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识 | 这有一份书单,让你走进公益慈善的世界(二)
项目简介
“敦和·善识计划”高校慈善通识课程支持项目,由敦和基金会与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该项目以培养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人才为目标,通过高起点地打造精品通选课程体系,多方位支持国内高校教师开设公益慈善方向公共选修课程,旨在普及青年一代大学生对公益慈善的理解和认知。
当我们尝试着用慈善与公益非营利的机制去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时,势必有必要去理解非营利是什么?慈善和公益如何透过非营利机制运作?非营利机制与政府与商业关系与区别在哪?治理与决策机制有哪些独特性?资源在哪以及如何分配资源?如何确保透明度与公信力?如何有效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环境变迁与组织变革?
“敦和·善识计划”作为一项高校慈善通识课程支持项目,支持了多所高校开设“社会与公益”通识选修课,希望慈善通识课程成为认识人类和现代社会的新途径,引发慈善公益与不同学科间的对话与思考。公益慈善学园推出的本期以“公益慈善”为主题的10本荐读书单,涉及发展脉络、善与利他精神、公益与政府及商业组织的关系、组织运作管理、创新与社会变革五个方面。
慈善公益与非营利领域是一个包容性成长的领域,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无论是社区参与、志愿者机会,还是将非营利组织知识和经验带入课堂,将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的机会,与当今世界紧密相连。这份书单希望能对想系统了解慈善与公益领域的读者提供一个指引,基础性阅读书目有助于初学者搭建一个基础性的认知,当然也希望不同学科的读者在此基础上能有所启发,能发展出不同领域与慈善公益的对话力。
——杨志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
敦和•善识计划课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01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启示》
I基本信息:
作 者:资中筠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5-9-1
I内容简介: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是第一本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综合介绍和分析美国公益事业发展的著作。作者探究美国一百多年来公益事业与公益基金会组织的起源与发展,深入本源,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如何把资本引向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为“唯利是图”的资本找到有效的驾驭和引导之道。作者根据最新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公益模式正在兴起,主要是利用资本的特性,寓公益于商机,不仅授人以渔,而且要掀起一场渔业革命;不再视穷人为单纯的捐助对象,而是潜在的创业伙伴。毫无疑问,这种“致力于改变游戏规则的革新”的成败,不但是对美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自我纠错的革新机制的考验,而且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02
《中国社会组织(1978-2018)》
I基本信息:
作 者:王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社会共治:正在生成的未来
出版年:2018-9
I内容简介:
本书为主编和所有作者基于以下共识而作: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正推动着中国走向社会共治。作者们试图从几个不同视角来测度、把握和总结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变化。这些视角包括:历史演进,法律制度,政社关系,税收优惠,社会治理,社会创新,公民结社,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社会组织评估,NGO 国际化等。本书内容共十四章,通过对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及其所展现的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特征,从纵向方面对社会的组织体制、运行体制、法制体系、社会创新体系、共治机制展开深入的历史视角和社会变迁研究,总结其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脉络,探讨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以及正在生成的未来社会、美好社会的路线图。本书对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03
《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
I基本信息:
作 者:朱健刚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08-3-1
I内容简介:
本书以集体行动的学术视角,通过对八个民间志愿组织个案的研究,集中分析了这些志愿性集体行动的意义框架和行动策略,揭示了中国基层社会发生的变迁。本书指出,这些志愿行动的外在和内在意义都在发生变化,民间志愿行动正在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运用了参与式行动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共讲述了八个各不相同的案例。剖析完这些案例,会发现全书想表达的内核是“行动”二字,行动绝不等于成功,它必然会有曲折。行动的力量就是在实践中:开创——探索——卓有成效/效果不佳——经验——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和开创,它类似于行动研究的实践路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04
《利他之心:慈善的演化和力量》
I基本信息:
作 者:[美]戴维·斯隆·威尔逊 (David Sloan Wilson)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 者:齐鹏
出版年:2017-5-10
I内容简介:
演化生物学家戴维·斯隆·威尔逊站在演化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类利他行为背后的理论,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观点:真正的利他行为可以在许多社会性动物身上发现,特别是在人类身上。利他性和一个社会单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社会单元就是“功能性组织”。“无节制的利己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他写道,因此,“利他组战胜利己组”。人类必须优先考虑他们的利他倾向才能组成功能性的组织长久存在。换句话说,人类应该传播爱,才能长久存在。
05
《行最大的善:实效利他主义改变我们的生活》
I基本信息:
作 者:[澳] 彼得·辛格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 者:陈玮 / 姜雪竹
出版年:2019-4
I内容简介:
“尽你所能,行最大的善。”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何谓“最大的善”?有没有合理的衡量标准?慈善仅仅是富裕人群才能做的事情吗?你的捐助行为仅仅是被某些图片或宣传片感动的结果,还是会理性地考察善款的去向和发挥的效用?
