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史第一科幻巨片的传奇故事,不,我没说《2001》

2016-06-08 magasa 虹膜

本文首发于虹膜公众号(IrisMagazine)。


文 | magasa


《大都会》可能是受到关注最多、得到最深入研究的一部德国电影,但同时也是谜团最深、未解难题最多的一部。迄今为止,关于《大都会》的许多事实,都没有确切的答案,对《大都会》的读解,在不同的时代竟然截然相反,彼此冲突。




影片《大都会》的构思,根据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源于导演弗里茨·朗的一次美国之行。他和制片人埃里希·波默到新大陆宣传《尼伯龙根》,因为签证问题留在轮船上过夜,他们在甲板上第一次看到了夜色中的纽约,数不清的摩天大楼灯火通明,在德国人看来这就是未来都市的蓝本,一座童话城市。



弗里茨·朗(最右)在《大都会》片场


比纽约对朗冲击更大的是他们抵达洛杉矶之后,亲身感受到欧洲电影和好莱坞之间的巨大差异,如何才能让德国电影打入美国市场?20年代初期德国电影受惠于汇率贬值带来的出口利好条件已逝,Ufa公司如要继续维持高成本的制片策略,必须打入国外市场。现在他们需要一部能体现德国电影制作水准的样板产品。


所以,《大都会》承担了为德国电影力挽狂澜的历史使命。朗的妻子西娅·冯·哈布是Ufa最好的编剧。她为了撰写影片剧本做了大量功课,广泛阅读关于未来文化的各种作品,其中包括H.G.威尔斯和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大都会》的拍摄花了一年,朗依靠的仍是《尼伯龙根》锻炼出来的成熟团队,壮丽的都市景观有赖于天才摄影师尤金·舒夫坦的镜子特技,才得以在银幕上实现。


朗说,《大都会》是美国人的电影技术赋予高尚灵魂。当时德国的科技人员普遍觉得,德国技术比其他国家强在拥有强大的精神价值上。




青年题材是魏玛共和国流行的电影。怀旧是那个时期的普遍风气,所有德国人都在追忆青春,但这种情绪在体制内找不到出口,惟有诉诸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才能回到从前。


后来第三帝国的电影也喜欢表现青年人的昂扬活力,但和魏玛电影不同的是,在纳粹电影中看不到回首前程的多愁善感,其用意只在于宣扬青年是社会的砥柱,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未来的希望。




青年电影的主旨,不仅是对青年时代的回望与同情,更是对父辈暴政的严厉反抗。权威以万能的姿态降临,如今遭到前所未有的正面攻击与抛弃。尽管魏玛共和国是民主政体,但执掌政权的仍然是专制的成年人。


青年电影不仅表达了对老人政治的不满,也预言其必将崩溃。但青年反叛者总是会发展成新的暴君,当年越是反叛,后来就越残暴。德国的青年电影在完成反抗的命题之后,几乎都没能成功提出对自由的清晰理解和追求。




《大都会》是魏玛时期最重要的一部青年电影,影片中城市主人的儿子弗雷德加入了下层工人的组织,反抗父亲的统治,他还成为福音使者玛丽亚的信徒。玛丽亚不能被视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煽动者,因为她总是劝工人们继续忍耐,要等待「心」的出现,从而调和「脑」与「手」的矛盾。


影片中工人的集体意志是遭到阉割的,总是轻易听信煽动和谣言。尽管朗用一种幼稚的浪漫主义解决了统治者与无产者之间的矛盾,但关于「脑」、「手」、「心」的关系,后人总能找到新的角度来理解,使得《大都会》的阐释史成为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为Ufa公司庆祝25周年出版的文集上(当时正值纳粹统治时期),批评者Otto Kriegk写道:「《大都会》企图模仿美国没有灵魂的资本主义,还想胜出一筹。这等于是用狂热追赶狂热。难道摩天楼一座座堆起来,美国就会自叹弗如吗?


