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美丽、优雅和才华于一身的女演员,她死之后好莱坞找不到第二个

2016-05-22 ​magasa 虹膜

本文首发于虹膜公众号(IrisMagazine)。


文 | magasa


1男人的崇拜

在出演《正午》(High Noon)中加里·库珀(Gary Cooper)的妻子之前,格蕾丝·凯利只在亨利·哈撒韦的黑色电影《十四小时》(Fourteen Hours)中演过一个小角色,她威胁要从一座摩天高楼上往下跳。




在那之后,格蕾丝·凯利就再未演过配角,她在短短的三四年间,主演了十部电影及若干电视剧,然后突然宣布告别影坛,嫁入王室,令无数影迷唏嘘不已。




格蕾丝的影坛生涯因为短暂而更富传奇色彩,在成为真正的王妃之前,她总是用她优雅的举止、打扮和言谈,自如地为所有参演的影片注入一种天生的高贵和凛然。


格蕾丝·凯利出生在费城一个富裕的天主教家庭,但在当地他们家算不上是上流社会的成员,因为在费城,上流社会的标准之一是家族史要能追溯到独立战争之前。


格蕾丝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后来又有一个妹妹,她从小喜欢被宠爱的感觉,但实际上一直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爱和尊重。



中学毕业后,格蕾丝坚持要念纽约戏剧艺术学院,并希望在演艺行当出人头地,父亲非常不理解她追求的事业的意义,在他眼里演员只不过是妓女的别称。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格蕾丝和父亲的关系如同两个礼貌的陌生人。


直到1960年父亲去世前不久,他才学会欣赏女儿的成就,两人终于达成和解。


在纽约戏剧艺术学院读书期间,格蕾丝没费什么力就成为当时纽约最昂贵的模特,以她的课外收入负担学费绰绰有余,但她志不在此,她渴望成为百老汇舞台上最好的戏剧演员。



一开始起步并不顺,毕业后的格蕾丝面试过不少剧团,经常被人们以各种理由嫌弃,有人说她个子太高,腿太长,有人说她下颚太突出,不漂亮,还有人说她的声音没有什么表现力。


这些今天的我们无法理解的评价阻止了格蕾丝在百老汇像某些人预期的那样一炮而红,但她并不气馁,一直不懈地在电视剧和各种大小舞台剧中跑龙套,慢慢积累着经验和人脉。



但即令是初出茅庐,格蕾丝无与伦比的优雅和高贵也已经被人们早早意识到。男人们崇拜她,而不是爱慕她,那种大理石一般冰冷的崇高感后来成为她所有电影作品对她的塑造目标。


在她的告别作《上流社会》(High Society)里,她的未婚夫告诉她,我想把你供奉起来崇拜,她伤心地回答说其实我只想被爱。



《上流社会》


2
步入影坛

1951年6月,格蕾丝的照片被寄往经纪公司MCA。


她获得了与这家当时最顶尖的经纪公司签约的机会,这对格蕾丝未来在好莱坞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但格蕾丝最后是很不情愿地在合同上签了字,她担心从此失去自由,也怕丢掉在舞台领域的机会。



MCA将格蕾丝的照片投向当时最热门的制片人和导演,其中就包括斯坦利·克雷默(Stanley Kramer),他制作过《冠军》(The Champion)和《男儿本色》(The Men),那时刚转型为独立制作人。


克莱默的公司每年要出六部影片,他手底下签了很多便宜有潜力的新人,现在正要拍一部叫《正午》的片,编剧是上了反共黑名单的卡尔·福尔曼(Carl Foreman),很多知名男演员都拒绝了这个敏感的剧本,最后加里·库珀加盟了,他还需要一个年轻漂亮的妻子。



《正午》


导演弗雷德·金尼曼(Fred Zinnemann)拿到了克雷默给他的格蕾丝的照片,说这个演员只拍过一部电影,没人认识她,但够便宜。格蕾丝获得了750美元的周薪,在演员表上排名第五。


格蕾丝在《正午》中的戏份不算太多,大多数时间她跟着加里·库珀跑来跑去。她见到导演金尼曼时,表现得紧张拘谨,回答问题只说是或不是。也许她的青涩和羞怯令她后来挺身而出时更显勇敢。



