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睡城”才是好地方啊

孙不熟 城市战争 2018-09-21

文|孙不熟


我在上篇文章《郊区买房指南》表示了一下对“睡城”的推崇,很多读者表示“毁三观“,希望再详细谈一谈这个话题,今天也没什么选题,那就继续聊聊这个。


几乎每个超级城市,都有一两个蔚为壮观的“睡城”,比如北京的天通苑与回龙观,上海旁边的花桥,广州的番禺北,深圳的龙华。顾名思义,所谓睡城,就是除了睡觉在这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发生在市中心。


在规划师看来,“睡城”一种极为糟糕的存在。第一,它带来了严重的职住分离与钟摆交通现象;第二,它粗暴地破坏了城市的肌理,那些超级楼盘动辄圈地几平方公里,然后围蔽起来自成一体,成为一个个“肠梗阻”;第三,它功能单一,与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规划理论背道而驰。


规划师说的都是对的,但问题是规划师只考虑应然的东西,而不考虑实然的东西,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好是好,但你告诉大家怎么做?过去十多年,像北上广深这种城市,每年都有四五十万外地人涌入,高峰期时,每年一百万人不在话下,这突然闯入城市的海量人口,请问他们往哪里住?


即便人人有实力住到市中心,市中心也没那么多房子啊,建新城又是一个成本极高、效率极低的事情,没有个10到20年以及数千亿资金的沉淀,根本搞不出什么名堂的,珠江新城的资质够优秀吧,那也是十多年的苦心经营,才有今天这点成就。


但是“睡城”不同啊,卖一块地马上盖房,快速卖出,拎包入住,政府不需要漫长的招商引资,不需要繁琐地盖学校、建医院、修马路、铺水管……几十万人的大型社区几乎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了,而且整个过程,政府不用花钱也不用操心,开发商很会办事,在盖房子的同时,顺带把市政道路、学校、医院、水管也给包办了。


进一步说,睡城在本质上是一种”开发商办社会“的现象。举一个例子,广州番禺的一些超级大盘,其自配的公交系统,可实现广州城区、白云机场、深圳、香港、澳门等多个城市的单线连接,线路之齐全、发车频率之高、乘坐体验之好,比广州市客运站还强大。


写到这里,我的《郊区买房指南》应该还要补充一条:郊区买房基本靠开发商建配套,一定要买大盘,只有大盘才有大配套,小楼盘连楼巴都撑不起来,更别提办学校、建医院了。


所以,“睡城”其实是一种效率极高、成本极低的城市运营模式,它做到了政府做不到的事情,无法想象没有睡城的北上广深会是怎样的景象?要么做不到这么大城市规模,要么会像国外很多大城市那样到处都是乱拆乱建的贫民窟,各位如果去巴西的大城市看看,就明白了。


而对睡城的居民来说,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回报率,其实都不错,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糟糕。原因不复杂,睡城一般靠近主城区,在功能上可以视为中心城区的一块飞地,其发展往往受市场的驱动,不受政策周期的干扰,表现出很好的自发性与连续性。再加上居住人群一般是中心区的上班族,素质较高,容易形成圈层与口碑效应,买这种地方的房子,不愁卖。


当然,本文的意思不是说“睡城”就完美无缺了,“睡城”自始至终都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有社区而无城市”,配套设施过度依赖开发商,没有机会就近享受高层次的城市资源,比如一流的公办学校,高质量的就业机会,灯红酒绿的丰富生活,肯定不会出现在睡城。在城市资源的分配上,睡城居民仍然是村民,而不是市民


根本原因是什么?政府还是不重视啊,你想啊,政府的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们的第一任务是搞发展,招商引资才是工作重心,而睡城有什么?几十上百万人只是在那里睡觉,不就业,不纳税,不消费,不为当地创造任何经济价值,还要花钱为你们提供公共服务,吃力却不讨好。从城市运营角度看,这就是负资产啊。


所以,几乎所有睡城的流动性都极强,小年轻一旦挣到钱,马上就置换到中心区,过真正的城里人生活。在传统的城市经营逻辑里,睡城的这个问题几乎无解。但好消息是房地产税要开征了,这个税一旦开征,“睡城”会摇身一变,成为和CBD一样万众瞩目的“税城”,政府当然就有动力来服务你们这些金主了,什么配套都好商量。这个话题涉及到“物业税如何改变城市运营逻辑”这个更深层次的话题,改日再聊。


编者注:本文作者孙不熟,是公众号“城市战争”创始人、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房地产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延伸阅读:

千万不要低估房地产税

中心区买房指南

郊区买房指南

孙不熟:地段为什么不保值?

湾区人民要不要都住到珠江口去?

老城区的老房子,还要不要买?

买房之前要看懂“城市半径”


欢迎加入孙不熟的付费社群,一对一,陪聊。

扫描以上二维码加入孙不熟的社群,读懂城市、学会买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