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有“想要”的冲动 ,却很难有“喜欢”的感觉?
快乐感受的产生则是由大脑中完全不同的化学分子负责,这些分子包括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等等,它们才是所谓的“快乐分子”。我们对于某个事物是否会产生喜欢的感觉,完全由这些“快乐分子”决定——只有当大脑分泌了这些快乐分子的时候,我们才会体验到快乐的感受,并因此感到喜欢。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们的大脑要对想要和喜欢进行区分,还得专门有两个不同的机制来负责呢?
关于这个问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佩蒂格鲁给出了非常合理的解释。约翰·佩蒂格鲁发现,大脑将外部世界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来管理,即“近体的”和“远体的”。
近体空间包括手臂可及的地方,在这个范围内的事物,我们可以随时用手控制。从一米之外到天涯海角,都属于远体空间。
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近体空间的事物是可以在当下体验的。这种体验是即时的,当我们触摸、品尝,和体验某物时,我们会得到即刻体会到满足感和愉悦感。
而远体空间与未来相关,因为得到远体空间的东西需要努力、需要花时间,且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做计划。
人类心智如此设计,让大脑以这种方式区分事物是有一定道理的:它用一个体系来处理你拥有的,用另一个体系来处理你没有的。我们生活中的每个部分都是有这两个系统协同运作的。
当你向下看时,你就看向了近体空间,此时大脑被处理当下体验的化学物质支配着。但当大脑处理远体空间时,就会由与预期和可能性相关的多巴胺来掌管。那些远处的东西,即你没有的东西,不能被使用和消耗,你只能去渴望。
多巴胺会瞄准那些对我们生存有重要意义的东西,让我们去努力获得,而一旦获得,多巴胺的任务就完成了,这些东西就会进入近体空间,交给当下分子来处理。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代表着最理想的人生状态:能够充满热情地不断向前努力,把一个个“想要”变成现实,在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真实的快乐,对所追求的事物感到十分喜欢。
然而,这种状态并不容易达到,因为想象和现实之间常常会出现偏差,也就是当想象变成现实的时候,比如当我们真的去做某件事情,或者得到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体会到自己所期待的快乐感受,没有特别喜欢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需要对多巴胺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了。
前面我们提到说,多巴胺的作用是预测奖赏。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完整,多巴胺不仅能够预测奖赏,还能根据奖赏预测误差(也就是预测奖赏与真实奖赏之间的偏差),对期待进行调整。
比方说,假如你得到的奖赏超出预期,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快乐感,那么多巴胺的分泌就会在那一瞬间增加,你便会因为这种惊喜而感到十分兴奋,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相反,如果得到的奖赏低于预期,也就是你没有得到想要的快乐,那么此时多巴胺的分泌就会降到正常水平之下,你就会因此感到很失落。
在真实的世界里,这样的偏差经常出现,因为大脑对于奖赏的预测是不准的,而且它会常常高估我们从中可以获得的快乐。
一般来说,我们之所以想要做某件事情,无非就是想从中得到这两种类型的奖赏:一种是外部奖赏,也就是被他人接纳、认可和羡慕的快乐,另一种则是内部奖赏,也就是在做的过程中因为进步、突破挑战或者达成目标而产生的胜任感和成就感。
如果你渴望的是被他人认可所带来的自我价值感,那么你会发现这样的快乐不仅难以获得(这不是你自己可以掌控的),即便是得到了,你能感受到的快乐也很短暂,甚至还会伴随着一种隐性的焦虑感,因为你会害怕自己无法维持。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你从寻求外在认可中所获得的快乐永远都会低于你的预期——你以为得到了就会很快乐,但实际上,你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放松,焦虑感依然还在。
尽管这种焦虑会推动你努力追求下一次的被认可,但你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感到快乐,不会有真正喜欢的感觉。
相比之下,胜任感和成就感是更值得追求的,它们不仅能够给你带来自豪和满足感,还能提升你的内在掌控感,因为目标的达成和挑战的突破会让你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且这种能力属于你自己,你不需要担心会失去。
此外,对于胜任感的追求还可以促使你不断自我精进,因为当你突破了一个挑战之后,你会很自然地寻求更难一些的挑战。而且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你永远可以找到新的挑战,可以获得新的成长和进步。
可问题在于,尽管这种自我成长的感受十分美好,但它不是轻松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承受相应的痛苦,比如走出舒适区的痛苦,挫败的痛苦等等。这些痛苦是我们在追求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
如果你把成就感的获得想得过于轻松和简单,那么遭遇困难时,你当下的体验和预期之间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这种偏差就会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降到正常水平之下,于是你就会感到失落和沮丧,大脑也会随之调低“想要”的渴望。
