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小年谈疫情冲击经济(下):坚持改革才是应对之法

安泊金服 2021-09-20



企业谨慎经营,国家层面来说,过去的方针政策是对的,改革要需求,改革要效率,从改革要GDP。

去杠杆可以放下,

供给侧改革要继续推进。

企业发展是关键,是就业、需求的关键。




以下内容摘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在中欧校友在线论坛名师专场所做的分享,原题为“疫情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影响”。

感谢作者 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不可能关起门来自我循环

现在媒体报道说,这里复工80%了,那里复工90%了。

要问的是,你有订单么?

工人都回来了,产能100%可以开动了,但是没有订单。因此不要说中国走完了抗疫的前半段,欧美走后半段,其实是大家一块走,后半段我们得跟着走。后半段我们的防疫不会像前半段那么紧张,但是经济形势和前半段一样严峻。企业现在做的大多是春节以前的订单,4月份订单锐减,外面的经济活动陷入半停滞状态。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国。我们的市场没有办法消化这么大的制造能力,我们严重依靠世界市场。国外的疫情一天不结束,我们的企业一天就得不到订单,我们的工人就一天就拿不到工资,没有工资拿消费什么呀?我们得跟着全球经济一起走完防疫的全程,世界经济恢复正常,中国经济才能恢复正常,我们在一条船上。
有人说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化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我觉得正好相反,新冠疫情证明了全球化不能倒退,倒退对谁都没有好处。我们的工厂不开工,苹果的产品怎么生产?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不恢复,我们工厂的订单从哪里来?
这次防疫再一次证明,全球化必须继续推进,否则我们连这个病毒都防不住,如果没有全球的协调,你能防住么?我们扛过了第一波,现在来了第二波,叫做输入型病例,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的疫情不控制住,我们也不得安宁。这个道理很简单,可你跟他说没用,人有认知障碍,理性无能为力。
我们要跟着世界走下半段,下半段的挑战一点也不比上半段轻松。这里有几个数字:今年前两个月,我们的工业产出下降13.5%,发电量下降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0.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4.5%,出口下降17.2%。民营部门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是重灾区。一季度GDP负增长几乎是定局,估计二季度也是负增长。
面对这种局势,
我们一方面不必恐慌,要知道1929年是在哪些条件下发生的大萧条;
另一方面,要认真地对待新冠肺炎造成的经济衰退,这个衰退是在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史上所没有的,衰退的冲击和持续时间之长超过2008年。
如果我们对形势判断有共识,就可以讨论如何来应对。

中国经济好转,可能要到年底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应对的好办法。中国经济的好转,可能要到年底了。本来我们觉得本土疫情结束之后,随着复工复产,经济能够恢复正常,但是几十年的全球化,中国经济已经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我们都绑在一起,任何形式的孤立主义都于事无补。

有人问我,
中国有14亿人,市场足够大,
关起门来搞自我循环不行么?
抱歉,不可能。

他们又说,为什么不可能?我们不就缺石油和粮食这两样么?我们不止缺这两样,还缺市场、缺订单
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只是美国的五分之一,欧洲的四分之一,国内购买力支撑不了这么庞大的制造能力,看看有多少企业是为海外订单生产的。 
我们还缺基础原材料
一般的原材料像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和化学塑料,这些我们都能做,技术含量稍高一点的就做不了,要从国外进口,从日本、德国进口。
我们还缺技术。
过去几十年,我们迅速缩小了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这要归功于开放政策。如果还是自己关起门来搞,我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工业技术,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互联网技术。
中国人均GDP已经1万美元了,这意味着劳动力成本远非40年前可比,必须依靠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才负担得起这样的劳动力成本。我们现在是要用大学生和工程师,不能给他们发农民工的工资。这么高的劳动力成本,你的产品还是初级加工品,企业怎么赢利、怎么发展呢?我们需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如今的地球村是一个开放的地球村,

