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筱寒:诗歌是把对他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慕之情表达出来的最美丽的方式!

彭治旗 蒋筱寒 体验大地 2019-10-12

点击上面蓝字”体验大地“关注本公众号



得知小寒姐姐诗集《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即将出版,不断有读者(很多是家长和小朋友)留言,想得到小寒亲笔签名的诗集,想先睹为快——看到更多小寒的诗歌,想了解更多关于小寒写诗的故事,想看到更多美美哒小寒姐姐的皂片……

今天,推送2014年《课堂内外》杂志对小寒姐姐所做的一个采访——关于诗歌的对话。


蒋筱寒

诗歌的灵魂在云间的微笑


Q

A

彭治旗

《课堂内外》

主编

蒋筱寒

《礼物》作者


彭主编有话说


我一向害怕看学生诗歌,究其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大多无病呻吟,吟花弄月,早就失去了作为儿童视角的表达立场;二是,缺乏诗意,大多沦为一种花哨的语言技巧。诗歌不同于散文、小说、戏剧,就在于它独特的诗意,在抽象与具象、在象征与实体之间回环往复,形成一种咏叹不绝的情感冲击波。


读筱寒的诗歌,我感到了幸福与快乐。这是一桌诗歌的大餐,这是对我最好的奖赏。筱寒的诗歌有了一种灵动的丰富,这在中学生中是少见的。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让孩子丧失了对自我的关注,为了分数,很多内容成为敏感话题、写作雷区,而恰恰是它们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读筱寒,我仿佛看见一个饱满的灵魂,直面生活的绝望与自我的幽闭,因为勇敢,她学会了如何去表达,如何去爱。

筱寒的诗歌天生具备了一种以“我”为立场的言说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我”不断地扩展,在现实与理想之中往来,就像一个轻盈的天使在云间的微笑。


妈妈说

小寒对生活的感受很丰富——从极细微的,到很广远的;而那种站在云端同时又站在最低微处的视角,在她的诗歌中,转换得也极为自然。最难得之处在于,小寒写诗,从不应景宿构,而是调动她对生活的体认,表达她对人生的思索、对世界的观察。




关于生活

——生活是诗歌生长的土壤


Q


小寒,读你的诗,我感到一股葱茏的绿意。这个绿意的感受来自于你对生活直面的诘问和思考。


比如对学习的经历和感受,你7岁时就在诗中写“学习是痛苦,/累死了我蒋筱寒。/没关系,/一定会有后来人!”这种“革命式”的情感给人一种反讽的力量。还比如,你对教育的看法:“我很遗憾,中国的教育。/让孩子玩都不想玩,不会玩,什么素质教育,三会,这种破玩意儿!”这都相当有冲击力。


还有,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但是大人》中说:“爸爸对我说不要说谎言,但是大人们时刻都在说谎话/妈妈对我说干什么事都快点儿,但是大人们总是慢吞吞”。很多地方你都看出了这个世界的虚伪本质。


当然,你也有那么多快乐,比如《我希望》中写“我希望我们家是奶油蛋糕做成的,/想吃就吃,吃完又长出一块。”还有《爱就一定要说出来吗》中说“于是,我把忍耐渐渐变成一种享受。/吼吼我是强大的小超人。”


我想问的是,你是如何看待我们这个世界的,在青春的痛苦与希望中,你又是如何平衡的呢?


A


其实在心情不同的时候,你看世界的感觉也不同。


例如有一个大晴天,心情很好的你走在街上,阳光照耀,你感觉世界充满希望,更加爱你爱着的人;但有一天,依旧是这样的大晴天,可你不快乐。当你看见阳光,它给你的感觉更多的是把你暴露在这个世界上,世界上的人都看得见你的缺点而且无处可藏。


青春的狂躁与不安,因成长而感到忧伤和煎熬。


我们日复一日地过着,时间虽能抚平成长带给我们的伤口,却引发我们思考。


友谊、爱情、亲情接踵而至;重逢、离别永远渗透在生活中。也因为这样的教育制度,在每个赶作业的周末傍晚都引发我一次又一次思考自己放弃追求发展爱好而去应付如山的题海的人生的意义。后来望着暮色中的晚霞,我明白了原来在这样的现实中,我们只能走好目前的每一步,才能获得追逐自己的梦想、满足自己野心的资格。


因为成长,所以不希望被蒙蔽双眼,我变的渴望真相,即使那令人心痛。


当一个人绝望,希望是别人无法强加到他身上的。


满天的星星,淅沥的小雨,绽放的笑脸,每当我走在街上,看到这些就会重新燃起我对世界的爱。


从没仔细思考过我是怎样平衡青春的痛苦和世界的虚假,我就是在不停的寻找美好的东西,然后把它们记下来,点缀我的生命。


Q


爱,是你笔下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不能想象,没有爱的书写,小寒的诗歌史会有多么的遗憾。生活中,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的滋养呢?


