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只有两件事靠得住 成大事就靠这两要诀
关注日知录(ID:dirizi001), 读典,品典,用典; 知人,敬人,做人。合作:8911155596(微信、手机、QQ号)
编/神州日知 乐儿
曾国藩说:“吾人只有敬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这里的“德”指的是道德修养、道德境界,简单说就是“会做人”;“业”指的是技能、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做事”。
为什么只有这两件事靠得住?
曾国藩认为功名富贵,那是命定的,自己是丝毫做不了主的;只有这两件事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可以做主。
这其中“德”又比“业”更重要,也就是“会做人”比“能做事”更重要,通常说,“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有“德”才有“业”,关键看人品!
一个人的成功要靠这两件事,遇到困境更是需要。
曾国藩27岁中进士,在此之前考了两次没成功。
第二次在北京落榜后,他想借此机会游览一下山水风光,于是他没有直接回湖南,而是计划绕道沿海,经天津至山东,再过江苏,最后再经过水路到达湖南。
曾国藩身上没有多少钱,特别在南京又多玩了几天,到了江苏北部一个叫睢宁的地方时,他已经身无分文了。
万般无奈之下,他忽然想起睢宁知县易作梅和父亲是早年的同学,算是有点关系,于是,怀着一线希望前去求见,看能不能借点路费。
当时天下着雨,曾国藩也没有打伞。尽管他态度彬彬有礼,门房看他衣衫破旧,不愿搭理,告诉他知县老爷出去了。
曾国藩表示可以等待,于是,门房安排他在客厅等候。
结果他等了一个下午,到了天色很晚的时候,易知县也没有回来,只好告辞。
门房看他其貌不扬,根本就没打算告诉知县有人来访。
两纹银。
这银子可不是公款,而是易知县掏自己的腰包,并且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他两年多的俸禄。
事后,易知县对惊讶的门房解释:
当时,他在客厅一坐,就看见对面椅子前,有两个清晰的脚印,脚印旁边是一圈湿漉漉的水渍。
那个时代还没有水泥地,就是铺砖的地面,那天下雨,曾国藩身上淋湿了,裤腿和鞋子上的水渍会印在地上,脚底反而因久坐而被焐干了。
易知县不禁赞叹,真是了不起啊,坐在那里的人,一下午就没动过,因为来人若是起身走动,或者是坐在那里不老实,不镇定,必然不会只留下两个脚印。
这样有定力的年轻人真是少有啊,未达到目的也没有失望、焦虑、抱怨之色,这样有“德”、有修养的年轻人也是少有,如此年轻居然能驾驭自己,克制自己,这年轻人将来肯定不凡,所以,他才毅然倾囊帮助。
失败常常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即人常有的两种积习:
一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有这种积习的人大事做不成,小事不愿做。
还有一种是整日忙于琐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这种积习的人缺乏远见卓识,常常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在人生的道路上结果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曾国藩说:“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规模远大”指的是大处着眼,意味着处理事情眼光要放长远,有大局意识,如诸葛亮虽然布衣之身,却对天下形势了若指掌,所以能对三顾茅庐的刘备说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占据荆州、益州,和睦西方民族,安抚南方少数民族,外交上联合孙权来对抗曹操,退可以自保,时机来临,进可以取中原而得天下。
“综理密微”指的是小处着手,意味着脚踏实地,细节决定具体事情的成败,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有深远的眼光,注意细节、小事,这不但影响成败得失,而且决定生死祸福。
推荐阅读
这才是曾国藩蒋介石毛泽东成功真正秘诀,曾是黄埔军校教材还影响无数人
张居正成功秘要,史上唯一官场博弈经典!曾国藩研悟:官之荣辱,尽在弈中
古代秘而不宣的为官做人之术,曾国藩赞叹:“官术第一,世之仅见!”
目前24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