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30年代"乡间夫人"的焦虑,事实上从未消失,也从未过时

2017-03-08 李泾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E. M. 德拉菲尔德的小说《乡间夫人日记》自1930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欢迎。书中描写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安详平静的英国乡镇生活,女主人公是一个中产之家的主妇,居住在英格兰一个小镇。她追求进步,希望在文化上充实自己,向大都市生活方式和上层社会靠拢,但往往力有不逮,事多尴尬。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坦承自己的不足之处,但还是一如既往地自行其是。她的自我反思并不是死板苛刻的自责,而是善意地邀请读者与她一起欢乐地审视她以及她邻居们生活中的诸多的稀奇古怪之处。


书中表现的许多主题与当今中国的一些人的生活状况也多有映照——乡间夫人对于自己生存意义有过的焦虑,事实上从未消失,也从未过时。


文 | 李泾


严格地说,中国人现在对英国人的称呼是错的。英文里有“ English”和“ British”的区别,而我们混而称之,就说“英国人”。对此,身为“ British”而不是“ English”的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北爱尔兰人很有理由提出抗议。要想准确,我们应当把上面那些人集合起来称作“不列颠人”。当然“不列颠人”这字眼儿有点儿怪,听上去好像是说一帮疯子。


不管被叫作什么,现如今英国人在中国的声誉挺好。据说看电视剧的人有个鄙视链,看国产剧的不如看日韩剧的,看日韩剧的不如看美剧的,看美剧的不如看英剧的。崇洋媚外,此为一例,而英国文化是崇与媚的顶端。


英国文化怎么就尊贵起来了?考究起来,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英国有阶级。


阶级哪里都有,但英国有固化了的阶级,也就是贵族制度,这就吸引了不少讲求“贵族气质”的国人。在美国这样的国家,阶级是用财富来定义的,你有钱,你基本上就是上等社会的一员了。美国是由开荒者创立的,后来入伙的也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纽约港湾里自由女神像下面的铭文就说:“交给我,你的那些困苦疲惫的大众,那些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的百姓……”一大堆穷人本来谁也不比谁强多少,其中有人挣了钱、发了财,就成了上等人。与此相较,英国的情形就复杂一些,因为那里的阶级,除了钱财之外,还包括家世、品位等等因素,简单来说就是贵族传统。


英国的贵族大概起源于公元 500年左右,那时盎格鲁 -撒克逊人(真正“英国人”的祖先)征服了不列颠岛屿的一部分。又过了五百年,另一拨人从大陆来到不列颠,领头的是诺曼底公爵。此前此后出现的贵族中,既有坐地的大户,也有在征伐中崭露头角的骑士,比如“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祖先,约翰·丘吉尔,就是因为军功而被封为马尔伯勒公爵,世袭罔替。丘吉尔首相本人是个平民,因为他的父亲是家里的次子,公爵头衔被他哥哥也就是丘吉尔首相的伯父继承去了。从广义上来说,类似丘吉尔这样的家族构成了英国的贵族阶级,是英国上层社会的核心。


贵族制度有诸多弊端,但它也有一些正面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重视和推崇传统,有助于避免因为暴发户的突然兴衰而造成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动荡多变。你看,英文里的“阶级”一词, “class”,有两个主要的意思,一个是指人的财富和政治地位,另一个则是指人的品位和情操。比如什么人说“ She has class”,这里的“ class”就是用的第二个含义,是说这位女士比较雅致,有格调。


在西方主要国家里,美国自其创始之日就没有正式的贵族阶级,法国、德国和俄国的贵族阶级都在近现代的政治革命中烟消云散了,只有英国,在一系列的改革之后保留了它的贵族制度。因为如此,英国社会在更大程度上保留了对于上层阶级的某种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仅是对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承认,也是对于传统和品位的珍惜。这其中的前提,当然是那些所谓上等人物的行为符合社会和历史赋予他们的角色,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和领导力,有公众事务方面的担当。


作家乔治·奥威尔年轻的时候在英国的殖民地缅甸当过帝国警察,他后来根据自己的这段经历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叫作《枪击大象》。村子里的一头大象发疯了,毁坏了村民的田地,还踩死一个人。年轻的警察是当地方圆多少里范围内唯一的英国殖民官,他被叫去处理这个危机。警察带上步枪,追踪大象来到现场,他在前面走着,身后跟了一大群当地土著,都要看看这英国佬将如何作为。年轻的警察心里十分恐慌,他从来不曾经历过这种场面,而且他也实在不想杀死那头大象。但是,他身后那一两千土著炽热的目光让这年轻的英国人意识到,如果他在这时表现出任何软弱无能或犹疑不决,大英帝国在当地的权威形象就会轰然坍塌。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必须表现出充分的镇定,采取果敢的行动,承担起肩头的责任。年轻的警察据枪、发射,打死了大象,然后心惊胆战着以沉毅坚强的形象离开了现场。



