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子究竟如何写出惊天《道德经》?

2017-08-27 神州日知 乐儿 日知录

关注日知录(微信号:dirizi001), 读典,品典,用典; 知人,敬人,做人。合作:8911155596(微信、手机、QQ号)

     

      神州日知 乐儿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西哲尼采说:老子思想“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经》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传到西方后,对西方产生重要影响,黑格尔、伏尔泰、尼采无不是老子的忠实粉丝,书中蕴含的大智慧,至今无人敢说超越。

可以说,《道德经》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一般认为,《道德经》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那么,老子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的呢?《道德经》中到现在也不能说是过时的超前理论知识,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有人说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有人说是对先贤智慧的总结发展;

更有人说,是老子读了《易经》后的心得体会而已。

其实,究竟老子如何写出《道德经》,读懂《道德经》,就明白了。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几句话,老子用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

“道法自然”不仅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而且,也很直截了当回答他的“道”是观察自然、效法自然的结果。

既然牛顿看到一颗苹果落地而被启发出万有引力定理,老子就不可以通过观察自然而悟出《道德经》吗?

再比如,老子对于水讲了一番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普通人,吃一辈子水,用一辈子水,看过天下所有江河湖海,能讲出这么深刻、这么有哲理的话来吗?

再举个例子,周恩来从小就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他的同班同学,还有其他所有人都讲不出这种话。

为什么?除了天生禀赋,也是长期观察思考的结果,在老师提问的那一刻激发出来。

所以,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普通人就是难以到达伟人、圣人、思想家的高度。

老子之所以为老子,不是谁都可以成为的。

回到正题,“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

“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

“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

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

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老子之后的《庄子》曾说:“如果道可以拿来献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就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知,那道就绝不会驻留在他心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道的规则,那道就绝不会在他身上呈现。”

有道的人,难以把得到的道献送给别人;

有智慧的人,难以把拥有的智慧赠送给别人;

有境界的人,难以把体悟到的境界转送给别人。

知识可以继承,但智慧却不能!

这就是我们现在见闻知识几乎每个人都超越了古人,但是,智慧却难以超越古人的原因。

智慧不能继承,智慧也不会随时间而累积,智慧更不会因人群数量增加而累加。

所谓“三个臭皮将,胜过诸葛亮”。

其实,一个白痴是白痴,一万个白痴仍还是白痴,并不因数量变化而引起质变。

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所以,群体创造《道德经》纯粹是瞎扯,文理不通。

再说,古往今来,读《道德经》者汗牛充栋,可谁的智慧超越了老子呢?

《道德经》是受《周易》启发而做,源自人们认为一个牛人的背后必然还有一个更牛的人来教授他的逻辑。

诸葛亮聪明,那他的师傅肯定更厉害;

鬼谷子神奇,那他师傅肯定更神奇;

顺此,老子写出《道德经》,肯定是他师傅教出了的?

其实,青出于蓝胜于蓝才是常理,否则结果必然是一代不如一代。

更紧要的是,对于创造性的贡献,师傅更是教不出了的,否则就是不是“创造”了!

更何况《道德经》这样几乎空前绝后的书籍,如何师傅脑子里有,何不自己写出了呢?

如诺奖获得者,如果教授自己知道,自己早做出来去得诺奖了。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说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意思是,能积累学习的只是知识,而开创性贡献,却要靠智慧。

所以说老子开创道家学说,承袭古人,或受《周易》启发,也是站不住脚的。

再说,《易经》是在孔子作《易传》之后,才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意义,但孔子是晚于老子的,因此,老子又怎么有机会去学习《易经》的哲学思想呢?

而孔子问道老子是《史记》记载,可信度很高的。说老子受《周易》启发,更站不住脚了。

所以,老子如何写出《道德经》?就是“道法自然”,以天地自然为师,长期观察总结的结果。

天籁地籁之音声,就是天地之所言;

日月山川之运行,就是天地之所行;

鸟兽鱼虫山水林木,就是天地之所画;

四季轮换雨雪风霜,就是天地之所书。

天地自然就是老子最博学最智慧的老师。

老子说,“天之道,繟然而善谋”。

“繟然”,是展示得很明白的意思。

道行天下而成理,天之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就明明白白地展示在天地间,但却没有人发现而已。

所以,天地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数据库,只要掌握了开启它的途径,就能从中得到无穷的知识,领悟无尽的智慧。

再说,人类的行动力能比得上天地更强大吗?人类个体的实践,能比得上天地万物的运作更丰富、更生动、更全面吗?

老子还说,“不出户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如今我们学习,需要读文章,需要老师言传身授。

但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现,有悟性的学生,读文观画的时候,常常会有不同于老师的所感所想,这不正是以天地自然为师吗?

所以,天地又何尝不能言传身授、作文作画?

老子有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因为人间大道不行,故而顺天应道之人,才会“独异于人”,总是表现的和世俗之人不一样。

如此,我们用与老子相背的俗人思维去揣度老子,又怎么可能不出错呢?

世人误解《道德经》如何写出,世人难解《道德经》,原因也在于此了。

推荐阅读

 图解周文王如何写出《周易》?

《推背图》的预测依据究竟是什么?为何神准?

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是如何推出的?科学吗?

图解《河图》如何推出?太极图为何就是宇宙地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