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巧女千万豪宅遭拍卖,环保民企还能“东山再起”吗?

伏波望族 环保圈 2022-07-08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主编



何巧女千万豪宅遭拍卖

一大早,就看到“昔日浙江女首富甩卖北京房产”的新闻。打开一看,原来是关于何巧女的,许久没有听到她的消息,都忘了她曾经是“女首富”的事实。具体的新闻,是说何巧女在昨天,也就是10月17日再次登上热搜,因为她和丈夫唐凯持有的两套房产,将于10月27日被法院拍卖。▼“浙江女首富何巧女房产将拍卖”登上热搜两套房子,都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甲11号。百度地图搜索了一下,似乎是一个叫做“长安太和”的小区,位置大概是在交通部大楼的北面,文旅部大院的西边,北京国际饭店的西北角。总体来说,长安街沿线,黄金地段。▼建国门内大街甲11号,黄金地段两套房子都是酒店式公寓,一套建筑面积173.25平米,评估价约为1940万元,起拍价1358万余元;另一套229.85平米,评估价3238万余元,起拍价约2267万元。▼房产内景。图片来源:阿里法拍拍卖的原因,是法院强制执行,这源于何巧女、唐凯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桩官司,标的额大约是1.74亿元。也就是说,即使这两套房子能够按照评估价格卖掉,总计也只是5100多万元,距离他们所欠中信证券的1.74亿,仍有1个多亿的差距。另外,中信证券的这1.74个亿,事实上只是何巧女夫妇众多债务的一部分。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根据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的信息,目前何巧女被列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已经有10起之众,总执行标的额高达25.24亿余元。而何巧女夫妇所拥有的东方园林股票,目前还有8.48亿股(其中已质押8.47亿股,质押率接近100%),按照最新的实时价格(2.94元),总计大约是24.93亿元,基本和刚才所说的法院总执行标的持平。不过,这些股票还面临被平仓的风险。公开信息显示,中信证券、平安证券等质权人目前已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果何巧女未履行偿债义务,不排除将何巧女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票进行强制平仓。曾经环保产业的风云人物,如今债务缠身,千万豪宅被拍卖,不禁令人唏嘘。


东方园林衰落史

有关东方园林的衰落史,其实业内人士大致也都了解,在这里简单给大家梳理一下。东方园林是一家民营企业,最早从市政园林业务起家,创始人何巧女是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大约在2015年,东方园林跨界进入环保产业。那个时候,也是很多“野蛮人”跨界进入环保产业的一个小高潮,有不少国企、央企、建筑企业进入环保产业,东方园林只是其中之一。东方园林进入环保产业后,正赶上政策红利释放,国家对环保问题刚刚开始重视,又有PPP政策的加持,整个环保产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东方园林也抓住机会,拿了不少项目。仅2018年,就一口气拿下10个PPP大项目。这一时期,也是东方园林最风光的时候。2017年,东方园林的总市值达到了600亿元,何巧女也以150亿元财富荣登“浙江女首富”,并被媒体称为“PPP女皇”。不过,环保行业由于行业属性,应收账款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回款慢,现金流紧张。东方园林如此大规模的跑马圈地,使得企业的现金流陷入紧张,2018年的应收账款已有102.96亿元,总负债则大幅增长至291.84亿元。此前,由于国家信贷政策宽松,环保企业还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债等形式弥补这一漏洞。但2017年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资管新规的出台和PPP“踩刹车”,让过去还可以通过“借新还旧”勉强维持的资金链一下子断了,环保企业此前虚假繁荣的泡沫也一下子被戳破了。环保企业资金链危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2018年5月的“东方园林发债事件”。2018年5月21日,东方园林发布公告称,公司原计划发行的10亿元公司债券,实际上只发行了0.5亿元,被市场称为“史上最凉发债”。因为在发债之前,企业一般都会和券商沟通,如果了解到预期不好一般就不发了。但这一次,东方园林“明知”预期不好还要发,就被市场解读为“没有这0.5个亿就过不下去了”,然后信号迅速被放大。东方园林的发债风波,不仅让他们自己信用评级降级,股价暴跌,而且还波及到其他很多环保企业。因为东方园林是环保行业的龙头,市场的解读就是:连东方园林都不好了,那么整个环保行业就都不好了。随后,民营环保企业大面积暴雷,盛运环保、神雾环保等纷纷出事,多家环保企业卖身国资,整个环保产业掀起了一轮“混改潮”。▼2018年9月,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上,何巧女向央行行长易纲喊话,“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于血泊之中,一个一个地救。”而何巧女,也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向北京市朝阳区国资委旗下企业转让10%的股权,并向朝阳区国资委让出了东方园林的实控权。2019年10月,何巧女卸任东方园林董事长一职,同时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曾经风光无限的“PPP女皇”,最终黯然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


环保民企还能“东山再起”吗?