意大利和土耳其禁了这部片,因为它有布尔什维克倾向,这把当时德国所有政治派系的人都搞糊涂了,它和布尔什维克有什么关系?




但今天我们能看得更清楚,1927年影片公映时正是斯大林启动技术革新,重整军备,政治野心膨胀的起点。好在我们已经对危险免疫,今天没人再相信马克思主义、来自上级的独裁、肤浅的仁义道德、半生不熟的西方衰退论能解决我们未来几千年的社会冲突。这就是部犹太自由分子企图讨好美国人的布尔什维克电影。」


纳粹官方对待《大都会》的态度经历了180度大转弯,事实上,戈培尔曾亲自告诉朗,当年他在一座小镇上看过此片,非常喜欢。而希特勒因为这部影片希望由朗执掌国家电影部门。或许是朗的出逃激怒了希特勒与戈培尔,再加上他总是热衷于煽动群众的主题,他的作品被悉数查禁。



弗里茨·朗


1947年,旅美德裔社会学家西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写成《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一书,攻击《大都会》是宣扬纳粹的右翼乌托邦寓言。朗不仅剥夺了大众的思考能力,他用「心」来拯救「脑」与「手」之间冲突的调和论正是戈培尔式政治宣传的做法,利用掌握人心来巩固统治。


按照克拉考尔的观点,《大都会》中的城主最后接受了「心」的调解,这应该理解为他并不愿放弃权力,只是启用了新的灵活方式来实施统治,并且成功地将权力扩张到此前从未进入过的领域,即人的内心。弗雷德的反叛所带来的结局是极权主义的降临,而他却误以为自己取得了胜利。




克拉考尔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被后来的学者认为颇多牵强之处,例如在《大都会》制作的时候,国家社会主义党还未崛起,其在大选中得到的选票微乎其微,Ufa没有理由在商业上迎合纳粹理念。克拉考尔痛定思痛反思纳粹罪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从魏玛时期所有德国民众头上硬挖根源,是为赋新词强说旧愁。


到了80年代,《大都会》开始被很多人视为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赞扬它用精致的布景和娴熟的视觉风格融合了刻奇与宏大、强有力的政治批评与卡通式的解决方案。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看,《大都会》的矛盾之处并不是缺点,而是优点与缺点的分裂对峙,这种局面的形成被归于朗和妻子哈布的合作,而且好的方面总是朗的,坏的方面则都是那个「纳粹荡妇」(朗逃离德国后,哈布归顺了希特勒政府并参与其宣传工作)造成的。



一部电影的重生



《大都会》1926年底通过德国文化当局的审查,拷贝长度是4189米,不久在柏林首映。同时一份相同的底片被运到美国,负责海外发行的派拉蒙公司不太喜欢这部片子,因为没有明星,故事也不太好理解,关键是太长了,影院排映有困难。他们决定重剪一遍,缩短片长的同时调整故事结构。




最后,派拉蒙做了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版本,一个供美国国内上映,一个供给英联邦国家。美国版的长度是3100米,将故事线集中到弗雷德和玛丽亚两人身上,对罗特旺等人的上辈恩怨交代不详,此外地下洪水的灾难场景和屋顶追逐的段落都被简化处理了。


影片在柏林的票房令人失望,小心翼翼的Ufa于是参照美国版弄出一个3241米长的版本,这成为之后的大规模公映版。所以影片存在三个版本:最早的柏林公映版,代表导演意图,但只在柏林放了几星期;派拉蒙的美国版;第二个德国公映版,比美国版稍长。


按照当时电影界的习惯,Ufa是在原始底片上剪辑的,近1000米剪下的素材也没有保存好,所以从原底反推出影片原貌是不可能的。




80年代市面上此片大部分的流通版本,都是第二个德国公映版。该版本最好的拷贝保存于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从德国运回的。英国国立影视资料馆有一个从上述纽约拷贝翻印的拷贝,另外莫斯科藏有一份1945年红军从柏林运回的拷贝。


