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该安装的一个APP
在华北的朋友这几天可能都亲身感受到了或者注意到了这条新闻:7月12日6时38分,河北唐山古冶区发生(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京津冀多地区震感明显。同日,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回应称,此次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基于现有的技术,地震是无法预测的。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后的短时间内,地震预警系统可以给人们及时发出警报。也就是说,虽然不能防患于未然(当然平时的防震演习和预备是必要的),但是可能可以抢在地震波到本地之前,获得几秒钟的缓冲、规避时间。
地震预警系统是怎样做到“争分夺秒”的呢?其原理在于,它可以探测到地震在发生最初时发射出来的、破坏性相对较小(上下震动)的地震波(纵波,又称P-波,Primary wave),而破坏性较强的地震波(横波,又称S-波,Secondary wave,左右震动)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则会延后10~30秒到达地表。
深入地下的地震探测仪器检测到纵波(P-波)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震级、烈度、震源、震中位,于是预警系统抢先在横波(S-波)到达地面前10~30秒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而且,由于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得更快,预警也可能赶在P波之前到达。示意图如下:
地震频发的日本,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记得经常在看电视时看到电视上的地震警示,办公室里也会所有手机都响起共同的警报声(手机出厂时都预置了这项功能)。
目前在国内,以成都高新救灾研究所(ICL)为首的科研机构,已经建成了覆盖我国地震区90%人口的预警网络,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大陆地震预警网络。
在这次唐山地震中,这个预警网络就发挥了预警作用,如下面的电视屏幕显示的:地震横波将在5秒钟后到达。这为老百姓提供了重要的缓冲时间。地震到来的这一刻,真得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
此次地震是大陆地震预警网自2011年以来连续成功预警的第57次破坏性地震,震中附近地区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的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和手机APP用户等提前收到地震预警信息,一些北京、天津民众提前30秒收到预警。
大陆地震预警网第一时间通过近50个政务和媒体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还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国家减灾中心、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等同步提供预警信息。
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制造企业、交通设施(例如高铁)、医疗机构而言,能否在地震到来之前及时断电、停车,可能会带来重大的影响:
那么,如何获得这个预警功能呢?很简单,到你的手机应用商店或者Apple Store中,搜索“地震预警”,就可以找到下面这款APP(注意,LOGO为ICL具有特色的地震波标志)。
不过作为安装的APP,这款应用受到的限制比较多,例如需要开通后台权限等才能第一时间推送预警,这一点对于很多已经习惯了自动停止后台程序(为了提高性能)的国产系统来说,可能会出问题。目前已经有个别手机大厂开始联合成都高新救灾研究所,在系统中内置了地震预警功能,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跟进这项措施,甚至成为国家的强制标准。
至少在目前,这个APP,崔哥建议每位朋友都应该装上,特别是身处在地震带的朋友们!
如果你想要和崔哥一起学习、阅读和探讨创新、管理和科技知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崔哥的知识分享社群(每日一元,年费3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