何巧女的遭遇,留给环保行业一个什么启示?第一,不要头脑发热。东方园林的滑落,首先肯定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听一位行业资深专家说过,2015年东方园林刚刚进入环保行业的时候,何巧女还曾经来拜访过他,手里拿着一个小本本,一边聊,一边记,态度很认真,像个小学生。但是后来,东方园林做大了,他们又在行业会议上碰面,何巧女对这位专家的态度就没有这么恭敬了,甚至是有点“爱答不理”。当年东方园林风光时,何巧女还曾经承诺捐赠个人持有的7630万股东方园林股票(价值29.23亿元),此举也让她一下子从“女首富”变成了“女首善”。不过,后来东方园林衰落,何巧女当年承诺的捐赠似乎也就没有兑现。有媒体报道,巧女基金会2012年至2017年的总捐赠额实际只有4亿人民币左右。事实上,上一轮民营环保企业遭遇“混改潮”,头脑发热是不少企业陷入困境的共同原因。就像博天环境说的那样,2017年他们内部开会,关起门来大家都觉得PPP有风险,要注意防控。但开完会后出了门,还是该怎么干就怎么干,最终酿成了危机。环保产业还是太小了,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导致大家的风险防控意识也都不强。这一次花钱买教训,希望以后大家都能冷静一些吧。第二,环保行业“民企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就算没有头脑发热,能够在PPP火热的时候按捺住投资的冲动,就一定能独善其身吗?不一定。且不见,今年年初,“不差钱”的中持股份一样也投靠了“三峡系”,引入长江环保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相关阅读:引入长江环保集团!“不差钱”的中持为啥也要混改?)。为什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参与到“长江大保护”中去。与之相同理由的,还有去年底投靠中节能的国祯。从大的方面看,过去,国家对环保事业不重视,环保产业利润率低,其他行业比较赚钱,所以大的国企央企对环保产业看不上,也就给民营企业留下了生存空间,使得过去十几年,环保产业的民企比较活跃,成为市场主体。但最近这些年,随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环保已经成了“政治任务”,国企央企也要承担起责任来。同时,随着其他行业逐渐没那么景气,环保虽然利润低、周期长,但胜在现金流稳定,慢慢的也变成了一门好生意。总之,环保产业的格局已经逐渐发生变化,由过去的民资为主,逐步过渡到了国资为主,回归了公用事业的属性,国企、央企慢慢掌握了产业链的顶端。在这个时代,民企已经不再是环保产业的主角,他们能做的,就是深耕技术,拥有一两门“独门绝技”,然后与国资展开合作,提供解决方案。曾经听一位遭遇困境的环保民企的工作人员说过,在他看来,即使公司这次能够“起死回生”,从困境中挣扎出来,恐怕也很难再回到往日巅峰的状态了。环保产业“民企主导”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第三,国资不是“万能良药”。环保民企遭遇困境,卖身国资,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吗?也不一定。东方园林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2019年卖给朝阳国资委,到现在已经将近2年,但仍然没有走出泥潭。2018年到2020年,东方园林的业绩持续走跌。2018年营收还为132.93亿元,2019年跌到81.33亿元,2020年则为87.26亿元,总体持平,略有增长。不过,2020年,东方园林的净利润则是首次出现了亏损,亏损额约为4.92亿元,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也从2018年的0.51亿元下跌至-13.27亿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净亏损达6.7亿元至5.3亿元。国资入股的优势,就是能够缓解现金流紧张,调整公司管理架构,可能还会带来一些新的业务。但国资的进入,也会有一些负面效应,比如企业文化冲突,人员融合风险,管理的死板僵化,以及公司发展方向方面的理念差异等。这方面,《环保圈》此前推出过“混改之后”的系列报道,观察过几家企业混改后的效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总之,混改也并不是“万能良药”,国资入股的效果,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至于民营环保企业未来能否在环保产业“东山再起”,再次成为产业的主角?现在恐怕也难以下定论,一切仍然有待于时间给出答案。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保圈" 的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圈,任何单位及个人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家号等公开传播平台上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需经本平台授权,并注明"来源:环保圈"。违反上述声明者,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如需申请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021-235211713、欢迎更多思想者加入环保圈特约撰稿人队伍,申请请添加微信:maweihui002

往期推荐

沉痛悼念我国“水业泰斗”“环境工程奠基人”许保玖先生!

2万亿新蓝海!环保企业为何扎堆布局“锂生意”?

盘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污水案例,哪些问题容易被通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