拍完《正午》,格蕾丝返回纽约,继续在表演教师桑福德·梅斯纳(Sanford Meisner)的学校上课。


梅斯纳是最有名的方法派(Method Acting)导师之一,但他和强调情绪记忆的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和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不同,他并不鼓励调动个人的隐私经历,而注重根据角色要求用想象力来构造情境,并以演员的本能来作出回应。


格蕾丝和米高梅签了七年合同,若不是为了和约翰·福特(John Ford)、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合作《红尘》(Mogambo),并且可以去非洲拍摄,她不会这么做。



《红尘》


在非洲时格蕾丝与年长她近三十岁的盖博天天一起吃饭,关系亲密,两人还传出绯闻。福特对演员非常严厉,让格蕾丝从头到尾都很紧张。


福特选中格蕾丝是看了她几年前为一部叫《出租车》(Taxi)的影片试镜的片段,觉得她与众不同。


后来希区柯克也是因为看了那段试镜,邀请她出演《电话谋杀案》(Dial M for Murder)。有意思的是,当初格蕾丝并未拿到《出租车》的演出机会,也就是说这次神奇的试镜其实是失败了。



《电话谋杀案》


3
与希区柯克的合作

《电话谋杀案》是格蕾丝第一次为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工作,她一共为大师演过三部影片,如果不是后来结婚退出影坛,很可能会继续演下去,她绝对是希区柯克这辈子最喜欢的女演员。


《电话谋杀案》


希区柯克对拍摄3D很不爽,老是在片场发脾气,连格蕾丝也无法幸免,她经常被批评忘记怎么走位,又不知道眼神该往什么地方看。


希区柯克喜欢对男性工作人员讲黄色笑话,然后问一旁的格蕾丝觉得如何,格蕾丝镇定地说,我来自女修道院学校,这些故事我十三岁就听过了。


格蕾丝与希区柯克


《电话谋杀案》的制作过程对希区柯克和格蕾丝来说都不是很愉快,希区柯克只有不断地从描述他的下一部影片中找到乐趣,他说他将要拍一堂电影史上最大的内景,是一栋四层楼的公寓,每个单元中住着不同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当时并没有说要让格蕾丝继续演下部片的女主角。



《电话谋杀案》


所以当后来希区柯克邀请格蕾丝出演《后窗》(Rear Window)时,她同时面临着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的请求,是与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搭档呢,还是加入《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同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配戏?



格蕾丝·凯利和马龙·白兰度


对任何演员来说这都是个两难的选择,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希区柯克。


格蕾丝合作过的很多导演,包括约翰·福特、希区柯克,都非常大男子主义,不会善待女人,但格蕾丝的心态非常好,她能够忽视掉那些不开心的细节,好莱坞对她来说就是一场游戏。



她善于处理商业事务,在和米高梅的谈判中不落下风,让游戏随自己的设定进行。当米高梅拒绝把格蕾丝借给派拉蒙拍《乡下姑娘》(The Country Girl)时,她不惜以退休威胁,后来这部影片为她带来奥斯卡影后的荣誉。


格蕾丝在灯红酒绿的好莱坞极为注意保护隐私,远离一切炒作,她的作风保守,拒绝在镜头前穿浴衣,拍《后窗》时希区柯克希望她加片胸垫,她悄悄蒙混了过去。



《后窗》工作照


格蕾丝的一项真正美德是她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偏见,她对同性恋和少数族裔一视同仁,这种态度在五十年代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种族主义者给她取了很多不善的绰号,但她置若罔闻。


4
蔚蓝海岸的情缘

希区柯克喜欢满世界地游玩,所以经常把拍电影和度假结合起来。


1954年5月,希区柯克带着《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的剧组来到法国里维埃拉,在戛纳和尼斯一带拍摄了六周。



《捉贼记》


格蕾丝在这部戏里和五十岁的加里·格兰特(Cary Grant)搭档,两人的年龄差距虽然很大,但观众觉得他们非常般配。这是格蕾丝第三次和希区柯克合作,此时他已经非常溺爱她,为她设计了各种美丽的服装造型,让她显得愈加时髦优雅。




