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点庆阳 | 红色东华池(吴东正)

2017-12-15 吴东正 赵丹 陇东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519r1gxa1&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朗诵/制作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赵丹


红色东华池

吴东正                  

我说的东华池,不单单是指林镇乡所辖的那个东华池行政村,而是华池县以东涵盖城壕乡、山庄乡、林镇乡及南梁镇的子午岭森林覆盖区,准确点儿说,是华池东。



最近一次到来东华池正是初冬时节。凌晨的太阳犹如巨大的火红圆盘,从东方山峦徐徐飘起,将笼罩在繁茂林木下的东华池地貌映出一片浓烈的暖色调。尽管刚刚逝去秋日的五彩缤纷,但暖阳的红光普照足以表现这块土地的蓬勃朝气、厚重与不凡。


站在大凤川林场的山顶凝望,除了莽莽苍苍紫黛色泽的万千树木,伴着太阳升起的还有山麓瓦房与石窑农舍里的袅袅白烟。一团团红色的牛群与白色的羊群一大早就被主人放牧于刚刚收获完的玉米地里,与从林区蹦出来的野兔们十分亲热的打成一片,而林丛深处正在忐忑试探的野猪和狍鹿,也正分别颇为献媚地向着它们慢慢靠拢。


南北走向的子午岭主脉在城壕乡东部向西延伸出的支脉,就如同一条巨大的臂膀,把东华池广阔的地界拥抱入怀,并以随之产生的湿润气候滋养着万木葱茏。林区厚积的落叶软松松的,仿佛原始纤维织就的睡毯,那些依然坚强孤立不愿与纵横交织的虬二声枝分离的红叶更彰显出生命在最后时刻的弥足珍贵,也把一幅遒劲苍凉的画面定格成这个季节最后的诗意印象。



近几年里,我几乎不下数十次地光临过东华池,每次都为偶遇不同季节里的特别景致所迷醉着,山庄农庄和牛羊成群,密林掩映和田园丰饶,夹带着东华池人的憨厚朴实与诚恳热情,常常成为我流连忘返的根本原由。


东华池属于子午岭的边缘地带,如果以沿线的县乡公路为界,一边是浓密的林区,一边则是居地人家。处于依山傍水而又风光无限的空间环境,这在外人眼里,是极其艳羡和向往的。但是却很少有人把林区的繁荣与那些守护在林场的工人对接起来。对于林区的工人们来说,除了可以享受这种大自然的美丽仙境,更加的是多了一份责任。



把一生都奉献于青山绿水的大凤川林场旧城子森林资源管护站的赵淑会、赵庆丰、曹花琴、王霞四个女护林员,在2009年共同担起21000多亩林区的看护重任,每天扛着䦆头铁锨来回要步行60多公里的山路,而明年,年满50岁的赵淑会、赵庆丰、曹花琴就要退休了,面对同事的即将离去,王霞不无伤感却又充满坚定地说:“我会替你们守护好这片林子,你们有时间了回来看看你们干了大半辈子的林区,然后再回来看看我。”


其实,在庆阳文明的历史篇章上,华池是镶嵌着璀璨光环的一页经典。时间记载的1920年6月4日,以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甫身份来到中国从事田野考察和考古工作的地质学家桑志华在华池五蛟乡吴家原村幸家沟发现了一块高4.5厘米的完整金字塔式的尖状石英岩石块,后来经考证竟成为中国出土最早的第一块旧石器,距今约1.8万年,这块史前时期人类留下的文化遗物,彻底打破了中国北方黄土层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的判断。两个月后,桑志华又在相据18公里的王嘴子乡银坪村的赵家岔洞洞沟发现两件人工打制的刮gua削xiao器。

哈佛大学考古学家张光直说:“中国化石人类与旧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可以说是自1920年法国桑志华神父在甘肃庆阳赵家岔黄土底砾层中发现旧石器肇(zhao)始的。”而西汉元帝刘奭(shi)时代被后世传颂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也是沿着秦直道遗留的路线,留下了最后一次梳妆打扮的“打扮梁”纪念地。


茂盛的子午岭林区同样为革命站争提供了储存实力的保障。1934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荔园堡古城创建了西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被定义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和党中央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也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大部分部队都驻扎在这一带子午岭林区。


与延安遥遥相望的东华池,如今处处都是革命的遗迹,大凤川军民大生产纪念馆、抗大七分校旧址等等,这里曾为共产党人储存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被誉为“永远的红区”。



在远古文明的映衬下,在现代解放事业的激励下,东华池也像它所在的子午岭一样,郁郁葱葱茁壮发展。今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党员和爱国人士,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不远千里万里,翻越子午岭林区,前来东华池缅怀和追忆革命先烈们在峥嵘岁月的英勇事迹。也于是,东华池随着南梁这个响亮的名字,逐渐更加火热起来。


尽管严寒逼近,但从南梁川道里流出的溪水却一路欢快地穿过林镇,路过豹子川林场,直入合水的太白镇,一路奔向山庄乡,汇入华池县城。顺着溪水蜿蜒行进的,是无数的鸟群,它们自由炫舞的姿态,让半边天空都热闹起来。特别是晴空万里的夕阳西下,红日低垂,伴着林区工人们从山上回归的脚步与歌唱,东华池更是陷入一片火红的温暖和艳丽。而到了夜晚,万籁俱寂下的硕大月亮就会悄悄地攀上半空,为东华池又一个黎明的到来绽放光明的前奏。


(图片来源于陇东报全媒体资料库)



陇报君推荐


光荣在党五十年,感念党恩一辈子!七旬党员包秀梅用心品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为救患癌母亲,西峰女孩四处举债,如今后续治疗费依然无着落

渐行渐远的窑洞,用什么拯救这些属于庆阳人的“乡愁样本”

教育再发力!从今年起至2020年,甘肃省每年将招聘4000名幼儿教师


本期责任编辑 禄永峰 编辑 陈飞 实习生 焦小雪


陇东报融合发展部

新闻热线:0934-666001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