想开倒车是开不回去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依赖我,我也依赖你。既合作又竞争,我有我的利益,你有你的利益,怎么分配利益?制定好游戏规则,根据规则来博弈。掀掉棋盘不玩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防疫下半程企业怎么办?
收缩业务,守好现金流,先活着。同时我们向政府呼吁,财政政策应该先救民生,先救企业,特别是救中小企业,因为它涉及社会稳定。中小民营企业占城镇就业的80%,把中小企业稳定住了,社会稳定就没有大问题。
只要企业在,哪怕规模收缩了也没关系。
企业一旦倒了,将来重新办起来就很难。没有十几年的功夫一个企业是站不住的,现在轻易地让它倒下去,将来再扶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新基建”就是画饼充饥

新基建30万亿、50万亿元,请你告诉我,钱从哪里来?先找到钱,再说基建的事好么?经济困难的时刻是要减税的,减税就意味着财政减收。财政本来就很紧张,有些地方工资都发不出去了,哪里有钱搞基建?如果财政没钱,就要靠银行贷款,但是银行贷款再增加会有债务风险,我们的宏观经济的总体负债率已高达260%。

2015年为什么去杠杆?因为中央也意识到高杠杆的风险,去杠杆是对的。这几次美国的问题都出在高杠杆上,出在滥发货币上——货币那不是好东西,就跟鸦片一样,鸦片可以止疼,一旦上瘾就形成依赖,最后鸦片要你的命。

要是发债,你想好了,新基建项目能够回收贷款的不多,如果出现一大把坏账怎么办?

反对新基建的理由

第一,没钱。

第二,如果有钱,为什么不直接发给老百姓,有钱为什么不直接给企业减税降费?不去救民生、救企业,搞一些短期内见不到效益的项目,这个逻辑有问题吧?

第三,看看所谓新基建的“八仙过海”。

【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北斗导航】

这能拉动多少投资?需要钢铁水泥、机器设备、车间厂房吗?全国几百万新毕业大学生有几个能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所谓的新基建不是拉动投资和创造就业的基建,而是智力上、科技上的投资,不是砸钱能砸出来的,况且这些项目不应该是政府投资,例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应该由企业来投资。

【5G、特高压、轨道交通和充电桩】

5G的应用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不能过高估计它的短期效益。工业互联网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跟消费互联网的概念不一样,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上来的。如果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不上来,自动驾驶不上来,5G很长时间见不到流量。

充电桩不就是“加油站”么?过去石油公司干,现在电力公司干好了。

至于特高压和高铁,四万亿的时候干过一轮了,都是老基建,现在又来一遍,不怕过剩吗?

许小年教授认为


说到底,我们怎么办?除了企业守好现金流,谨慎经营,从国家的层面上讲,就是坚持改革——从改革要需求

从改革要效率

从改革要GDP

通过供给侧改革搞活市场,激活企业。

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够提供就业机会,才能增加民众的收入,才能拉动消费需求,所以企业是核心、是关键。

我们长期呼吁的政策建议没人听,我只好再说一遍:

保护私有产权、国退民进、放松管制、全面减税。

我就这几句话,没有什么更多好说的。想来想去,就这几句。


 许 小 年 


许小年,1953年出生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曾任职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曾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许先生为人直率,敢为敢言,他看似惊人的言论之下,隐藏着经济学家的独立精神和最朴实的市场经济原理。



以上图片及内容均来自网络自媒体综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安泊金融立场


延展阅读

 了解风险阶梯,做个明智的投资者

 掌握这十条,成就伟大投资者

 疫情之下,他们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



联系我们


安泊金融 : 温哥华 

+1 (866) 268-0328(业务咨询)

+1 (778) 297-4999(房贷专线)

info@amberfinancial.com

415-5900 No. 3 Road
Richmond, BC  V6X 3P7


安泊金融 : 多伦多 

+1 (866) 268-0328(业务咨询)

+1 (778) 297-4999(房贷专线)

info@amberfinancial.com

200-50 McIntosh Drive
Markham, ON  L3R 9T3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