格蕾丝当时的男友是著名服装设计师奥莱格·卡西尼,他们在拍片间隙玩遍了欧洲,时而在威尼斯兜风,时而去摩纳哥的蒙特卡洛赌场怡情。


1955年,戛纳电影节再三邀请格蕾丝前往参加,为她提供头等舱往返机票,还在海滨大道上的卡尔顿饭店(Carlton Hotel)订了房间。


正在这个时候,法国《巴黎竞赛》杂志的电影编辑皮埃尔·加兰特(他也是奥斯卡影后奥丽维亚·德哈维兰当时的老公)正在为杂志的选题焦头烂额,他突然想到,可以安排格蕾丝·凯利和摩纳哥王子兰尼埃三世见面,正所谓好莱坞公主遇到现实中的王子,一定会引起轰动。




两个人的日程都排得很满,格蕾丝的记者会一个接一个,王子要会见数不清的外宾。为了安排见面,王室要向格蕾丝发一封正式的邀请函,语气有点像命令。


格蕾丝的内心其实也充满疑惑,为什么我要去见摩纳哥王子呢?这有什么重要意义吗?虽然感觉莫名其妙,但她还是接受了约会的邀请。


她完全没想到,所有这一切只是一家杂志希望增加销量搞出来的噱头。


5月6日下午4点,格蕾丝如约来到摩纳哥的王宫。不过王子因为会见外宾迟到了。格蕾丝和米高梅公司的公关、杂志的摄影师等一干人在王宫内等了很久王子才匆匆赶来。



后来王子带着格蕾丝在后花园散步三十分钟,摄影师在角落拍到了他们想要的照片,杂志自然如愿大卖。


格蕾丝起初对王子迟到很不满,经过简单交谈后对他的印象还不错。但如果说到男欢女爱方面,格蕾丝当时正和男友热恋,而上一个女友是某个法国女演员的王子对格蕾丝似乎也没有那方面的意思。


5
鸿雁传情

直到电影节结束之后,格蕾丝回到美国,她出于礼节给王子写了封感谢信,碰巧王子也给她写了感谢信。两人这才开始日常联络,他们通过信件谈论世界,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在七个月的通信后,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当时的兰尼埃王子正苦心经营着他的王国。摩纳哥一直是以豪华酒店和赌场闻名世界的,因为独特的国家定位及政策,它成了声名狼藉的罪犯的避难天堂。



兰尼埃希望改变摩纳哥的这种名声,同时打破希腊船王欧纳西斯对王国经济的控制。


因为法国和摩纳哥的条约规定,如果兰尼埃去世后没有儿子继承王位,法国就要吞并摩纳哥,而他当时甚至没有一个妻子。所以种种原因叠加起来,兰尼埃王子当时真的非常需要一个贤妻良母。



1956年10月,王子在信中已经向格蕾丝私下求过婚,年底他到纽约例行访问,公开的理由是体检和会见朋友,他借这个机会和格蕾丝的父母见面,并向格蕾丝当面求婚,这毫无意外地得到了同意。



格蕾丝可怜的母亲当时还分不清摩纳哥和摩洛哥,她一度怀疑女儿要嫁到北非沙漠骑骆驼呢。


格蕾丝和王子的婚讯轰动了世界,登上所有媒体的头版。人们不仅关注格蕾丝是否能适应欧洲王室生活,也想知道她是否会继续银幕生涯?