A


小时候在姥姥姥爷的关心爱护下长大。我知道姥姥姥爷很爱我,虽然我举不出什么事例来证明这种爱,却像清晨薄薄的雾围绕在身边。从我记事起,在这幢老房子里,有健康的他们陪伴;有小花园和院子里的枣树、杏树、核桃树和山楂树;有陪我长大的好朋友们;有我们常去摘酸枣的大山……


长大后,从大人们口里知道在我小时候舅舅很疼我,但是自从我的妹妹出生后,我所看到的都是舅舅疼爱妹妹了,我在初三的一次考试中,还写了一篇考场作文,表达我的伤感,舅舅后来看到,落泪了,他说他一直都爱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小时候的样子。顺便说一句,我诗集的书名“礼物”两个字,就是舅舅亲笔写的。


爸爸对我的爱,我说不清。听姥姥说,小时候我不做题,对爸爸耍赖,气得他从卫生间拿了一条毛巾出来,抽我的椅子背。结果我还哭了。现在都是当作笑话来讲了。


妈妈对我的爱,很简单也很复杂。因为和妈妈生活的时间太久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不愿意写很矫情的话来赞美他们对我不求回报的付出。他们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一声不响地聚集,为我照亮前方的路,倾其一生。


Q


2007年,你跟随妈妈从河北徐水来到了江苏张家港。从诗歌中,我分明感受到你对家乡的留恋与亲人,特别是姥姥的牵挂。那段日子你是怎么过来的呢?现在又有了怎样的心境呢?


A


那段日子,也就是和日记本倾诉,把思念化做文字。


小时候每次离别都哭成一个泪人,舍不得姥姥姥爷,舍不得两个好朋友,一路都在抽泣。但是这样的情绪只持续一阵子,开学后学习生活开始就又快活了起来。


现在离别只是挥手道别,越发觉得世事如苏轼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仅因为长大了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也因为在苏州有另一个家,在那儿也有亲情友情的陪伴。



关于自我

——自我是诗歌发育的胚胎



Q


好的文章能让读者感受作者的情谊和性格,你的诗歌给了我同样的感觉。读那一行行诗,就像你站在了我面前,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童,成长为一个多情而直率的少女,我看到了你的孤独、你的伤痛、你的脾气,当然还有你细腻的美丽。但直觉归直觉,我还是想听听你对自我的评价和认识?我相信《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的读者对此也很有兴趣,他们希望看到诗人最本质的那一面或几面。


A


我依赖朋友;

是很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的人,知晓很多人的秘密;

如果生气了一会儿就没事了,不记仇;

有耐心,可以等;

敢爱敢恨;

敢作敢当,说话直接有点毒舌;

容易吃各种各样的醋;

朋友都说我傲娇,爱说反话;

在没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就已经想像有多艰难,希望天上掉馅儿饼;

做事少毅力,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感觉(比如励志每天晚上做仰卧起坐、蹬空中自行车,连着做了三天就不做了);

懒,“差不多就行了小姐”(妈妈总说我做事投机取巧,但是我认为我是个完美主义者...);

多愁善感,容易触景生情;

喜欢黑夜,喜欢看天空的颜色;

是出了名的磨蹭。

…… ……


Q


我特别羡慕你有一个好妈妈,竟然允许你写有关爱情的诗歌。在我学习的那个年代,我只有贼心没那个贼胆,更不敢写出来或说出来,读着你的诗歌简直羡慕得要死,你能理解我的那种压抑与矛盾么?


9岁的时候,你就开始了对爱情的书写,在《爱情诗歌》中你写;“不过,我想告诉你一句话,/我爱你,你爱我吗?”在《垃圾桶边的礼物》,你写:“我永远不会领他的情/让他有一天明白/我永远不会喜欢上他/不要再白费心血,浪费光阴……/总有一天会的!”