奥威尔写作《枪击大象》的本意是描述大英帝国的外强中干,但他的这个作品也很形象地表现了英国文化的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对于责任感和领导力的强调。试想,历史上小小的英格兰能够吞并不列颠,然后又将其势力推展到世界各地,建立起一个全球性的日不落大帝国,它的文化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英国殖民印度期间,区区二十万英国人统治了大约两亿土著)。大概是出于这种原因,传统上英国民众对于一个具有支配能力的上层阶级还算是比较认账的。人们当然可以说,所谓上流社会常常就是摆架子,但是,如果上流社会能把这架子摆得好,摆得靠谱,对社会有示范作用,这也算是能耐。


上流社会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仰慕,特别是中产人士,他们时时刻刻都想着要强调自己高于普罗大众的档次,不愿意被误认为社会底层。中产阶级把自己区别于劳苦大众的办法之一,就是认同上流社会的价值观,模仿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有时是物质的,有时是文化的;有时来得比较勉强,有时又表现为一种可爱的上进心。


《乡间夫人日记》中的女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中产人士。她居住在乡间,具体地说是英格兰的西南一隅,远离了繁华的首善之地伦敦。夫人的丈夫显然有份舒适体面的工作,她本人则是个家庭主妇,每天对付家里的各项杂务,比如管理佣人,计划开销,此外并无专门的职业和工作。乡间夫人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一员,而且是上进心颇强的一员。她对于上流社会的行为方式极为关心,努力以此为标准改造自己。她时常研究时尚,希望自己在衣饰装扮方面能够跟得上潮流。她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到法国海滨度假,虽然那种生活方式有点儿超出了她家的经济能力。在所有这些方面,我们的女主人公有个对头,也就是鲍克斯夫人。鲍克斯夫人财力雄厚,地位优越,算是上流社会的一分子,而她偏偏有盛气凌人的个性,在生活中给了实力稍逊的日记女主一些大大小小的难堪,这就让我们的乡间夫人愤懑和激动。



乡间夫人虽然不满于鲍克斯夫人的“压迫”,但她自己其实也有很强的等级观念。比如,作为家里的女主人,她难免与帮佣打交道,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她常常不能降服那些桀骜不驯的佣人,她为此深感懊恼。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乡间夫人也意识到阶级不仅仅是财富地位,还应该是知识、品格和公益心。因为如此,夫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孜孜不倦地试图提升自己的修养。她认为自己应该多读好书,虽然她读起来常常不知所云。她认为自己应该浸润在艺术氛围之中,但深奥神秘的现代艺术总是让她困惑不堪,而她又抵死不愿在高雅的朋友面前承认这一点。她自诩为当地小镇上的一个头面人物,所以要努力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致力于社区公益。她是当地妇女协会的活跃人物,积极谋划团体的活动。她还被邀请到外地的妇女协会做演讲,即使她还没有富贵到拥有自己的车子,只能被人接来送去。镇子上要建立一个会堂,夫人努力为此筹款募捐,慷慨出借自己的花园作为义卖会场地。镇子上的布伦金索普母女势单力薄,相依为命,我们的女主人公自认有义务扶助弱者,虽然她有时又把这种责任看作额外的负担,常常因此心生怨言。乡间夫人的所有这些作为,一方面是因为她总的来说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把自己视为镇子里的上流人物,尽管她的对头鲍克斯夫人经常质疑这一点。不论她的动机是什么,乡间夫人所表现出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英国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责任感和上进心,英国乡下那种安静而又井然有序的生活才成为可能。



曾几何时,中国也有贵族,而且是品质不错的贵族——这里不是说那些皇亲国戚,而是指传统上的士大夫阶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士大夫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他们集学者与官员两个职能于一身,既有文化品格,也有实际能力,还必须有公益心,也就是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样一个精英阶层在传统中国起到了事实上的贵族作用。在另一方面,士大夫出身于科举考试,身份通常并不传给后代,他们作为一个阶层,总有新生力量加入进来,形成一个动态而又固定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士大夫传统还优于一般的贵族制度,因为它既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精英团体,又保持了这个团体一定程度上的开放性。以旧时代的标准而言,中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差。


时光流转,到了公元 19世纪,世界局势大变,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学识和功能落伍了、不合时宜了。在经历了西方列强的连续打击和蹂躏之后,中国人在痛苦中废除了科举制度,士大夫阶层随之消失,而中国也就进入了大众革命的时代。就当时情形而言,大众的革命不可避免,有其正当性。但穷人的革命把中国旧有的精英文化荡涤一空,这也是事实。在革命成功后的毛泽东时代,中国的现代化有了些起色,而当时的各项改造则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平均的社会,百姓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重新分层,这是个新现象,历史很短,所以在这过程中形成的所谓上层社会大致是以金钱铺垫起来的,还说不上什么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这也很自然,在改革时代挣了钱的人,很多是由底层打拼而来的第一代,并没有很多时间去讲求风花雪月或类似的事情。这样,我们如果把当今中国的上层社会称为一个 class,使用的更多的是这字眼儿的第一个意义,亦即财富地位,而这字眼儿的第二个指谓,品格、品位和传承,大概也还只是在形成之中。因为如此,如今中国的许多成功人士对于自己的地位和形象还是没有很大把握,常常需要到境外寻求认可。



