文“佛陀”的简译。佛是什么,在中文来说:佛者,觉也。觉个什么?觉悟心性的自体。怎样才能自能自觉心性自体成佛呢?那必须先要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功德,所谓:自利(等于儒家的自立)、利他(等于儒家的立人),达到福(功)德资粮圆满,智慧 36 41777 36 15231 0 0 2337 0 0:00:17 0:00:06 0:00:11 2707 36 41777 36 15231 0 0 2127 0 0:00:19 0:00:07 0:00:12 3013 36 41777 36 15231 0 0 1812 0 0:00:23 0:00:08 0:00:15 3237粮圆满,才可以成佛。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叫作佛。如果用佛学来比方儒家学说,佛就是圣人的境界,菩萨就是贤人的境界。菩萨是梵文“菩提(觉悟)萨埵(有情)”的简称,中国初期的翻译,也叫做“开士开车”大士“。


我们借用了佛学这个比例来说明《大学》的“大学之道”。那么,明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觉他。止于至善便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了!这样一来,恰恰如道家的列子所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是不是如此呢!大家再去想想看,再做研究吧!


了解了前面所讲的理念之后,就可以明白这四句纲要的下文,所谓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次序,完全是衔接上文四句的注脚。不然,读了半天《大学》,好像在看教条式的条文,联贯不起来。就如说。“知止而后有定”到最后一句的“虑而后能得”,它究竟得个什么呢?


如果我们照前面所讲的理念,那就可以明白“虑而后能得”,便是得到明德之目的了。不然,这个“明明德”,也不知道从怎样明起?当然,既能达到明德的境地,那就真能达成“大学之道”这个道的境界。


这样便可能了解从汉、魏以后,儒家、佛(释)家、道家,把各个自家修行的成果,都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用语,统统叫做“得道”。其实,得道这个名称,也就是从《大学》“虑而后能得”这个理念而来的。由此演变,到了唐、宋以后,佛家的禅宗普及流行,大致标榜禅以“明心见性”而得道。道家也相随而来,标榜以“修心炼性”而得道。儒家的理学们,当然不甘落后,也自标榜以“存心养性”而得道。你们看看,曾子这一句“虑而后能得”的内涵,是多么隽永有味啊!


同时,禅宗把得道叫“开悟”,真正开悟了才是明白佛学的理念,也有叫做“明觉”的说法,这明觉或觉明,与明得和得道,都只在名词的表达现象上,依稀恍惚,仅有轻云薄雾,忽隐忽现的界别而已。解脱这些“名相”的束缚,就并不无多大差别了。


库藏好书 缘结十方


如欲饱餐南师法乳,不妨焚香跏趺,随文入观,坚凝正心,所得必然大大不同。



推 荐 阅 读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王骧陆居士:佛法的真精神 (不可不看)

南怀瑾老师:如不能顿悟,这本书告诉你如何渐修。

南怀瑾老师丨黄老之道

南怀瑾老师:《红楼梦》你真懂的话,那是一部禅学,一部佛法。

南怀瑾老师:一个人一天做一件好事,这是最起码的。

南怀瑾老师:“万行门中,不舍一法”的善心境界,不得了啊!

忆南师丨刘力红教授给南老师摸脉

首愚法师:真正有智慧的人,事事以大体为前题,以行动作言语

穷也能布施  「附日行一善的100种方式」

首愚法师:你感动人吗?(一下手便将自己改头换面)

治病心药(人能一念,除此百病)

芳華易逝,唯善永恒

南怀瑾老师:相生相克的五行文化(大家一定要记住!)

南怀瑾老师:环境会影响心理,要特别注意修行处所的选择。

南怀瑾老师: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

南怀瑾老师:身体有病时如何用金刚念诵来转化?

金刚念诵是一种最高的安般修炼法,重点在换气方面『要诀』

南怀瑾老师: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

南怀瑾老师:眼观鼻,鼻观心 (非常重要)

首愚法师┃老练纯熟 通达实相

首愚法师:心月轮这副图案,代表准提法的心中心,精华中的精华

南怀瑾老师:古德常说:“踏破草鞋,下盘才会稳固。”

南怀瑾老师:“止观双运” 合起来修,才是正路。

中年后长相年轻好看的关键,特别准!

南怀瑾老师:谁真了解生命(人类以很小的一点聪明知识,害了那个根本大智)

南怀瑾老师:后天的好恶、情感、妄情加上去,是最伤害生命本身的。

首愚法師著述《般舟禪關日記》首次面世

南怀瑾老师:诸葛亮一生的学问精神,都浓缩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

南怀瑾老师:第一等智慧不需要文字,《西游记》即说明这个道理。

南怀瑾老师:剑仙的告诫受益终生(如何用眼用心才能减轻生命的消耗)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的秘密:接地气,寿命长!

梁冬:我发现了我的修行秘密

金庸│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南怀瑾老师:陶朱公世事洞明的眼光(千古一人,正统道家)

挥手出红尘 一卷金经,怀念梦参老和尚┃马宏达

南怀瑾老师:这么好的著作,却被忽视了一千多年。

金庸│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南怀瑾老师:我们历史上有一个人,那真是得了庄子的秘诀。

这么多两院院士竟然来自同一个家族!这个传奇家族凭什么绵延千年,名家辈出?

南怀瑾老师:如不能顿悟,这本书告诉你如何渐修。

南怀瑾老师讲述《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什么叫休息

《保富法》一篇轰动上海滩的千古奇文

南怀瑾老师:人的生命本有八万四千岁

南怀瑾老师:我们历史上有一个人,那真是得了庄子的秘诀。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南怀瑾老师:只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做人,那便是真修道

叶曼│人生几何

梦参老和尚传奇人生(走进他的慈悲世界)

挥手出红尘 一卷金经,怀念梦参老和尚┃马宏达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为什么提倡诗和礼?

凡是要做学问做事业的人,总是先从自己的习气下手

南怀瑾老师:谁真了解生命(人类以很小的一点聪明知识,害了那个根本大智)

黃霑丨不信人間盡耳聾,只惜再無滄海笑

南怀瑾老师:要注意哦!这三生因果真可怕!所以要赶快修道,修定!

南怀瑾老师:这么好的著作,却被忽视了一千多年。

南怀瑾老师:必须要勤集善根,才能真正得到禅定之乐,永不散乱。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们又见面啦!

欢迎您来到怀恩书社

读好书 做好人

己立立人 自立立他



读好书 心明眼亮 会读书 学以致用
怀恩书社淘宝店铺: 

http://shan-zhunti.taobao.com/


怀恩书社微店:shanhuaie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库藏好书 缘结十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