作为学生,这样直白却富有诗意的表达,你就没有什么顾虑?妈妈或同学老师看到,不会有什么想法么?呵呵。不过,现在这种书写越来越多,也不仅限于私密的日记中,谈谈你对学生写爱情诗的看法。


A


对于你问的“有没有不敢说出口的矛盾心理”在我身上不存在这样的状况,再加上没有感同身受这种事,就无法理解你了。


因为从小妈妈就是我无话不说的朋友,谁喜欢我、我喜欢谁,最近和谁一起玩、和谁闹分歧,对哪些老师说的话表示不满、和我自己的见解等等,我都会和妈妈说。


在年幼时,写关于爱情的诗歌,其实是最没有顾虑的。年龄小,有话就说、就写,不会顾及那么多。


长大了,也依旧有想法就写下来,因为我始终觉得,我的心应该由自己来操控来整理。没有顾虑过别人的看法,妈妈也常对我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其实我记这么多日记的初衷就是等我老了,饭后在躺椅上晒太阳的时候,可以拿出年轻时的日记本,看看年少轻狂的我做事情的不顾一切,看看那时候的情感是那样简单单纯。


我觉得学生写关于爱情的诗歌很正常。


每个人都有悸动的年龄段,都有为一个人魂牵梦绕的时候,都应该大声把爱说出来。


人都有感情该表达不是吗?而诗歌,是把这种对他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慕之情表达出来的最美丽的方式。


当大人们告诉我们说,“这条路不好走,你听我的话,改道吧。”但是我们年轻人的决定常常验证了那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知道为什么吗?假设别人帮你安排好了未来,仿佛一眼看过去就已经看到了子孙满堂,荣华富贵。但是你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真的甘心吗?所以一定会执意走自己本来选定的路。“就算我知道这条路是错的,比那些差一万倍,但是这是我自己走出来的。而且,我收获的错误将更加铭刻于心。”


Q


听妈妈说你要出一本诗集,如果出版,这就代表你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副其实的“校园诗人”。你以后打算走文学创作的路子,还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仅仅把诗歌当做一个业余生活的调剂呢?能不能给读者朋友谈谈你的未来呢?


A


未来啊?

未来吗?

未来啊。

还没,到来。


在小时候,很喜欢看天文学的书,常常杞人忧天,类似于黑洞有一天会不会把地球吸进去,太阳在未来会不会不再发光……在看了很多书之后,发现很多天文学家都是男性,于是我立志要当一名女天文学家。


长大后,喜欢画画。和大人说我以后要做服装设计师。


现在却在诗歌方面有些灵性。

对于未来,还没有真正全面的打算,因为每一项都很不容易。

我最初的简单想法是,以文学创作为主,画一些插画。


关于诗歌

——审美直觉促使风格形成


Q


我读了你诗歌,我发现大多数题目直白得“可怕”。比如《是一定回不去了》《那就这样吧》《有时候》《懒懒的光》《不想记》《马上》《那个地方》……你是怎么看待诗歌命名这个事儿的呢?有的读者对作文命题很头疼,你能不能给他们一些经验呢?


A


对于给诗歌起名字,大多数题目都是符合心情的。很多诗的题目都是最后写的,有时候写完一首诗,把笔一放,床上一趟,闭着眼睛回想一遍,就会冒出来一些词,于是把他们作了题目。有时候越刻意去想一个名字就越一无所获。


Q


很多人写诗,特别缺乏两点,一是诗意的营造,一是饱满的想象力。大多数人写得都很干瘪,缺少生活味,又没有诗的感觉。像你写的一些诗歌,哪怕只是一些常见的言语,组合起来也挺有味道的,比如,写《我》:“我是大姐姐我是一度宇宙空间穿越来的千年老妖/我会说你们说的话我也去过火星那里气候不好没有绿色植物/我很喜欢大树因为它们拥有无尽的爱可以付出不像你们人类/我讨厌别人说我老然后我会跑到厕所痛快地尿一场/我可以飞可是最近常下雨把翅膀打了两个窟窿/我借来针线缝好了一边那上面好多补丁缝的很丑/我爱唱歌请别说那是鬼哭狼嚎虽然有几次唱倒了几个老奶奶/我很敏感不要伤害我因为姐姐我从火星来的心很热”。大家都想知道你是如何做到这两点的呢?