作为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在世哲学家之一,彼得·辛格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一系列论著推动了实践伦理学的发展。在这本书中,辛格为我们引入了“实效利他主义”,它是一种哲学概念和一场社会运动,旨在应用证据和理性来找出改善世界的有效方法。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慈善领域。慈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单在美国就有将近100万家慈善机构,每年收到大约2000亿美元的善款。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几乎没有机构透明到足以让捐款人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在行善。实效利他主义正在改变这一点。
除此之外,辛格还探讨了实效利他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意义,它让我们重新反思那些关于幸福的议题。
06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I基本信息:
作 者:[美]彼得·德鲁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 者:吴振阳
出版年:2018-11
I内容简介:
即使在平庸者的领导下,许多企业和政府也能够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但在非营利组织,领导能力的平庸则会立即被暴露出来。因为非营利性组织的成功与否不只一条评价标准,而是有一系列标准,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学会平衡和统筹兼顾,综合考虑评价业绩的一系列标准。本书关注:非营利组织与企业以及政府机构使命的重大区别。究竟什么是“非营利性工作”的成果。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及获得运营资金的策略。因大量依赖志愿者导致无法推行强制性命令,由此而引起的进行机构改革和调整的种种挑战。由于资源的限制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有计划地放弃显得非常重要。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工作重点应该是思考组织使命,实现组织目标,展现组织的社会价值。从使命到绩效,再到策略,德鲁克给我们勾勒出一种清晰、具体的操作方法。
07
《非营利管理原理与实务(第3版)》
I基本信息:
作 者:[美] 迈克尔J沃斯(Michael J. Worth)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译 者:韩莹莹 张强 王峥
出版年:2016年09月
I内容简介:
本书对影响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核心主题和重要趋势进行了全面概述,包括非营利部门的范围和结构、非营利组织领导、非营利组织管、公益筹款、营收战略、财务管理、非营利游说和宣传、国际和全球组织管理、社会企业。本书整合了调查、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文献,收集了当代案例和*范例,以帮助读者掌握有效管理非营利组织所需要的概念背景和技能。
08
《公益筹款》
I基本信息:
作 者:卢咏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0
I内容简介:
《公益筹款》全面展现世界顶级非营利机构的运作状况、管理方式和筹款经验,详细介绍行之有效的筹款管理框架、战略步骤和具体方式方法,并穿插大量的个案举例和实践体会,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公益筹款》围绕非营利机构运作管理的生命线——筹款展开。区别于企业(通过销售和投资)和政府部门(通过纳税)的财政来源,非营利机构的经费大量源于捐赠者的资助。非营利机构需要通过有效的筹款战略和资产管理,才能维持正常运行和生存。然而,向谁筹款,谁来筹款,怎样筹款,选择哪种渠道筹款,如何管理捐款,如何建立和维护与捐赠者的长期关系……其中都大有学问。《公益筹款》解答了上述种种问题。
09
《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策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I基本信息:
作 者:[美]莱斯特·M.萨拉蒙
译 者:田凯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08-9
I内容简介:
《公共服务中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汇集了作者在过去12年中所写的主要论文,它们探讨了“第三方治理”的概念,以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范围和性质。这些论文集中于五个重要主题,并形成了《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的基本结构:首先,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关系的理论基础;其次,当前非营利部门的规模以及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关系的现实;第三,这种服务提供的合作模式对非营利部门及其服务对象的后果;第四,20世纪80年代的紧缩政策对这种伙伴关系的影响;第五,对本国及国际上发展态势的展望。
10
《中国互联网公益》
I基本信息:
作 者:陈一丹 / 吴朋阳 周子祺 马天骄 等著 / 腾讯研究院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联合出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1
I内容简介:
公益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公益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起全球瞩目。
本书由“中国互联网教父”陈一丹等创作,以腾讯研究院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撰写而成。本书回顾了中国互联网公益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从互联网公益的本质、国内及国际典型国家的创新与实践、新科技与公益结合的未来场景等方面,首次对互联网公益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为广大公益组织转型、政府对公益组织的管理乃至未来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本书不仅有大量国外一手资料,也有互联网公益平台负责人、典型慈善组织理事长等许多行业专家的独家访谈内容,对于希望了解、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企业、组织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本书提供了重要参考,是一本必读书。
11
《公益向右,商业向左: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
I基本信息:
作 者:徐永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7-8-1
I内容简介:
近几年来,世界吹起一股社会企业风潮。社会企业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但通过市场机制来调动社会力量,将商业策略大程度运用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而非为外在的利益相关者谋取最大利益。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事又能赚钱,赚来的钱再拿去做好事。
这正是一本从宏观上介绍中国的社会企业发展之路的书。它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什么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的模式有哪些,社会企业能否参与分红,为什么需要社会影响力投资,以及社会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在社会企业的这股前沿风潮中,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也参与进来,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从目前来看,中国的企业家,例如马云、王健林、牛根生等,他们都在尝试社会企业模式,用商业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引导更多的力量做更多的公益善事,同时促成更大的社会效益,创造了经济行动的公民参与、创新价值、社会公益。
欢迎高校教师申报“敦和·善识计划”共同助力公益慈善通识教育
“敦和·善识计划”高校慈善通识课程支持项目常见问题
“敦和•善识计划”距离申报截至还剩最后3天!
“敦和·善识计划”资助名单出炉!
高校慈善通识课程体系开发研讨会暨“敦和·善识计划”课程开发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沪成功举办
“敦和·善识计划”面向全国征集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教学案例
服务式学习在慈善教育中的应用——以梅尔森学生小额资助项目为例
善识 | 如何把社区服务融入高校课表--简述校园契约(Campus Compact)的工作路径
善识 | 这有一份书单,让你走进公益慈善的世界(一)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编辑 | 郑淑薇转载 | 微信(zxm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