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新变化
前天因为帮忙去了一趟医院,很久没有去医院了,特别是急救的处理,感触很深,总结几点:
1. 遇到紧急情况,先打120,而不是先找家属。专业的事情给专业的人做,家属通常没有120专业。
2. 老人、病人,买房子最大的刚需就是距离医院近,所以很多在海南、风景区给老人买房养老的观念,如果周围没有很好的医疗资源,不成立。
3. 大部分医院都已经支持移动支付,譬如前天去的北医三院,但是到医院这种相对收费手续多、复杂的情况,随身带一些必要的现金很有用。
4. 不论人有多高的地位、多么深邃的思想,在疾病面前是平等的,在医生面前就是一系列症状的组合(从医生的病历里面可以看到)。某种意义上,世间最大的平等,就是所有人最终都将死去。
5. 以北医三院为代表,现在已经取消了诊疗卡,所有流程全部以二维码跟踪,包括患者的住院登陆、定位、费用、检测报告等,即各大云平台所提倡的、所谓的 “single sign-on”(一次性登陆)。
6.从患者角度,目前的痛点包括(但不仅限于):
1)在需要异地检测时(昨天要去北京南城的另外一家医院做血液检测),没有统一的流程,需要患者家属另外找人去,非常不规范。“跨院合作”,目前成本很高。
2)急救室原则上应该是只能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进入,主要是考虑到里面的安全原因(急救病房什么情况都有),但是目前没有一个机制控制门禁,只有一位大爷口头询问,也很不靠谱。
3) 患者经常需要在诊疗区、检验区、付费区、药房之间来回移动,特别是冬天还带着衣物等,大大提高了人力成本,特别是有的患者还不便移动,增加了痛苦(很多地方还需要排队)。
我回忆了一下,在日本医院体检、看诊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觉得原因可能是:
一是日本大部分疾病都是通过街头巷尾的各种小型专科诊所分流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人不多,排队情况很少。
二是日本综合性医院的设施也很集中,所有注册、付费都在一个柜台。药房是在医院外面单独的(医药分开),在最后治疗完了以后再去外面的药房开药。
三是不论是医院或者诊所,座椅、公共设施比较健全,患者都在等着叫号。当然还有就是日本医生和护士跟患者交流的时候,真可谓是放低身段:对于坐在轮椅上的患者,护士真得是跪在地上交代病情的。当然这是日本特有的服务方式,不是中国,在其他国家也见不到。
综合来说,医疗资源紧张的根本原因还是医生不够,价格是其决定性因素。中国医生群体可以说是风险最大(医患冲突不断)、回报最低的行业之一,每年高考高分群体报医学院的屈指可数,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生是高分学生的首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