A


诗意——

这方面要多看书,再加上像我这样多愁善感的性格,容易触景生情。


饱满的想像力——

在我写诗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随意。会不知不觉就进入自己的世界,在那儿可以创造任何我所写的东西,任意颜色任意形状任意摆设方向,自由的。


平常也会在空余时间看看诗人写的诗歌,学习一下诗人的语言。把他们的东西转换成自己的,再运用。


Q


从小时的天真派到后来的直抒胸臆派,再到现在的象征派,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的诗歌也不管地发生着变化。不知道我的这种概括是否准确?


比如你在“河边草杯”现场作文赛中获一等奖的诗歌《闲趣》里的诗句:

我在找,

蚯蚓的眼睛。

我在想,

它是否真的不在乎有几个自己。

支离破碎的它扭动着,不像挣扎,不似逃脱。

不知怎么,我感到快乐。


现在你写诗和小时写诗在手法有什么不同?请你谈谈这个变化。你写诗需要灵感么?


A


挺准确的。


小时候的我有话直说,话语很纯真,不需要拐弯抹角。


长大后多大用的都是抽象,其实就像画画一样:勾勒线条,细化细节,调色,上色……


写诗当然需要灵感啦。自然中,生活中等等。当我遭到别人的否定,我将愤怒、不满写在诗中,充满了力量;当我沉醉在惬意的午后,我将美好、静谧填满诗歌,充满了爱;当我的思绪如一团凌乱缠绕的藤蔓,我将不解、迷惑填充诗歌,充满了困惑……


Q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诗人呢?你喜欢他的什么(方面、特点)?请推荐一些有关诗歌的书,给读者分享。


A


我喜欢的诗人比较多,而且随着时光的推移,“最喜欢”的诗人不断发生变化,举几个吧。


海子

他的诗读起来干净,明亮。尽管如此我仍可以读出他诗中透出的哀伤,迷惘。那种不知鸟儿飞向哪里的丢失感,让我着迷。


艾米莉•狄金森

她的诗经常涉及到自然的鱼儿鸟儿天空白云小溪流水篱笆草地等等。清新自然,读的时候一幅幅画面都在眼前展现。所以说有时候读诗,很锻炼自身的想像力,培养自身情操,忘掉世俗带来的烦恼。


1948年诺奖获得者,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英国诗人。我读过他的《荒原》。

诗的风格就如荒原一样,枯黄的草色,苍白的天,这是我的感觉。


1996年诺奖得主,维斯瓦娃·辛波斯卡,波兰女诗人。诗集《万物静默如谜》。

她的诗富有哲理性,意义深刻。细读她的诗再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她对生活的观察非常细致,思考非常深刻,每一首诗的语言都干净简练。


2011年诺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瑞典诗人。李笠翻译,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是我过去一年的枕边书,他的诗有力量,像海上钢琴师1900弹奏的曲子一般,没有规律,没有规定的节奏,时常变调,让人耳目一新。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诗人。

我喜欢他诗中那份孤独,读了他的《严重的时刻》我好像看到他只身站在雨雪纷飞的天地中,看着世上这一时刻的人们,无缘无故的哭或者笑,无缘无故的走着,走向死亡。


西班牙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

丰富的想像力,让人心醉的表达。

他那优美的独自一人的世界,静谧、美好。像一个人的白昼,一个人种满向日葵的花园,一个人淋湿的雨,一个人的阳光空气和水。


读外国诗人的诗,尤其是英语诗人,最好中英对照着一起读,一些韵律只有在英文单词中才有体现。



刊发于《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4年4月号“达人秀”

责任编辑:彭治旗


此为采访原稿,刊发时,有所删节



延展阅读


这个独一无二的孩子,

诗歌不会使她毁灭,诗歌使她免于毁灭!


亲爱的朋友!

2017年的最后一天,你有一份礼物等待领取!



