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团体咨询师看互联网式焦虑

罗彬彬 团体心理咨询师俱乐部 2022-10-20

本文试图借用团体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不同维度视角,来思考如何使用团体工作层面来回应当下网络带来的社会部分结构的失序及其对个体影响。


作者:罗彬彬



真实的概念与求真之旅


胡塞尔的现象学指出的我们所认识到的部分都只是我们意识的认识过程所得而已。而格式塔心理学也同样认为我们所见识到的事物和个体并非各种单一属性的组合,而有其自身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图底关系的经典图片。


无论你看到的是壶,还是两个人,都是只是这个事物的局部而已。当你选择了壶,就可能看不到人,就看不到“真实性”。但是,当我们认识到同时有两样事物存在的时候,这个图不再是单一两样属性合一的事物存在了,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它创造了一种模糊感和可能性。


过于追求于“真实”,则会丧失在这种模糊感之中,因为这个真实没有边界,没有参考。这就进入了一种选择的焦虑,究竟什么是真实的?


倘若要定义这个无限的真实,我们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工作。我们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包容另外一个部分——即聚焦在此时此地的工作(团体的框架/设置)。同时允许其他部分发生。


而那些没有被选择的,会成为某种丧失——未被选择的遗憾。往往这种丧失尚未被表达,就被我们所压抑了。每个人都曾经为没有机会成为的自己哀悼。


而在人际互动团体工作中多个成员的参与,以及不同层面的工作,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此时此地的反馈,以及历程化,尽可能地呈现了其“真实性”。


只有当我们观察过、检验过我们自己的选择究竟有何不同的时候,真正接纳自己所选择的生活,并为其负责,建立适应性的防御。人就获得自由。个体就不再挣扎了。


团体带领者在团体中进行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帮助来访者们意识到那个未被自己意识到的部分,来帮助其“求真”。帮助体验,并鼓励实践。


这个过程的工作,包含着几个层面:



  1. 个体层面的 个体对于自我的认知和理解。

  2. 人际层面的 ——个体与他人互动,个体与带领者,组员与组员之间的。

  3. 团体层面的——理解个体的行为不仅仅是自身行为的呈现,同时也是团体动力的呈现。并将其代入到团体中进行讨论。

  4. 更大背景的“集体概念”——大的集体以及时代。


互联网时代包容性容器的消失与重建


我们似乎不得不承认,网络传媒,全球化市场经济等等让这个世界某些结构在发生改变,有些东西似乎在腐朽。同时,互联的时代,仿佛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是自由的,你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特的自己,甚至有可能你可以幻想自己成为马云。


但另外一个层面,我们仿佛又被这个时代的一些外在标准裹胁着。房子,车子,高薪工作,男权女权……


2017年的朋友圈,被这样的事件刷爆:


江歌事件、红黄蓝事件、北京拆迁、油腻的中年男人、知识付费背后的焦虑,佛系青年,丧文化。这些消息背后,包括有很多人可能不得不面对一些真相的失落:“看起来的一些自由,似乎只是某种假象。”



原有结构的失序带来个体与其他层面之间更大的张力。个体似乎比以前面对着更多的“肉搏战”。在某些部分这种结构的失序,促进了团体以及个体的退行。


团体中的退行(下)| 文献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时代也提供了一些其他原来社会结构无法实现的形式。它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无尽延伸的感觉,也更容易建立浅层次的联结。各种媒体的形式也提供了更多观察者角度,帮助个体发展观察性的自我。


比如,在电影院这样一个黑暗的空间,想象的空间里,可以有机会让自己的那份挣扎和坚持的冲突被看见。


再比如《吐槽大会》的总策划人,89年生的李诞在《十三邀》这一访谈中,说到他几乎每天都会在微博,微信收到类似这样的消息,最严重的包括有:“我有抑郁症,本来今天感觉很不好,想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但是看了你的节目,我好很多了,谢谢你。”


尽管如此,我们也需要再次强调:对于个体的工作,仅仅被触发,感到浅层次的链接是不够的。网络虽然创造了一种每个人都联系在一起的感觉,然而真实的人与人的沟通似乎变得更少了,人和人之间似乎变得孤独了。咨询工作仍旧需要广度与深度的结合需要整合来讨论。


参考文献:


最终,你还是要回到线下生活|研究回顾:社交网络是你孤独的一个原因

亚隆疗效因子在虚拟空间中的重新检验(下)| 文献



如何回应这种失序以及带来的退行?

建立安全的稳定的设置,提供足够好的容器。


在朋友圈各种强调西南联大的文章这一现象可以看出,人们仍旧想要去呼唤一个更稳定更包容的一个结构,来帮助我们去找到自身内在的“真实”。


我既可以全然地做自己成为那个独特的人,也可以享受那个包容抱持的环境。


当代哲学家陈嘉映在《十三邀》的节目中,这样说:


在过去,在一两万人你在某方面是一个尖子,已经很了不起。人的生活有个三四十个方面,就有三四十个卓越的人,就像是希腊。现在我们一打开电视就是最棒的明星,最棒的人,现在就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觉得这个和巨大成功的焦虑有关。


解决的办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你认准了一个事情干到底,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第二个是,是不是还是想办法建立那个小圈子。大家都有一个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艺。


在《U型理论》一书中,也谈到了对于失序的社会结构的回应:


正在崛起的是一种新形式的存在和力量,自发地形成于小型团体或社会网络。这是一种不同层级的联结,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与对方同在当下,感受正在形成的未来。当这些团体真正开始借由一个未来的可能性运作的时候,他们便向着不同于以往的社会领域进发。这些都能够通过思考、谈话和集体行动的不同质量体现出来。当这种变化发生时,人们就能够接触到创造力以及感知的深层次源头且超越过去的模式,感受到自己真实的力量、真我的力量。

 

一旦一个团体在这个场域运作成功,下一次的运作将变得更加容易,就好像形成了一条持久的纽带。虽然看不见,但是是成员之间共有的。当新成员加入团体时,该纽带已然能保持平稳连贯。


在团体中探索真实与自由:


尼采说:我们要追问真实下的虚伪,也要追寻虚伪下的真实。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虚伪下面的真实呢?


