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地震!红杉又有新动作,深扒王兴、周鸿祎背后的男人!
11月26日,一个新基金成立的消息引发了整个创投圈的震荡。原红杉中国合伙人曹曦,与前博裕资本二级市场合伙人Tim Wang,共同成立投资管理机构:Monolith Management。
Monolith意思是巨石,但它更多时候被引用自著名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电影里一种名叫Monolith的黑色巨碑,它们或矗立于月球,或漂浮于太空,象征着星际故事的神秘与开拓,宇宙的终极真相。
但引发震荡的根源,还是曹曦曾经任职的红杉中国。红杉(Sequoia)也是个大有来历的名字。这是种北美大陆西海岸的古老树种,高可达百米,从恐龙灭绝前就扎根在这片土地,经历了无数气候变迁。
红杉资本是著名投资人唐·瓦伦丁1972年在加州创立,投资股苹果、谷歌、甲骨文等知名科技企业。而这两个字之所以在中国创投圈分量极重,离不开另一个创投人——沈南鹏。
福布斯评选的全球最佳创投人沈南鹏,投过360、京东、美团、阿里,如今操盘的红杉中国规模高达数千亿。周鸿祎说他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马化腾也说“他在我印象中,是中国VC界最成功的投资人,没有之一。”
别人的梦想
沈南鹏从小是个把拿第一当成基本要求的人。
即使是在上海二中这种卧虎藏龙的地方,他的数学成绩在同学中只能仰望的存在。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的海外赛区第一名。
然后他顺理成章进入上海交大,学应用数学。
有一句家长学生都耳熟能详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本科毕业后沈南鹏选择继续攻读数学,前往美国深造。
他在众多院校中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系。不是看中曼哈顿的繁华,也不是有感哈德逊河的历史,只是因为当时哥大给他许诺的奖学金最多。
1989年,那时中国和国际还没有多么接轨。他和当时绝大多数国人一样,从没读过《华尔街日报》,不知道美国债券、央行加息对全球的影响。这些异世界的名词,似乎和人的一生扯不上关系。
在哥大读了一个学期,沈南鹏艰难地适应着异国他乡的一切。
而最让他困惑的,是自己的梦想。
当数学家,这梦想对他来说,仿佛天经地义。从小学开始,他的班主任、数学老师都是这样夸奖他有天赋,将来一定会成为大数学家。不仅是在学校,回家后父母长辈,都或多或少对他有这样的期许。他也自觉将来一定要成为数学家,在数学理论和应用的世界留下自己的名字。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的成绩也很不错。周围是全世界来的数学天才,他还能勉强压大家一头。但他自己知道要做到第一,有多努力。
他比周围同学花费了多得多的时间,才得到了稍高一些的成绩,他开始质疑自己的天分。某天整理自己的草稿纸的时候,他看着规矩的公式演算,漂亮的步骤,顿悟了一件事,自己有天赋,但不是真正的数学天才,只是熟能生巧。
多年后他回忆起这段心态转变,和自己的好朋友,大作家余华感慨道:“中国人在很多时候,把熟练当成了天才”。
这个学期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想在数学领域做出多大成就。只是大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他自己听多了也就相信了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数学家。
释然之后,他开始纠结自己接下来要怎么走?继续读完数学博士,还是换个路子?医生?律师?这些是美国华人们最扎堆的热门行业。
只是离他的本行数学太遥远,需要完全重新开始。这时候他听说有个应用数学的博士学长,从运筹系退学了,转身去了华尔街最好的公司,年薪惊人。这故事在华人留学圈广为流传,深刻点醒了还在困惑中的沈南鹏。
他从哥大退了学,去了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读MBA,这里坐落着著名的耶鲁,商学系享誉世界。此时MBA在中国还没有像今天一样广为人知。商科还不是如今的大热选项。
资本的局外人
一个说巧也不巧的事情是,如今华人创投圈里和沈南鹏齐名的高瓴资本张磊,师从耶鲁商学系著名的投资大师大卫斯文森。
数学和商学院,总有许多联结。沈南鹏摆脱了纯理论的数学研究,在商学院找到把数学应用在社会、经历上的快乐。
但拿到了耶鲁的MBA学位,他发现自己在华尔街还是寸步难行。面试了十几家银行、投行,他都败下阵来。一是当时华人在金融圈里少有建树,而美国人从小就被培养理财观念,金融这样深刻干系社会经济的行业自然顺风顺水。
