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启新航程:中国院举办2021年迎新系列活动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又是一年迎新季。2021年,又有470多位新人加入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启了崭新的职业生涯。8月31日起,他们在为期一周的迎新系列活动中认识了彼此,开始融入自己所在的团队,以及中国院的大家庭。

 

8月31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新员工迎新会在创新楼篮球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海,纪委书记邹湘海,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龙海霞,党委副书记路秀科,总会计师石育健,副总经理张淮湧,董事会秘书王正,总工程师郭汝艳,总工程师李俊民等领导和专家参加。



在迎新会上,马海总经理、崔愷院士、路秀科副书记分别致辞,与大家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心得。

马海总经理在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有职业的精神,要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二是要有开放学习的心态,大家都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从中国院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充分吸取养分;三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大家要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年轻人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的特点,拥抱变化、适应变化,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血液、贡献新力量。”

 

▲ 马海总经理致辞


崔愷院士对新员工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为中国院注入新鲜血液,对院公司和行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行业进入转折期,面对不同的声音和议论,希望大家拧成一股绳,坚定自己的选择;三是希望大家不断学习,坚持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很多的知识、经验和技巧都来自于实践;四是希望大家定下心来在中国院这艘大船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梦想。”


▲ 崔愷院士寄语新员工


路秀科副书记对新员工提出三点希望:“第一要提高政治定位,希望大家明确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央企的员工,第一职责是为国家工作,为人民服务,第一标准就是讲政治;第二要牢记职责使命,希望大家胸怀企业远景,牢记光荣使命;第三要传承中华文化,希望大家结合专业增强文化自信,秉承崔愷院士的‘本土设计’理念。”


▲ 路秀科副书记向新员工提出希望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新员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生邸衎代表2021年全体新入职员工发言。他感谢中国院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提供了如此优越的平台和尽情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代表新员工承诺,要以从零开始的心态,虚心向身边众多优秀的、经验深厚的前辈们多请教,多学习,对职业负责,为院公司争取更多的荣誉。
 

▲ 新员工代表邸衎发言


随后,建筑文化传播中心名誉主任张广源为新员工带来“印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史讲座,以建筑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为视角,串联出院公司的发展历程,生动形象地向全体新员工们介绍了中国院一路走来的“精彩故事”。

 

▲ 张广源主任讲述中国院一路走来的“印迹”


9月1日至6日,2021年新入职30岁以下员工250人分两批参加了拓展培训,训练设置了融冰启航、戈德堡创意工坊、收获的季节、飞盘竞技赛、挑战NO.1、达芬奇密码、杯舞奇迹、龙行天下、动力绳环等项目。培训中队员们从初识到默契,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及执行力,树立了正确的工作态度,也加强了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







▲ 新员工们在丰富的拓展活动中融入团队


迎新周过后
新员工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职场新人,尤其是接触到一个全新的、涵盖知识广泛的行业,必须勤学好问,学习积累,做到聚少成多,积小致巨。设计院更是掌握着这个行业内各个方面的知识理论,能进入设计院工作是一份荣幸,更多的还是一份责任。

——宗诚(国际业务事业部)

张广源先生通过一张张老照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院的建筑成就。这些图像不仅仅是照片,它是对我院文化的记录,照片里蕴含着老一辈建筑家对工作的执着,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铸就了我院如今的辉煌,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作为中国院新一代的我们,要珍惜并利用好老一辈建筑师创建的大平台,发扬老前辈的职业精神,忠诚尽责、勤勉高效。

——贾博文(工程总承包事业部)


建筑设计并不是个人情感写照,也不是即兴创作,更不是商业发展的产品;而是地域文化的衍生,是凝固的历史,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形成载体,更是文明与精神的述说。中国院每个时期的优秀建筑作品,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院的历史印记。讲座中的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建筑作品都使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白建立(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院)


前辈们始终肩负着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担负起了建筑设计的大任,创造并留下了一座座历史性建筑。在张主任向我们展示了前辈们一份份手绘草图方案后,我便为之震惊了:在当时并不发达的条件下,他们是如何画出一张张精致宝贵的设计草图。他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匠人精神,已悄悄地在我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在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饱满积极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去浇灌它。

——安琪(国际业务事业部)


在讲座中,我们听到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建筑名字和中国院息息相关,了解到中国院人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奋斗。即使是才华横溢的前辈们,也依然因客户需求不断修改自己的方案,这是服务精神,也是对客户的尊重;他们在修改中依然坚持底线,这便是专业,对建筑师的身份负责;他们在合作中积极主动,也不断吸取他人长处,这是协作创新。独木不成林,我愿以微薄之力和中国院的同事们一道建筑更美好的中国,更美好的世界。

——张晓丽(第二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


一张张珍贵照片的播放,使我感受到我院的院史是一部艰苦的奋斗史;一张张珍贵照片的播放,让我感受到除了传承,院里也在技术层面一步步攀登;一张张珍贵照片的播放,更记录了一个大院的情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刘苏(工程设计研究院 )


自1952年伊始,中国院的前辈们,建筑设计行业的先驱者,便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他们那个时代的重担。观摩了他们遗留下来的图纸,真的很难想象,那是他们那个时代用笔,用画尺、圆规、刀片创作而出的,我想这定是出于对建筑设计行业的热爱与负责,更是源于对人民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作为后继者,我必将谨记前辈及领导的教导,为了中国院的延续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青春。

——张荩文(工程设计研究院)


欢迎你们,新中国院人!

加油,每一位中国院人!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

山林场馆·生态冬奥

新华社报道广阳岛生态修复成果

新疆昌吉州文化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