中国的新富阶层钱那么多,还需要向西方世界寻求认同,缺乏自身的道德号召力,那么中国的芸芸众生,尤其是不上不下的中产阶级,面临如何定位、何以师从的难题,也就毫不奇怪。这个状态的结果,就是大家确认自己存在的方式大多是物质的,包括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孩子上什么学校,自己用的包包是不是香奈儿、爱马仕或者路易·威登。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你看《日记》中的女主人公就都经历过。她花了许多钱,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却发现这类学校越来越多,自己并没有走在别人的前头。她与多年未见的同学重新聚首,仔细记下那同学“居住在一个独室公寓,养了两只猫,自己在气炉上做饭”。她到一个富贵人家做客,便钦佩那里阳台上的椅子“个个四平八稳,绝不吱呀作响乱摇晃”。只能说,但凡有阶级的存在,这样的攀比之心也就在所难免。


不过,如上面所提到,阶级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品格品位,如果阶级的存在确实不可避免,那大家也许可以更多地想想作为品格品位的“阶级”。《日记》女主人公家的花园虽然没有别人的大,但她热心出借,为公益举办义卖会,这就很好。不管她的行为是否出于沽名钓誉的目的,是否是装样子,她能够这样做,有益于社会,就算是有品格。应该说,当今中国人生活在一个需要装、正在装,但装得还不是很像的时代。需要装,是因为有社会阶层的存在,大家努力装,向上靠,希望自己被认作是高档次的人物。但是装亦有道,可以是物质的装,也可以是文化的装,物质的装就是以钱财和商品刷存在感,而文化的装就是要表现出较高的品格品位。人类原是动物,本性就是多吃多占多享乐,如果有人愿意装一装,控制或者掩盖一下自己的动物本能,那就算是高尚了。所谓文明,其要义也不过如此。至于如何装得像,那也算是门学问,如果觉得力有不逮,则不妨参考一下这本短小的《乡间夫人日记》,其中有些伎俩,有些失败的尴尬,也有不少乐子。



说到乐子,英国人的幽默感也受到了他们阶级传统的影响。因为阶级意识相对较强,英国人总的来说比较内敛。作为上等人,在仆人劳工面前总是要有点儿架子,站有站样,坐有坐相,谈吐要得当,不能随便嘻哈二六五。作为平头百姓,得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能僭越,不可以没有分寸乱搭嘎。另一方面,人也不能永远总是板着脸,你再神气,也还是需要放松和消遣,在人看不到的时候有点儿情感的宣泄。既需要严肃,还需要放松,这样两个文化因素互相作用,结果就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英国式幽默,其中文化底蕴更多一些,需要人静心品味。早年的林语堂先生把 “humor”(或者如英国人所写,“humour”)翻译成“幽默”,既幽且默,也是强调在貌似寻常的事务中看到乐子。


与此不大相同,英国人幽默的要素之一是反讽。美国人的夸张是顺着事情往大里说,而英国人则是逆向而行,事情越不是那样,他越要把它说成那样,而且往往说得很认真,挺冷静,许多铺垫。这样就创造出一个效果,可以叫作非常真实的不靠谱,也就是说,细枝末节越确切,与事情本质的反差越巨大,而这种反差就是英国式乐子的重要来源之一。就《乡间夫人日记》本身而言,我们的女主人公本质上是个中产的家庭主妇,但她自认为是有档次、有文化的上流人物,行为常常表现出这样的思维和定位。比如,我们的夫人会与小镇上的同伴不着边际地讨论,是不是可以邀请萧伯纳这样的文豪为她们小小的《教区杂志》撰写文章,也会与教区牧师夫人讨论喜马拉雅山地区的教育状况。夫人爱子心切,尽心为儿子收集“奇异鸟喙”之类的香烟盒卡片,为此,她在火车上向陌生男性旅客讨要用过了的香烟盒。这事本身很小,没有什么,但须知我们的女主人公平常总是想以上流夫人的形象示人,所以她在火车上的行为就显得比较乖张。而且,大概是出于英国人不随便与陌生人攀谈的习惯,我们的女主人公也不向对方解释自己讨要烟盒的原因,结果那先生就认为这女人是找借口跟自己搭讪,这对于我们非常在意身份和形象的夫人当然是大不敬。有上档次的愿望和决心,但往往做不来很高档次的事情,我们的乡间夫人常常因此陷入尴尬和挣扎,她的故事也就为我们这些读者提供了开心一笑的机会。当然,笑罢之后,我们大概也能在乡间夫人的身上隐约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李泾

2016年2月,匹兹堡,杜肯大学


*文章节选自《乡间夫人日记》(三联书店 2017年1月刊行)“译后缀语”。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


《乡间夫人日记》

[英] E.M 德拉菲尔德 著 李泾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1月

ISBN 9787108056801 定价:32.00元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购买)



《女人的起源》(新知文库68)

[英]伊莲·摩根 著 刘筠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11

ISBN:9787108056894 定价:32.00




「近期专题」


三联书讯 | 2017年1-2月


▲ 点击图片阅读


读吧,如果还来得及。——安伯托·艾柯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和友人交流,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

▼想读《乡间夫人日记》,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