要么你不讨论,永远都不去探索这一真实。

要么就在受保护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探索,尽可能地接近真实。


先前提到的工作的4个层面,也构成了承载个体人格的容器。保证不同边界的设置稳定性,是促进更个体能够安全、自由成长的重要前提。


尤其是在理解团体层面,团体是社会的缩影,是人际行为的实验室。因此,因此维护团体的结构和设置本身极其重要,并且这一点需要基于团体的发展阶段、目标与整体团体动力的理解。


带领者需要同时经历的平行两个内在过程:


  1. 在概念上从团体的发展阶段出发。大到小地思考团体工作的策略,从外到内,目标从整体到局部。(历程化)

  2. 而在行动上,从个体出发。由带领者自身反移情,到与各个独立组员间进行联系,再到逐渐带领个体与整个团体形成统一与整体。(此时此地)


进而我们可以在1和2的交替过程中,再加入我们对于行为,情感,思维模式的认知。就获得了足够丰富的维度。如下图模型中所示,提供了带领者与组员可以活动的空间和可能性。


带领者接纳来访者的位置,并通过给予空间,运用空间的的元素来引导来访者在模型中的适应系统对应的位置试图做松动和调整,获得新的体验,进而获得自由——了解并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能力。(对应不同的流派和工作对象,位置有所不同。)


同时,促进从个体到背景的整合,把单一的应对模式(只认识到其一)——分裂这个一概念转化对于整体的理解之后做出选择的“分化”这一概念。


个体越远离中心,动力越大。


借由这一模型,我们可以理解不同工作层面下产生的分裂的情况:


比如:

1.背景层面:这个时代知识焦虑,对应的对于思维的控制的需求产生的分裂

2.团体层面:卡在分析,提供建议的团体进程

3.人际层面:标签化的人际互动模式:“理工男”与“文科女”

4.个体层面:组员在团体中出现的“超理智”行为的防御——讨论哲学等形而上的概念的现象。


可以从个体层面入手,也可以从团体的层面入手工作,跟随并给予空间引导来访者。帮助其体会到自由的感觉,或者掌控感,进而可以促进来访者全心全意地投入当下的历程获得完整的体验。


在欧文·亚龙的《叔本华的治疗》一书中,塑造了来访者Philip的形象。Philip的进组目标仅仅是因为想要学习Julia的团体带领技术。他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极大程度地帮助了自己,并且在团体中贡献了很多充满了“智慧”的语言,给小组带来了很多的反思。这是他所选择的独特的方式。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Philip在小组的前几次过程的参与状态,都仅仅是“头脑”的参与,每次都不曾真正与人有视线的接触。


我们可以看到,Philip呈现出“分裂”的智者的状态,根据以上模型,Philip可能更像是出现在图中的黄点。他尽管看起来参与团体的行为少,但却呈现了很强的团体的动力。


我们可以根据两个方面来思考工作:


  1. 如何在人际的层面,将Philip引向团体?

    他和他人的关系如何,别人对他是怎么看的?


  2. 如果在Philip个体的层面,探索他除了理智以外的其他的模式。(情感,行为)

    非语言动作,特别是关注在对于和团体发生互动时候的反应。


关于人际层面互动的补充,作家马尔克斯对于写作的意义的回答或许能够回应这个问题:


写作对于作家最大的回报,就是一个被写作训练的头脑,能够迎面认出另一个被写作训练的人。


一个有能力认识别人的人,一定也有能力认出部分的自己。


最后,关于真正的自由


这个话题或许代入经典的哲学三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或许会有些许的收获。


兰克认为:人们努力让自己获得独立、发展个性、确认自己的自主性、向前迈进、实现潜能。可是发展到一定时期,面对生命会让人感到恐惧,追求个性,是有代价的。他们必然伴随着可怕的、无保护的孤独感——为了缓解这种感觉人们反其道而行:“退行”、放弃个体化、在融合中寻求慰藉、消融自己、臣服于他人。而这种安慰并不稳定,因为这种悬着同样会引发恐惧——死亡恐惧:放弃、停滞、最终会导致毫无生机。人的一生就是在这恐惧的两极——生命恐惧与死亡恐惧之间来回往复。


自由在于理解自身上的这些动力,并且自主的选择和迎接自己的“命运”。个体理解,体验到的那个瞬间。个体就不再是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它就和整个存在相联系。


真正的自由在于一种生命的活力,

接纳那些超乎我们自己的对象,

在我们自己的认识之外的自己与他人,事物


而突然一瞬间,那些我们所接纳的

成为了我们活力的一部分。


我们就如此自由地存在在这个空间之中。

——Robin


参考文献:


  1. 亚隆,莫林;李敏;李鸣.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2. 欧文·亚隆. 存在心理治疗[M]. 台湾:商务印书馆,2015:P151

  3. 奥托·夏莫.U型理论: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M]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1.p4

  4. Weinberg, H. & Raufman, R. (2014) Yalom's Factors virtually examined. In H. Weinberg, The Paradox of Internet Groups: Alone in the Presence of Virtual Others. pp. 149-167. London: Karnac.

  5. Weinberg, H. (2006). Regression in the group revisited. Group, 37-53.

  6. 《十三邀》第十期:许知远对话陈嘉映完整版

  7. 最终,你还是要回到线下生活|研究说:社交网络是你孤独的一个原因 Know Yourself 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