格蕾丝一开始的确不太习惯她的王宫,她像《蝴蝶梦》(Rebecca)里的德温特夫人一样被侍从排挤,连改变一下宫内陈设的要求都被拒绝。


她还发现王室有许许多多不近情理的陈旧规定,比如她不得在私人住所与任何男性友人见面,这条规矩她花了十一年时间才废除。


还有,每个前来见她的女人都要戴帽子,如果没有帽子就不得入内,这显然更加荒谬,后来也被她废除了。每次遇到这种冲突,格蕾丝不由得怀念起美国人的简单直接来。



结婚后,格蕾丝演过的所有电影都被兰尼埃王子在摩纳哥禁掉,他不希望王妃和电影圈继续来往。



后来希区柯克想请格蕾丝出山演《艳贼》(Marnie),格蕾丝本人也跃跃欲试,但摩纳哥的公众不能接受王妃在片中演一个偷窃成癖的人,最后只得作罢。类似的机会后来还出现过几次,但都没有实现。


最终,格蕾丝息影后只是偶尔为一些公益性质的纪录片担任过旁白,她再也没有出现在银幕上。



说来格蕾丝是希区柯克最爱的女演员,在她归隐后,他曾寻找了无数替代者,单从外貌上,个个都是高挑出众的金发美女,希区柯克总说我要把你打造成另一个格蕾丝·凯利,但那些女孩最终都被证明不具备格蕾丝的气质。


格蕾丝和兰尼埃王子一共生下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其中的独子就是摩纳哥现在的国王艾伯特二世。


在格蕾丝嫁入摩纳哥之前,这个国家的公共形象不佳,是犯罪分子的洗钱天堂,旅游业吸引力下滑。经过格蕾丝和丈夫的努力,摩纳哥的经济状况年年好转,特别是旅游人数激增,博彩业的经济贡献从95%下降到4%。



兰尼埃颁布法令削弱自己的权力,格蕾丝宣布解散卫队,拉拢和人民之间的距离。她出门甚至乘坐出租车,和老百姓在大街上打招呼。


格蕾丝致力于振兴摩纳哥的戏剧、芭蕾舞演出产业,还令这个袖珍国家成为欧洲的文化会议中心。



格蕾丝建立了格蕾丝王妃基金会,扶持本地的艺术家。她大力提倡并亲身践行母乳喂养,长期为摩纳哥的孤儿举办年度圣诞派对。她以不懈的慈善工作赢得了一个国家的尊敬。


6
驶向天堂

格蕾丝活着时已经是传奇,而她的悲剧离世则令传奇成为了神话。


1982年9月13日的早上,五十二岁的格蕾丝王妃叫醒小女儿史蒂芬妮,准备从位于法国和摩纳哥边境的乡间别墅返回王宫,女儿过几天就要去巴黎上学了,她们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因为随身携带的衣物太多,塞满了那辆十一年车龄的路虎汽车的后座,这样车上就只剩下两个位子,王妃的司机没办法一次带走母女俩,于是王妃决定亲自驾车。


尽管格蕾丝并不喜欢驾驶——我们在《捉贼记》中亲眼目睹过她开车,而那碰巧就是在摩纳哥——司机说,我可以分两次,先送你们回去,再回来拿东西。格蕾丝拒绝了,反正不远,我可以自己开。


在返回王宫的路上需要经过D37号山路,这条山路格蕾丝走过许多次,当然并不陌生。在山路的半途中有一个几乎对折的大拐弯,看上去非常险峻,但对于熟悉路况的人来说,通过它并不费力。



就是在经过这个拐弯的时候,格蕾丝突然发作轻度中风,她失去了对路虎的控制。史蒂芬妮在一旁急忙拉了手刹,没起作用,她怀疑母亲可能误踩了油门。路虎歪歪扭扭地冲下悬崖,格蕾丝王妃和史蒂芬妮在车内被狠狠地撞来撞去。


王妃并没有当场死亡,她全身严重受伤,直到被送往医院后的第二天才去世。


她的遇难引发全世界的轰动与瞩目,不仅她的子民悲切不已,无数影迷与粉丝黯然神伤,这大约只有十五年后戴安娜王妃的车祸方可与之相提并论。


格蕾丝王妃长眠在圣尼古拉大教堂,那也是她当初和兰尼埃王子举行婚礼的地方。



往期精彩内容

1. 这个仅次于汤姆·汉克斯的男人,不当英雄当起了恶棍
2. 100多岁还在拍电影,真是影坛的续命传奇
3.  李安这部电影看过的人不多,但哪里比《断背山》《少年派》逊色

编辑:小佳irisfilm@qq.com扫描二维码下载虹膜付费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