假如下一次依然没有体会到想要的成就感,那么你“想要”的渴望便会进一步下降,兴趣就会逐渐消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事情我们一开始还挺有兴趣,觉得自己会喜欢,但是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兴趣就会消失,就不再想去做了。
由此可见,合理的期待对于消除偏差,维持“想要”的渴望十分关键。只要“想要”的渴望还在,你就会继续行动,只要能够保持行动,不断尝试和努力,那么你总会有所突破和进步,并产生胜任感和成就感。这样的快乐体验多了之后,你自然就会越来越喜欢这件事情。
相反,如果你头脑中有着不切实际的期待,又缺乏自我调节和突破困难的能力,只想要成就的快乐,不愿意承受努力的痛苦,不愿意面对可能的失败和挫折,那么我敢肯定,你永远也没法找到那种真正喜欢做某件事情的感觉。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能够明白,为什么经常无法将一件事情坚持下去,以及为什么到现在还没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怎样突破这种困境,如何保持“想要”的渴望,确保自己在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所期待的快乐,并最终找到那种“真正喜欢某件事情”的感觉。
我认为,关键得做到这两点:一方面你得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学会调整预期,让它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把困难和挫折看做成长的一部分,做好承受痛苦的心理准备。
另一方面,你还需要懂得如何进行自我激励,也就是,在遭遇挫折和感到沮丧的时候能够激励自己继续前进。
说到自我激励的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再次提到多巴胺,因为多巴胺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前面提到,多巴胺的主要作用是预测奖赏,让你产生“想要”的欲望,进而促使你去行动。然而,仅仅是“想要”很少能让你得到任何东西。你还必须弄清楚它是否真的值得拥有,以及如何才能获得它。
为此,我们的大脑非常聪明地发展出了一条互补的多巴胺回路,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哪些东西值得拥有更多,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在行动过程中抑制不相关的冲突。
也就是说,大脑中处理未来的系统包含了两条多巴胺回路,一条负责产生欲望,我们称它为“多巴胺欲望回路”,另一条则负责计算和规划,我们称它为“多巴胺控制回路”。
简单解释一下这两条回路。
“欲望回路”始于大脑中一个在进化上早就存在的区域,位于大脑深处,被称为腹侧被盖区。这一区域富含多巴胺,它是多巴胺两个主要的产生区域之一。像大多数脑细胞一样,生长在那里的细胞长着长长的尾巴,穿过大脑到达伏隔核。这些长尾巴的细胞被激活时,会将多巴胺释放到伏隔核中,让我们产生做某事的动力。
“控制回路”涉及到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这个区域进化得比较晚,但它的出现给了我们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我们了提供理解、分析周围世界的工具,让我们能够将自己投射到更为遥远的未来,对未来可能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做出合理决策,然后精心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
正是因为有了这条控制回路,我们才有能力超越眼前的诱惑,驱使自己克服复杂情况、逆境、情绪和痛苦,朝着想要的未来不断迈进。
大脑的这两条多巴胺回路相辅相成。欲望回路给我们提供动力和能量,但是它却是原始和冲动的,控制回路则可以利用理性来对抗不合理的冲动,通过清醒的思考和规划将能量用在有益的地方。
再说回到自我激励的问题。
通常来说,在遭遇挫折,感到沮丧时,我们有两种选择:要么选择逃避;要么选择直面困难,继续保持行动。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渴望:对当下舒适感和轻松感的渴望, 以及对目标实现的渴望。
如果我们交给自己的原始大脑去选择,它一定会选择当下的轻松和舒适,因为原始大脑是感性和冲动的,缺乏远见,它更在意眼前的利益。
为了让自己选择继续行动,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多巴胺控制回路,动用前额叶皮层的想象功能,超越当下去想象更长远的未来,想象目标达成之后的美好和快乐。
只有当我们对目标实现的渴望,超越了对当下舒适感的渴望时,我们才会愿意直面困难,选择继续努力。
如果我们无法激起内心对目标实现的渴望,大脑就不会释放多巴胺。没有多巴胺,控制回路的各种功能,比如思考分析能力、创造力,学习能力、自控力,以及规划能力等等,都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发挥。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不仅无力对抗内心想要逃避痛苦的冲动,也无法创造性地找到突破困难的办法。
我发现,大多数人在遭遇困难时所做的事情却是完全相反的:不是去关注想要的目标,以及想象目标实现之后的快乐,而是去思考各种害怕的结果,比如失败,以及对自己的否定等等。
当你的关注点放在这些消极的事物上时,大脑释放的就不是多巴胺了,而是大量的压力激素。这些激素的释放会让你感到焦虑和紧张,于是你就会因为想要摆脱这些负面情绪,更加想要逃避。
因此,想要学会自我激励,我们就得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去关注想要的结果,以及那些能够给自己力量感的有关未来的想象,然后思考如何去实现,而不要去想象那些让自己感到害怕和焦虑的事情。
如果你想要对多巴胺有更多了解,推荐你读读《贪婪的多巴胺》这本书。这是我最近读到的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自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