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荐读 | 省级环保集团密集成立 又一波“野蛮人”来了?

伏波望族 环保圈 2022-07-08

这些年,环保产业好像一个戏台子,央企、建筑企业、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地方国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方面说明环保产业确实很热,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行业门槛还不够高。最新一则消息是,4月2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成立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江苏省环保集团主要由整合省级环保资产,引入央企资本组建而成,注册资本50亿元。图片来自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根据《环保圈》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1个省份都成立了自己的省级环保集团,其中包括陕西、辽宁、广西、浙江、福建、山东、江西、江苏等,省级环保集团已成为环保产业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兴力量。省级环保集团为啥密集成立?这些“来势汹汹”的省级环保集团,套路和打法有什么特点?对于环保企业来讲,他们究竟是敌还是友?


01

十余省份成立省级环保集团
省级环保集团的成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2年12月,福建省环境保护总公司成立,隶属于福建省环保厅,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咨询和技术服务。2011年11月,该公司完成改制,更名为福建省环境保护股份公司。更多的省级环保集团则是随着近些年的环保大潮同步出现的,例如:2015年5月,重庆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由重庆市政府出资,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市生态环境局履行行业管理职责,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2016年3月,辽宁省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它是辽宁省内唯一一家省属国有环保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环保工程、环保设施运营、固废处置、大气治理、环境影响评价等,员工近800人,资产总额8亿余元。2016年10月,浙江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业务包含水务业务、固废处置、冶金固废、生态修复、环保装备制造等五大板块。2019年5月,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它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生态环保领域国有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50亿元。据《环保圈》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陕西、辽宁、广西、浙江、福建、山东、江西、江苏等至少11个省份都组建了自己的省级环保集团。其中有的是以“环保集团”命名,有的则以“环保产业投资集团”、“环境保护股份有限公司”等命名。图片来自查查网除了名称,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也略有区别。有的是省级人民政府,有的是省级环保厅,有的是省级国资委,还有的是省级发改委。不过,他们的共同点是:均依托强大的政府背景,选取当地国有支柱企业进行战略转型,跨界进军环保。开展的业务也由最初的环评咨询,逐渐向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土壤修复、大气治理等环保全产业链布局。各省为何纷纷成立省级环保集团?与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有关。环保“新常态”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环保考核更加严格,地方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生态环境治理成了“政治任务”,重视程度空前加强。而在过去几年的PPP大潮中,有些社会资本资金链出现危机,不得不中断了某些环保PPP项目,给业主方带来很大麻烦。还有一些不靠谱的所谓环保企业,治理不达标,甚至虚假治理、应付治理,结果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连累业主方也遭到批评。因此,地方政府亟需靠得住的“自己人”来完成环保治理任务。当然,不排除有些省份,也看到环保产业中存在的巨大商机,希望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02 

是朋友还是对手?联想到此前先后杀入环保产业的央企、建筑企业、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等,环保企业感觉这似乎又是一波“狼来了”,又有人来“分蛋糕”了。
其实,《环保圈》查询了各大省级环保集团的官网,发现这些环保集团绝大多数都比较“低调”,很少喊出产值、业绩等目标,甚至都很少提到盈利。他们说得更多的,都是诸如完成“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助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政治任务。例如,辽宁省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喊出的目标是:

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着力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改善和循环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些省级环保集团的目标中,排在第一位的都是完成环保治理任务,第二位才是赚钱。正因为如此,他们其实非常愿意和“靠谱”的环保企业合作。例如,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去年4月份成立,5月就找到广西知名的环保企业博世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一位与省级环保集团合作的环保企业负责人告诉《环保圈》,省级环保集团与环保企业其实是“战友”关系,省级环保集团有资金、有平台,环保企业有技术、有能力,双方的合作是互补的、双赢的,所以都有意愿去合作。而对于备受诟病的国企“效率低下”、“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他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国企的市场化程度其实已经比较高了,而且国企更加规范,效率也不低:

我经常去国企谈合作,他们晚上7点下班回家的很少,食堂直到夜里12点还在供应宵夜,比我们的加班频率还要高。

有人认为,省级环保集团容易造成垄断。环保项目的业主多为政府,省级环保集团与他们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在招投标上更容易获得青睐,这就容易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导致区域垄断。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方面,事实上也的确存在,很多省级环保集团的董事长都来自于省政府环保厅,或者卸任后又出任省环保厅厅长。不过,项目招投标方面,国家有招标投标法来管理,即使是省级环保集团,也必须依法参与竞标。其实,环保企业与其指责别人融资能力强、政府关系好,不如做强做大自己,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就像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说的:

环境产业不是投资型产业,也不是基建型产业,它归根结底是一个“技术服务型”产业。其核心是“服务”,要把污染治理好,实现环境的改善,而不仅仅是“砸钱”。

因此,对于环保企业来讲,最重要的还是加强自己的“硬核能力”,就是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核心服务能力。只有拥有了“独门绝技”,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有未来发展的空间。毕竟,如今的环保产业已经走向了结果导向,环境治理最终还是要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哪怕有再多的资金,再强的政府关系,也没有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