1962年,德国重新上映《大都会》是根据纽约拷贝洗印的。不久,派拉蒙剪辑版的底片在东德国立电影资料馆被发现,大约是当年许可权到期后美方将底片归还了德方。


70年代,东德专家根据手头的素材修复此片,这次努力反映了当时能取得的最好成果。西德人后来得到修复版拷贝,在很多地方放映并传播了这个版本。




一直以来,让《大都会》恢复原貌是全世界电影保护工作者心目中的头等大事,是这一行的失落圣杯。如果一个电影资料馆馆长有生之年能在这件伟业上建立功勋,那么他将荣耀终生。


1982,唱片制作人Giorgio Moroder突然进入这个领域,他竞价击败David Bowie,从茂瑙基金会购得相关权益,制作了一个新版《大都会》,还进入1984年戛纳电影节放映。


这不是以复原为目标的修复,而是一次彻底的商业行为,Moroder针对当代电影观众完成了重新剪辑,还使用了大量流行音乐。它的意义在于让《大都会》从电影史的角落走向公众,成为流行文化中的cult现象。




1998年,茂瑙基金会由Martin Koerber主持开始新的修复,他考察了所有文献资料,力图恢复影片原貌,这个版本成为新的权威版本,也是DVD时代此片大部分音像制品的基础。


但是,几十分钟原始素材的缺失是修复工作中无论如何无法弥补的鸿沟。直到2008年,一份从未有人知晓的16毫米拷贝在阿根廷被发现。它包含大部分缺失段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完整的《大都会》拷贝。它为什么会存在?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原来,就在20年代的德国人和美国人都嫌弃朗的原始版冗长难懂的时候,有个阿根廷发行人愿意冒票房风险,他带着原版拷贝回到阿根廷发行。影片下映后按惯例要销毁所有拷贝,但有个影评人特别喜欢,他是发行人的朋友,于是弄了一份拷贝自己收藏。


60年代,这位收藏者身患重病,他把藏品卖给了艺术机构。过不多久,因为硝酸胶片的易燃问题要全部销毁,人们就把它转成16毫米负片,从此流落民间。原来的35毫米拷贝的当然已经不存于世了。




80年代末,一个名叫Fernando Peña的电影爱好者——后来他成了电影保护学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电影俱乐部听组织者抱怨说,他们放过一个《大都会》的拷贝,质量很差,两个多小时的过程累死人了……


怎么是两个多小时?似乎比所有已知版本都要长,难道此中有玄机?这个想法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也曾去该市的电影博物馆寻找,无果。后来,他将疑虑告诉了当时的妻子——Paula Felix-Didier,纽约大学电影保护专业的毕业生。




2008年1月,Felix-Didier就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电影博物馆的馆长,她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去库房里寻找那件传说中的16毫米。她找到了!根据记录,宝贝自从1992年起就躺在片库里,但没人知道端倪,也就无人过问。


她立刻将之转成DVCAM,仔细检查后发现真的有新内容,一开始连同事都不敢相信她,但阿方和德国有关机构联系组织鉴定,最终确认这是现存最完整的《大都会》的拷贝,尽管仍有少量缺失,但我们不能要求更多!




茂瑙基金会立即主持新的修复,将16毫米拷贝中多出的部分修复、放大,再并入先前的修复版中,为了显示不同来源素材的区别,合成版中来自16毫米的部分外围有黑框,当然其画质也较差,这种视觉冲突明显的融合,正是此片多舛命运的历史写照。


《大都会》新修复版在2010年柏林电影节上首次亮相,之后陆续在全球各地展映,香港、上海、北京的影迷都获得了在大银幕上观看这部无声电影杰作的机会。



广而告之:虹膜开设有多个读者微信群,每天都在热烈地讨论电影,希望加入的请先加微信个人服务号: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只差一米啊!这几位伟大的电影人本来不用死

1910年代被遗忘的动作女星们

一部伟大电影所必备的六大品质


编辑:夏夏irisfilm@qq.com扫描二维码下载《虹膜》付费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