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 | 两女孩求职被拐卖,找工作要注意8大陷阱别中招!

2018-04-10 防骗大数据

去年,大学生李文星通过招聘网站“BOSS直聘”求职,却疑似被骗入传销团伙,最终致死。这起案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起悲剧的第一个环节——互联网招聘平台的作用和责任,也被重新审视。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正文共:2183 字
阅读时间: 6 分钟


题图:资料配图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类似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近日,上海闵行区检察院就对多名通过互联网招聘网站拐卖妇女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名为招聘,实为拐卖

常州年轻女孩小菲(化名)和许多初入社会的青年一样,通过国内一家知名招聘网站寻找工作机会。2017年6月17日,她看到常州一家酒吧在招聘服务员,便通过网站向该职位递交简历。次日,自称招聘方的男子胡某加了她的微信,并约定面试时间和地点。


在酒吧,小菲见到自称面试官的胡某及另一名男子叶某。面试结束后,胡某称上海KTV服务员的工资更高,劝小菲先去上海工作一个月,一个月后再把她接回来继续在酒吧上班。小菲答应了,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踩进一个陷阱。


6月19日,胡某雇车将小菲送至上海一家宾馆,将其卖给开按摩店的谷某。人生地不熟的小菲被谷某强行带至其家中居住,并扣押了手机和身份证,还强迫其在按摩店卖淫,遭到小菲强烈反抗。


不久之后,小菲趁店里人少时偷偷逃走,一家饭店里的好心人收留了她,让她躲进包厢,并给她买了衣服和鞋子,将她送至公交车站。公交司机了解情况后,直接将她送到了就近的派出所。随后,警方又从谷某处解救了另一名女孩,该女孩也是通过该招聘网站寻找服务员工作时被骗的。


2017年12月14日,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谷某以涉嫌收买拐卖妇女罪提起公诉,谷某被闵行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5000元。(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2018年3月15日,闵行区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胡某以涉嫌拐卖妇女罪提起公诉,胡某被闵行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


2018年3月27日,闵行检察院将叶某以涉嫌拐卖妇女罪批准逮捕,目前该案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平台监管责任不容忽视

本案中的被害人小菲虽然逃出魔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胡某等三人也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招聘网站正日益成为年轻人寻找工作的主要信息渠道,但接连发生的各类案件却让其中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去年李文星案发生后,有报道曝光许多通过招聘网站求职的人都曾遇到过面试骗局,对方或是承诺高额虚假薪资、或是诱导交钱参加培训、或是提供虚假职位等,更有甚者,便是如胡某等人这般,借机实施犯罪行为。对此一些网络招聘平台辩称,自己只是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信息真实性应有发布者自行负责,自己没有能力对所有信息进行一一审核。


事实上,关于网络平台对用户身份的审核责任,去年6月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已经作了明确规定:未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对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相关服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对于一些网络平台宣城“没有能力进行审核”,法律界人士认为,网络招聘平台应该对招聘单位进行基本的身份审核,例如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并核实营业执照的真伪,同时也应该对具体负责在其平台上注册账号的个人进行身份审核,比如要求提供招聘单位的授权文件,或者要求用企业邮箱进行身份验证等等。(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求职应注意的八大陷阱

陷阱一:借招聘骗取个人信息

现在有很多贩卖个人信息的中介公司,往往会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收求职者前来。从求职者递交的海量简历中,精准获得求职者的个人信息。


陷阱二: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费用

求职面试后,中介所与骗子公司以各种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应聘者交费后,招工者或迅速脱身,或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人去楼空。


陷阱三:扣留个人重要证件

一些企业在面试中以单位需要审核等理由要求应聘者递交身份证、学位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并声称暂由单位保管。


陷阱四:只“试用”不聘用

用人单位对新招人员设试用期,便于双方互相考察和适应。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公司业务繁忙时大量招聘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试用期结束后,便以各种理由不通过试用。


陷阱五:只签就业协议,不签劳动合同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国家的劳动法也不懂,一些毕业生找工作时与企业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毕业后辛苦实习数月,被企业无故解聘或裁员,且没有任何赔偿。


陷阱六:中介公司声称帮找到好工作

许多非法中介看准了在校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却又渴望名企、高薪水的心理,打出“包你进500强”广告,并要求学生缴纳高额中介费,结果是既没有找到好工作,收取的费用也不予退回,甚至中介人去楼空,让学生遭受多重打击。(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陷阱七:受骗进入传销组织

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名义上岗工作,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去哄骗他人。有的同学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亲朋好友。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能自己白搭上一笔钱。


陷阱八:海量网络求职广告,点击后要求刷信誉

一些网站以招聘为名吸引求职者点击,如“每天2小时,轻松过万”等,骗取钱财。在取得联系后,对方发来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工作可能是买充值点卡刷信誉,信誉值达到标准,即返还现金并有提成。实际情况是求职者大额支付后,提成和本金不会到账。



内容来源:防骗大数据(FPData)综合合肥网新闻,特此鸣谢!

编辑校对:白茂生、花魁、不知火煮

转载声明:请遵守CC协议,转载不注明来源上黑名单


🔥骗局汇总



🔥热点文章


揭秘曝光各类骗局、传销诈骗、金融诈骗、生活骗局、防骗支招、科普防骗知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提高您的防骗能力,从此后不再上当受骗!责任心铸就公信力,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网络秩序!



防骗大数据独此一家
谨防山寨号混淆视听

举报邮箱:JuBao@FPData.CC


提醒身边人谨防上当受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