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连丨逆行的时光列车。

2017-04-21 那一座城

“走,司机!”

站在中门的乘务员刘岐芳

对着前门的女司机大喊一声,

201路有轨电车

伴着“咣当咣当”的声音

缓缓地上路了。

这是1978年12月末,

凌晨3时50分的大连街头。

待车上陆续有了乘客,

刘岐芳和后门的乘务员

按照“前呼后应”的方式来喊站。

刘岐芳喊:

“下一站,东关街。”

后门的乘务员随后跟着喊:

“下一站,东关街。”

在喊的过程中,

刘岐芳会刻意地提高嗓门,

既要让前门的司机听到,

也要让后门的乘务员听到,

这样,

全车的乘客便都能听清站名了。

 

在那个年代,

有轨电车还没有麦克风,

更没有自动报站装置,

刘岐芳就用喉咙

一站一站的喊下去。

如今大连的街头,

201路有轨电车仍然在运行,

而“前呼后应”的报站情景早已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自动报站系统。

201路“东关街-市场街-北京街”

这条1公里长的路段,

是大连现存最古老的线路,

也是大连这座城在光阴流转中

最凝固的记忆。

1899年,大连开埠建市,

日本殖民当局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开始大规模地实施

城市“电气铁道”筹建计划。

1909年9月,

第一辆有轨电车缓缓驶过大连街头,

东北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诞生,

有轨电车线路先后开通了5条,

从此,

有轨电车就成了大连人

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大连人把这个新奇的庞然大物

称作“大木笼子”。

因为那个时候车身全为木质结构,

跑起来还咯吱作响。

日本殖民时期的大连,

就连坐电车都存在种族歧视。

据说白牌车干净舒适,

乘客多为日本人。

生活在底层的中国劳工

只能乘坐挂红牌的“破车”。

1945年日本战败,

大连的有轨电车遭到瘫痪性的摧毁,

只剩下3条运营线路、

38辆能够勉强上路
和大量无法正常运行的破旧日产老电车。

那时的大连人民

早已习惯了每天被电车

“咣当咣当”的声音所包围,

残暴的破坏燃起了

他们的重建之情。

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

电车工厂的职工决心自造新车,

通过修电机、打菜刀等方法来筹备资金,

没有图纸,

他们就根据老电车测绘制图;

缺少配件,

他们用双手一点点地凿型来制作配件;

有的配件从未加工过,

也不知进原材料的配方。

电车工厂的工人们便不断地查资料、搞实验

来分析材料的成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1951年国庆节,

大连人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

流线型1000型有轨电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

大连有轨电车发展的巅峰时期,

有轨电车承担着市内公交的主要任务。

当时,

陈培凤主持设计了

将两节车厢完美地结合的“六轴车”,

长22米,最多能上350人。

老百姓叫它“一扫光”,

“这个车一来了,全都上去了。”

“一扫光”还登上了

英国《现代电车》杂志的封面,

吸引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电车专家前来学习。

曾经称霸街头的有轨电车

在70年代受到了挑战,

城市交通压力变大,

有轨电车却因为

速度太慢、占道太多、噪音太大等劣势,

被很多城市所淘汰,

大连也相继拆除了部分线路,

却保留了3条最重要的线路,

这3条线路首尾相连,

从东到西贯穿了整个市中心。

这种保留,

被人称赞为


如今,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大连,

依然能看到古色古香的有轨电车

在车水马龙的街头缓缓驶来,

票价十分亲民,

只需一元。

201路有轨电车改造后

仍沿用老电车的底盘和车窗、车门。

电车里纯木质的内饰,

车外是大连最古老的街区东关街,

很多人把这种体验称之为

“逆行的时光列车”。


作为大连的一张城市名片,

有轨电车更像是一部行走的大连史,

承载着这座城百年流动的风景。

在如今这个崇尚高效的社会,

有轨电车相比于地铁和快速公交,

无疑是低效的,

但它所之于大连人民的意义,

早已超出了普通的交通工具。

它更像是一条纽带,

一头承载记忆,

一头照见未来。


▲ 图片源自网络公开资料



点击阅读,推荐文章


中国丨国内的山寨洋建筑为什么这么多?

香港丨如果书店都消失了,我们的精神该何处安放?

台湾丨一碗在炮火与台风中诞生的担仔面。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QQ:315917873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