蒋筱寒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作者

自5岁开始写日记、写诗,坚持至今,练笔不辍

从小学起即开始发表作品

先后在《魅力汉语》《初中生世界》《中学生》

《教师月刊》《知心姐姐》《姑苏晚报》

《学习报》《语文周报》《语文报》

《大学 高中生阅读》《大学 作文独唱团》

《高中生》《新京报》《中国教育报》

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数十篇

2011年,获得“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二等奖

 2013年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省一等奖

2014年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省二等奖

2015年全国创新作文现场作文大赛江苏省一等奖

2015年全国创新作文现场作文大赛全国二等奖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蒋筱寒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微信扫码订购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小寒和妈妈双签版



小寒诗歌   先睹为快


8岁

      

我想变成

蒋筱寒

我想变成一只小鸟,

自由自在,想去哪儿,

就去哪儿自由自在地飞翔,

能看见绿色的田野,广阔的世界,

往上看,有蓝色的天空,真美呀!

 

我想变成妈妈,

有了孩子,可以教她认字,

告诉她文明礼貌,

不要骂街、打人等,

其实当个妈妈很难的。

 

我想变成帆船,

能驮着人们过海,

穿过海洋,看着天空,

想要带着人们飞起来。

 

我想变成孙悟空,

可以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能死里逃生,真厉害,

孙悟空大神仙,真厉害。


2006年6月21日


9岁

      

“孤独”就会不“自由”

蒋筱寒

如果你在孤独的时候,

最好要远离家长,

因为,在那时,

是家长们偷机取巧

最好的时机。

 

他们会说:

“孩子,呆着好吗,要不

看会儿书,写会儿作业……”

 

如果你不听话,

家长会发火!

所以,你最好

提前联系朋友,那样,

就出去时间早,

就会得到自由,

失去不自由!

 

按照我的试一试,

如果可以,

一定要经常用这个办法哟!

 

一定要“得到自由”,

失去“不自由!”


2007年7月18日


10岁

    

离别是一种痛苦

蒋筱寒  

离别是一种痛苦

就像水杯一样,

放在桌子上,

风一吹,那杯子倒了下去,

杯离开了桌子。

这是一种离别。

 

离别是一种痛苦

就像你买衣服,

衣服挂在衣架上,

衣服们正在开会,

但是突然有一件衣服被拿了出去,

穿到了别人的身上,

一件衣服离开了她的伙伴。

这也是一种离别。


2008年2月18日


13岁

     

六  一

蒋筱寒 

很小的时候,

那时的眼神没有忧愁

我曾扎上两个小辫子

躺在香香的草地上

 

我也曾踮起脚

试着够到那只蝴蝶……

 

我也曾飞起一条腿

努力勾住风筝

——哦,今天风太大了

 

——我在六月一日这天

回顾了我的童年

 

香香的,

像淡淡的绿草地一样。


2011年6月1日


13岁

     

视成绩为生命的恶魔们

蒋筱寒 

视成绩为生命?

呵,成绩,成绩,就像一望不见底的深渊

它张开了嘴,等你跳进去,被它吞噬

是有着无尽诱惑的深渊,只是为了成绩么?

 

“学习成绩怎么样啊,小朋友?”

“在班上成绩好么?”

“现在我把学习成绩公布一下……”

“哦,成绩不错么!”

“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学习成绩……”

耳边围绕着的永远都是

真是恶心,恶心到心底了

心里回荡的永远是这四个字。

就像那你在山谷中喊一声“学习成绩”然后就是回音


2011年7月12日


15岁

     

我是多么害怕失去

蒋筱寒 

7点半,被妈妈的惨叫惊醒。

梦里梦外的,妈妈走楼梯突然叽哩咕咚,

“啊……!嘶……啊……”

 

“妈妈!!”

我一下跳起身,

鞋也不穿,穿一件秋衣

奔出卧室,走下楼梯

妈妈扶着腰站在那里。

 

我听见血液扑通扑通跳了,

就在太阳穴这儿凝固了,

刚才叫的一声“妈妈”

还在脑海里回旋。

 

我是多么害怕失去

这个站在面前疼得呲牙裂嘴的女人啊。


2013年2月24日 10:33



扫码报名参加

12月31日下午两点苏州字里行间书店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新书分享会


微信扫码,赞赏支持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订购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小寒和妈妈双签版


欢迎加入我们的QQ群:331276285

咨询课程,日常交流

彼此支撑,共同取暖

史金霞

微信公众号:体验大地(sjxtydd)

新浪微博:@苏州史金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