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几点个人应对危机的感受

崔哥看世界 崔博效率手册 2022-06-12

回顾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几次危机事件:

1)2003年,在北京遭遇非典(请参见我之前的文章:回忆非典中的清华园

2)2007年,在中东沙漠里,遭遇突如其来的飓风,和几十位世界各国的工程师和当地员工一起在避难所里渡过煎熬的一周

3)2011年,在东京遭遇日本关东大地震和之后的核泄漏


接下来,就是现在这场肺炎危机了。


我谈几点个人应对危机的感受:


1)再大的灾难,再紧张的情绪,都会过去。日子都会逐步进入正轨,一切都会成为慢慢成为过去式。(当然是对于劫后余生的人来说是如此)


2)遵照权威部门的指引。即使是做事算是严谨的日本政府,在311大地震和核泄漏之后的处理,也是备受诟病,我觉得目前中国政府的应对已经算是很有力了(除了初期武汉、湖北决策者的瞒天过海、胡作非为以外)。


3)无论是非典时候的闭校,沙漠里的疏散,或者311时候的地震山摇,都要随时保持镇定,不慌乱,审时度势。现在网上的各种文章、传言铺天盖地,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感,建议大家参考腾讯的“较真查证平台”(请点击下方的“阅读全文”)和人民日报-丁香园合办的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


4)随时备好必需物资,做好最坏打算。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足够几天(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食品、饮水、药品(有慢性病的朋友)和生活用品。当然,现在可能在很多地方都远远不到这个时候。


其实不是灾难时候,即使是平日,就要有这样的准备。日本的超市里面,有专门的五年、十年、五十年保存水,很多日本人家里就是定期会储备、更换这些用水,就是防患于未然。按照流行的话说,要在晴天修屋顶,不要等到台风来了再修(阿里CEO张勇在前阵子的年度演讲里面如是说)。


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关于如何准备家庭应急包,当然针对的是火灾、地震等突发性情况,想法就是未雨绸缪。


5)在避难的时间里(例如现在每天闭门不出的日子),除了关注必要的信息和准备以外,其实也是很好的学习、读书的时机,这是平时难得没有人打扰的机会。记得我之前在飓风避难的时候,把几个客户的报告都写完了。感受就是,可以分散自己的焦虑,从漫如烟海的信息中摆脱出来。


6)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帮助别人。首先不要给被别人添麻烦,减少别人的负担,就是为社会造福。


另外,也谈自己对此次危机的几点感想:


1)今年春节期间的防疫战役,目前来说国家和政府采取的措施非常有力。可以看到全国各地,路上行人无几,几乎人人都戴口罩。但是也必须看到,这可能会对大量企业、个人的经济收入产生严重的冲击。在生命面前,显然收入是次要的。但是,一旦这样的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小微企业和一些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需要得到一定的救济手段,这方面需要社会各界提前做好准备。


2)一个城市的管理,就像一个企业的管理一样,不光要建设,还要维护。不光要考虑增量,还要保养好存量。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其实都应该在适当时候停下脚步问问自己:自己的成果,是不是脆弱的?存在哪些隐患?


在企业里面,有一种方法叫做FMEA: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故障影响分析)。需要定期对企业的运营、流程和产品进行相应的分析:可能会出什么样的问题,怎么样预防(prevention),一旦发生了,怎么样减小损失(mitigation)?如果每次都要等到问题发生了以后再去补救,这个成本太高了。


相信这次事件过去之后,中国的很多城市管理者、企业经营者,都需要反思这个问题:如果发生重大灾难,自己的对应措施是什么?这就是我一直提倡的理念:在事业发展的时候,要考虑体检、保险;在装修房屋的时候,要考虑消防设备、逃生装置;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要考虑备份方案和恢复措施。


这种成本往往是不显著的,但是在关键时候就会发挥作用。人人看到的都是增量(按照乔布斯的话说,家具对外的一面);只有行家才会关注存量的部分(家具靠墙的那一面),这是真正体现发展、经营和管理水平的部分。


希望这次的教训可以让中国在应急管理上更进一步!


最后,祝愿读者朋友们近期都注意: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拒聚会


“崔哥看世界”是一个订阅人数不多的小公众号,一直由我自己维护,我在公众号的后台数据中看到,有22位来自武汉的朋友是我的订阅读者,我担心着你们!请这些读者可能的话给我后台留言,我希望能够为你们提供我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本篇文章的所有赞赏、广告收入,都将捐献给武汉医护人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