更重要的原因是沈南鹏这一路都在读书,没有大公司的工作经验,也没有自己的创业经历。甚至股票都从没炒过。
“美国人从小就在资本市场里长大,可能15、16岁就炒过股票,20岁就自己开公司。而中国留学生大多是从小学念到大学,毕业又来到美国念书。几乎没有任何市场经验,所以要说服美国人聘用你真的很费力。”
即使拿到了耶鲁的MBA学位,在华尔街的群狼眼中,沈南鹏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转机在他最后一次面试。花旗的主面试官是斯坦福的统计学教授,出了两道刁钻的智力题。参加面试的另外两个候选人还在绞尽脑汁结题的时候,沈南鹏有着数学系的底子,5分钟就想到了答案,又花了几分钟验证一下。
面试官本来是想玩个下马威,没想到真有人解出来了,速度还这么快。仔细看了看简历,对数学转商科的沈南鹏青眼有加,相似的经历让教授英雄惜英雄,不顾沈南鹏没有实践经验,把他招进了花旗银行。
几经周折,沈南鹏终于踏入了金融圈子。
时代的推背感
他在花旗干了两年。上升途径清晰而艰难。沈南鹏还在规划着未来人生,大洋彼岸已然发生着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蝴蝶扇动翅膀,风暴很快波及到此岸的他。
1993年底,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代表团访问华尔街。同在这个圈子的沈南鹏被邀请参加了聚会。当时深交所的领队,也是深交所的总经理夏斌兴致盎然地讲述国内证券市场的种种。1990年底,上交所成立,第二年深交所紧随其后挂牌,中国的证券市场开始正式形成,
这个新兴市场不仅牵动华人的心,还让华尔街的大鳄们窥见了无数宏伟的可能。
一时间华人在华尔街炙手可热。已经在花旗工作了两年的沈南鹏,从一个普通从业者,瞬间变成所有公司竞争的香饽饽。
从被十几家投行拒绝到诸多橄榄枝递到面前等他挑选,这个耶鲁毕业,在华尔街工作了两年的新上海人震惊于时代对个人的影响。
他千挑万选后,接受了雷曼兄弟的邀请,进入其亚洲分部,一待就是5年。
其实最开始,他和外国人一样,对国内商业环境一窍不通。毕竟他在国内只是读书,毕业后就在美国打拼,从没接触过国内企业。
但中国人的身份把机会送到了他面前,他在这5年里有了大把机会走进中国企业,从兼并、收购到上市运作,他都在国内商业浪潮的第一线见证。从国人打交道,到具体的游戏规则,乃至整个市场,沈南鹏了然于胸。
他又从雷曼兄弟跳槽到德意志银行的中国资本市场主管,这个年纪做到这个位置可谓罕见。他在这里帮助过多家中国企业发行债券、实现上市,还引导财政部发行量5亿马克债券,成就非凡。
时间眨眼而过,沈南鹏在金融圈已然呆了8年,马上就是世纪末。
他看见了一场更汹涌的时代浪潮——互联网。
中道创业
漫步在上海街头,沈南鹏偶然撞见了一位老熟人——梁建章。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是在1982年的一次全国竞赛,那时候沈南鹏15岁,梁建章14岁,他们都拿了大奖。
后来两人同在上海读大学,又同去了美国,一个在花旗,一个去了甲骨文。两个人这次在上海相逢,约了顿简单的午餐。还有个朋友季琦一起,三个人从近况自然而然聊到了大热的互联网,从新浪、搜狐聊到网易,话题最后落在未来——什么产业能和互联网擦出新火花?
梁建章想了想,提到了传统旅游产业。
沈南鹏很快跟上了对方的思路,三人越讨论越来劲,发现彼此理念惊人地相似,这一刻,“携程网”诞生了。
沈南鹏离开了创投圈,选择合伙创业。沈创投出身,精于融资找钱,梁擅长IT技术,发掘业务模式。季琦长袖善舞,能疏通关系拿到批文。
这家模仿全球最大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商业模式的中国本土化实践,只用了4年,就逆着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大势,登录美国纳斯达克,热度撩人,市值很快涨到60亿美金。
打造携程奇迹的同时,他们甚至还行有余力,在2001年创办如家,只赢了5年就跑赢所有同行,在2006年成功赴美上市。
转眼间,沈南鹏亲手造就了两个IPO。
再入投资
沈南鹏在如家上市前,就提前抽身。2005年8月4日,携程网正式宣布其总裁兼CFO沈南鹏辞职。
他被一个新机会召唤。红杉资本来中国考察了一番,决定进入中国,设立本地化基金。每个地方只有独立决策才能发挥团队最大的能力,保证决策准确性。他们需要的人选,必须熟悉两边的商业环境,具备全球视野。
沈南鹏的经历,完美符合了他们的期望。
他和张帆一起,用了3个月时间,拉到了规模近2亿美元的创投基金,为红杉中国打造了一个扎实的起点。而他投出的第一个项目,是周鸿祎的奇虎。
周鸿祎刚离开雅虎,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个会议。当天下着雨,周鸿祎冒着雨在路边等车,沈南鹏也在,两个人就攀谈起来。沈南鹏说自己又要出来做投资了,周鸿祎直呼巧合,自己准备出来创业。
