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叙事”研讨会为加强国际传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言
近年来国际舆论环境愈发复杂,中国在国际上仍面临污名化、标签化、意识形态化等多重挑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战略,也是广大学者在思考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2021年7月14日,全球化智库(CCG)以“中国新叙事”为主题举办研讨会,会议聚集了来自国际传播、国际关系和出版界的资深专家,他们既对中国国际叙事的打造有着深厚的研究,也有着丰富的对外传播实践经验。与会专家强调了我国外宣工作的重要意义,探讨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新模式,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言献策。
■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时代意义
与会专家强调了现阶段加强国际传播的时代意义和所取得的进步。
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蒋永军指出,早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首次将“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明确的工作要求提出,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更好地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包括最近的一次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中央议事日程上越来越重要。
CCG主任王辉耀表示,真实的中国有很多可亲可爱之处,就像总书记在“5·31”的讲话专门提到,要打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这是非常重要的,是新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有更多的信心,也有更多的底气,同时也有更多的研究,有更多的数据做支撑。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表示,中国话语权的灵魂来自于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而这个理念和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一致。所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灵魂,以联合国话语体系为基本框架,以中国的案例作为生动的、鲜活的案例,就可能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同样肯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打造中国新叙事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讲好中国作为一种文明而非民族国家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赢得中西叙事之争的前提。国内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观,国际上倡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消除和平、发展、治理、信任赤字,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赢取叙事之争的关键,也是解决人类问题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回顾了自2009年以来我国建立的“1+6+N”的大外宣格局,在从传统的以媒体为中心的外宣,升级到多主体、立体化为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指出,“讲好中国故事”经历了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中国从最初力求在以西方为主导的话语体系中传递声音的“夹缝求生”时期,转变到依托“一带一路”为载体助推中国文化“出海”以增强世界其他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时期,再到当下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努力构建新时代下的大外宣格局,可以看到中国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应势调整传播路径,逐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外宣格局。
■ 讲好中国故事,多元主体,注重共情
关于如何更好地向国际表述中国,与会专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驻纽约、旧金山原商务参赞何伟文指出,外宣工作者需要注意:第一,要做好细胞,赢在细节。要赢在细节,就要对细节研究,做到扎实细致的理解,基于西方能够接受的方式。第二,中国政府要和外国的主流媒体做朋友。第三,对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抹黑,中方要有冷静、清醒的估计。外宣工作者要知道,“媒体是政治工具”这一事实长期是不会变的;另一方面西方媒体并不代表国际声音。“西方之外的世界非常广,中国要有信心,中国外宣工作的主要目标不是与西方价值观以及西方媒体作斗争,而是把中国故事传递给世界大多数人,让他们接受、了解中国。”
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任黄日涵认为,首先,从容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华的恶意抹黑;再者,需要利用当代广泛接受的、新颖的传播形式包装内容,通过中国地大物博的文化元素打造立体、全面、真实的中国形象;最后,要依托线上线下多样化平台,加强国际对话,创造“接地气”、“聚人气”、“有底气”、“有灵气”的外宣作品。
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学研究中心教授滕继萌建议,在国外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也穿插一些他者的故事。中国对所谓的弱者,对被剥削欺凌的第三世界的受众一直表示关怀,这种关怀,是对正义的一种关注。所以那些所谓的谴责、辩论,可以融入一个对方的他者的故事。“共情”不一定只讲个人的故事,还可以讲他者的故事,通过把他者的故事纳入到我的叙事体系里,然后赢得对方的尊敬。同时国际传播也要考虑怎么讲,什么时间讲,还要对对方、他者有适当的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研究员寿慧生也强调了“共情”和多元主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他指出,外宣的主体应该更加多元化,主体改变之后,手段自然会多元化,自然就会灵活,目标获得方面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从获得同情向学会“共情”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地融入国际社会,同样让国际社会真正理解中国。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则强调了回应关切、平和交流的重要性。“我觉得中国没有什么不能回应的,只是通过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合适的渠道回应。“
CCG秘书长苗绿总结了CCG国际交流新叙事的几点经验:全球化视野思考中国问题,多说共同价值,多讲普遍性,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全球化声音;少理念倡导,多客观理性表达,用事实与数据说话;谦和而自信,包容而有立场,相互尊重,对话姿态,不以博倒对方为目的,传递自身理念,做有效沟通;创新民间化叙事话语体系,兼容并包,从政治、外交、商业、人文、个体经验多层次多角度讲述个案。尤其通过讲述中国文化底蕴分析中国现实发展逻辑;勇于直面不同意见,接触多元交流对象,在中外政商学研界建立广泛交流与对话,促进民间二轨外交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说法,越来越重视中国声音。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国国际传播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在国际传播的内容、技术、途径、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话语权,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发展走向,减少国际社会对我的误解误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次研讨会非常难得地聚集对于国际传播有着深厚研究的专家,是全球化智库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31讲话的一次有益实践。研讨会的举办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包括中新社、CGTN、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新华日报、广州日报、Caixin Global等多家主流媒体在内的二十余家媒体进行了积极传播,受到了各界鼓励。当然,在此过程中也有个别专家观点受到社会个别关注,进行了不正确的解读,甚至是误读。需要说明的是,研讨会的所有专家观点均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智库观点。全球化智库今后也将继续加强研究,为国家传播能力建设积极建言,贡献力量。
⊙ 最新《全球经济展望》在中国发布 CCG与世界银行联合在线解读
⊙ 文字+视频 | 王辉耀对话耶鲁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韩森:千年全球化起源于中国宋朝
⊙ CCG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全球化受到的威胁来自国内,各国需要把自己国内的事情处理好
⊙ 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机遇与挑战-CCG举办“气候变化”研讨会
⊙ WTO的未来前景如何?他们这样说 ——中国入世20周年CCG研讨会成功举办
⊙ 智库力著 | CCG在线发布并研讨新作《全球化: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 文字实录+视频 | 《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对话王辉耀:我相信全球化和我们对这个星球的共同管理
⊙ 哈佛大学“中国通”托尼·赛奇对话王辉耀:中美竞争会在某些领域发生,但互惠领域仍会持续发展
⊙ 哈佛大学“软实力”提出者约瑟夫·奈对话王辉耀:中美之间发生新冷战的说法,是对历史的误读
⊙ 气候峰会之际,CCG举办会议探讨“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挑战
⊙ 双语视频+文字实录 |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对话王辉耀
⊙ 《世界是平的》作者对话CCG创始人王辉耀:世界比以往更快、更深、更融合、更开放,更脆弱
⊙ 全球化智库CPTPP报告入选CTTI来源智库年度精品成果
⊙ CCG新年贺信 | 告别不平凡的2020 凝聚希冀 开放前行
⊙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发起成立
⊙百位官产学精英集聚 解析大变局下的企业 “引进来”与“走出去”
⊙CCG访美“民间外交”开展二十余场活动:关键时点发出智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