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观点 “商业是最大的公益”,错了吗
这几天,一直作为正能量代表的马云,在年轻用户为主的B站上被几千人怼了。直接原因是马云对阿里橙点公益奖的一个寄语演讲,题目是《商业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这个视频在弹幕表现是下面这样的:
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根据我看到的一些相关评论文章,首先,很多人根本没有理解明白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更有是把商业、慈善活动等等混在一起的,下面我会做一些解释。但是,进一步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这样的言论会引起年轻人广泛的反弹,其中潜在的原因是什么。
“商业是最大的公益。” 这句话经常在各种场合被提及,很多人称哈耶克说的,来自于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致命的自负》。
实际上,哈耶克在书中并没有明确下这样砍钉截铁的结论。这句话,可以认为是人们对其一系列观点的总结:
1. 商业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他人,而慈善并非如此。
商人既然是以营利为目的,必然会以满足消费者为其最大的追求,调动他所能采用的一切手段,时时刻刻关注消费者千奇百怪变化多端的需求,并据之调整行为,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也只有在商业模式下,消费者才真正最受重视,真正能得到最恰当的服务。
当然有人会说,我经常接收到不好的服务,甚至很多地方“劣币驱逐良币”,满地是坑。是的,不过我们在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方,往往看到的也是商业文化较为发达、完善。越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地方,商业实际上是被抑制的。也就是说,这不是商业的问题,而是商业的竞争受到了干扰。
但免费的公益或慈善与此相反。从事公益或慈善往往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道德需求,或者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某种理想,以此获得精神收益。所以,其行动方式的设计通常不是以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为核心,而是“我要去做什么事”,“我想去做什么事”,等等。
更重要的是,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能满足需求的手段是有限的。公益或慈善常常面临需要帮助的人太多,而手上的资源太少的窘境。这种窘境是必然的,因为没有价格信号,很难人为地为许多看上去都非常迫切的需求进行排序。请记住,价格永远是资源调配最有效的工具。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节假日高速路免费的后果,就是所有人堵在路上动弹不得。
2. 商业是任何免费公益事业的物质基础。商人是慈善家的最大来源。
即使很多口口声声痛骂“无商不奸”的人可能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同学聚会时也会找老板同学买单,要办活动也会拉企业的赞助,到了有什么天灾人祸,更是点着名要各大企业尽一份“社会责任。”
不过,我们要问,为什么有许多商人愿意尽这样的“社会责任”?
1)商人可在提供有偿服务时,附随地提供无偿服务,如麦当劳、肯德基的公厕服务。
2)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源的丰富,商人越来越多地提供边际成本较低的免费商品,以取悦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比如谷歌公司几乎所有的软件产品都是免费的。因为这个时候,表面上消费者获得的免费服务,而实际上,消费者自己成了企业的产品。
3)因为很多消费者希望自己选择的商家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有良心”的商家,为了响应消费者的这种要求,许多成功的企业或企业家在慈善活动中都十分踊跃,这是为了自己的市场和品牌形象。
3. 商业较之纯粹的公益慈善事业,其最大优势在于商业具有自扩张的能力。
同样是服务于他人,商业能为自身进一步的扩张提供资金资源,但免费的公益不能。成功的商人,也就是最能让消费者满意的商人,必然是盈利的商人。但公益慈善不同,公益慈善不能为自身的扩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消耗资源和免费服务之间的矛盾,随着它规模的每一步扩大而日益突出。
这就是哈耶克所谓的扩展秩序。在这一过程中,商业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创新不断涌现,消费者的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构成了一个正向循环。仔细观察那些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产品或服务,莫不如是。
3. 穷人更需要的是商业
穷人需要的是商业、工作,还是免费提供的赠与?有人说,我当然希望免费发钱给我。可是真实的世界不是天堂,这样的免费赠与只能是有限的,甚至是附加很多条件的。
对穷人而言,因为其所拥有的资源很少,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最大的问题。因此,穷人更需要的是有效率的商业,而不是低效的慈善,这样,才不会陷入“扶贫扶贫,越扶越贫”的恶性循环。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商业不仅能帮助穷人以最有效的方式消费,更能提供工作岗位,提高穷人的收入。没有资本的投入,没有资本品的积累(比如工厂厂房、机器设备)等,就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不可能有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高的工资(工资高低取决于边际生产率)。
4. 商业能避免免费公益中的寻租行为
总体而言,资源往往是稀缺的,将这种稀缺的资源免费奉送,以满足人们无穷的欲望,显然是不可能,因此,必然存在数量控制。
这种数量控制不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行为自动产生,而是设定某种人为的“客观”(实际上是主观)标准,这就很容易产生寻租。
比如说,如果一个企业设定在全公司选取十个员工地区进行免费支持,但是想要得到这种扶持的员工可能数以倍计。这些潜在的竞争者就会各显神通,在非工作性的领域进行争夺,比如动用舆论或资源,或是伪造数据、贿赂评委等。这些消耗对每个员工而言可能有利可图,但对公司显然是无益的,而且其成本高昂,甚至很可能超过将发放的免费资金总额。
综上所述,哈耶克的观点就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那些从天而降的慈善上。商业才能真正地创造财富、改进人们的生活。发达的商业,可以促进物资的丰富、生活的改善和权利意识的提升。我们看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无一不是高度市场化的国家。反之,也有很多反例。
其实,亚当斯密(就是二十美元上印着他头像的那位)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self-interest.
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Vol 1
他在《道德情操论》中,谈到富人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而雇佣千百万人为自己劳动时说:
“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起分享他们所做一切改良的结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
“总之,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道理貌似很明显,为什么现实中,很多年轻人反对这种观点呢?
一方面,这是古往今来、东西皆有的常态,年轻的“后浪”们对“前浪”嗤之以鼻、不以为然、踩在脚下、弹幕满屏。
西谚云:"If You Are Not a Liberal at 25, You Have No Heart. If You Are Not a Conservative at 35 You Have No Brain." - 1875 , Jules Claretie
(可以译为:如果你25岁不是个激进派,你这人没良心;如果你35岁还不是个保守派,你这人没脑子。)
另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事实,反映出高收益的商业、资本,没有惠及大众。一方面,新基建如火如荼、股票市场迅速反弹,一方面,中小企业订单紧张、消费者囊中羞涩。这固然有国际形势和疫情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新的商业模式中,“人”的作用降低了。
在亚当斯密和哈耶克的经济模型中,商业会带来就业、消费的提升,但是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商业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就业和收入的增长。
一家市值几千亿美元的企业,员工往往只有几万甚至几千人。一个价值高达数百万美元的产品,制造者可能不到数十人,大部分工作已经被机器所代替。
普通人,往往难以分享到商业成功带来的利益。也就是说,蛋糕在制作时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来做了,自然也分不到你头上。“滴漏效应”,出现了断层,渗透不到缺乏资源的年轻群体身上。
涓滴效应又译作渗漏效应、滴漏效应、滴入论、垂滴说,也称作“涓滴理论”,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之手,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这,也许是B站上这场争论的底层原因。当然,这是我的一点浅见,供大家参考、指正。
欢迎阅读崔哥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