两个人留了联系方式,沈南鹏叮嘱周鸿祎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等到周鸿祎发现自己团队有100个人的时候,意识到这个规模必须正儿八经融次资了,他第一个打的电话就是给沈南鹏。
这时候奇虎草创,还没有定下未来的方向,周鸿祎最初做的是聚合BBS搜索,但也没最终确定业务。而沈南鹏认准了周鸿祎这个人,果断投了一轮。
红杉中国前后总计为360融资700万美元,持股8.51%。2011年,360挂牌上市,沈南鹏获得了48倍的投资回报,所持股份价值高达3.37亿美元。
一个著名的插曲也发生在这个时期。王兴正在创办校内网,火爆得太快,资金跟不上服务器的需求,正四处找投资。正好找到了红杉中国,当晚正要和沈南鹏见面。结果周鸿祎先推门进来,和王兴聊了聊。
刚回国的王兴还眼高于顶,气焰逼人,倒不像是来找机构要钱的,对周鸿祎爱搭不理,耍海龟的派头。
王兴这帮人当时也没有正经的商业企划书,沈南鹏拿不定主意。他知道这个赛道不错,于是问了问周鸿祎的意见。
周鸿祎自然没有一句好话,给沈南鹏推荐了校内网当时的竞争对手占座网。
最后王兴果然没拿到红杉的投资,不得不把校内网贱卖给了陈一舟。
但王兴和沈南鹏的故事,才开了个头。
千团大战敲响时,沈南鹏已经把这条赛道研究了个翻来覆去。万事俱备,只差一个合格的代理人。
这时候王兴的美团正好浮出水面。沈南鹏对他其实印象深刻,又把王兴找来,自己兴奋地说了一个多小时团购的过去现在未来,然后投了美团A轮。
红杉中国是美团A轮唯一的机构投资人,此后每一轮投资都有红杉的参与。
沈南鹏会投,也会守。据王兴所说,尽管红杉是唯一一家从美团A到D轮就一直投资的基金,但沈南鹏从来没有催过他上市或者融资。
而真的定鼎团购大战最终格局的那场兼并——美团和大众点评,更来自沈南鹏的一手操盘。
2006年,红杉中国给大众点评投了200万美元,在2007年又追投一笔。
合并的两头,都是沈南鹏一手养大的亲儿子。
找赛道和坚持长期主义是本事,会及时退出则是真正决定盈亏的一环。
刚刚发布的美团财报显示,三个季度美团合计营业亏损109亿元。美团股价相较今年2月的高位,已然跌去了40%。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沈南鹏和红杉中国累计十余次减持美团,持股占比从12.05%降至5.29%左右,套现超过165亿港元。
据悉,红杉资本2010年首次投资美团,每股成本0.00882美元,红杉资本进入美团的第四轮融资时成本为每股6.32美元。沈南鹏大手笔减持时,美团股价为287.1港元每股,每股价格折合美金约为37美元。
沈南鹏及时抽身的还有达达、拼多多和小米生态链的九号公司。红杉中国3轮私募融资拼多多3.7亿美元,平均每股买入价为1.22美元。9月沈南鹏以107美元每股的价格售出拼多多28万股,套现3000万美元。
而最近财报发布后,上述企业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跌幅。
学不来的秘诀
沈南鹏擅长算数。深耕了这些年,或许他是全中国创投圈子里,最擅长算数的人。但从他的多次公开发言中,可以窥见他绝不把资金当成简单数字。
“在智能时代,好的资本一定不是纯粹的金融投资者,而是战略投资人,最好的投资人应该是懂产业的投资人。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并不认为要通过砸钱的方法去支持初创公司,而应该变成市场上聪明的“钱”,能够在重要的节点上帮到公司。”
一个如今被说烂了的词“赋能”,沈南鹏有自己的解读:
“在我们现有近200个员工里,有大部分属于职能部门,就是给被投企业提供赋能的团队,从人力资源、IT到媒体公关等等。你如果没有这样一些职能部门,所谓的赋能就流于空谈。你只有真正地投入,才能给被投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红杉创始人唐·瓦伦丁说,投资一半回报来自你选择的标的,另一半来自投后服务。在互联网行业深耕越久,红杉中国品牌优势越明显。
这两年轰轰烈烈的新消费浪潮,红杉资本出手频繁。从喜茶到三顿半,从babycare、全棉时代到泡泡玛特。作为头部机构,红杉中国已然成为跟投的金字招牌。原因无他,沈南鹏的红杉中国,能给新品牌提供的不只是资金,还有后续一系列的资源。
数千亿的规模,不仅仅是巨额的资金,更是一个体系的整体布局和协同效应。这份布局,一定源自沈南鹏出入过创业和投资两个圈子的经历。
沈南鹏的投资,被周鸿祎称为鲨鱼嗅到血腥味。鲨鱼有的不仅是敏锐嗅觉,还有高度流线适合游泳的外形、身上的盾鳞、可替换的利齿、长在体侧呼吸的鳃裂。
从数学转到商学,从金融到创业再到投资,沈南鹏一路走来逐渐长成了诸般能力。“一个人最幸运的就是职业生涯具有连续性,你前面的工作为后面铺垫了很好的基础。”
乔布斯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会在未来串成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