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香港电影假装是功夫片,其实暗藏好多你不知道的政治隐喻

2016-08-14 LOOK 虹膜
文 | LOOK


看完陈木胜导演,刘青云、古天乐、彭于晏主演的新片《危城》,我一时间呆掉了。



单从影片的艺术层面来说,这是一部完全没办法调动我批评冲动的电影。它不是特别好,肯定不如陈木胜过去的《天若有情》《冲锋队怒火街头》《我是谁》之类,但你要说它很烂,要挑致命缺陷吗?其实倒也没有。



《天若有情》



《冲锋队怒火街头》



《我是谁》


影片开场本来让我眼前一亮。出字幕前的段落,马锋(彭于晏)在客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的出场亮相倒是很有特色,其形象融合了美国西部片中的正义牛仔、日本武士片中的潦倒浪人,以及中国武侠片中深藏不露的侠客。据说是向黑泽明镜头中的三船敏郎(《用心棒》)致敬,其实也像伊斯特伍德的大镖客对吧?



这样一个形象,在中国功夫片的历史上,好像还真没有过。


不过可惜,彭于晏一开口吐词,就露馅了。他的那口台湾腔,难以让人把他和一个粗犷的侠客联系起来。彭于晏是不错的年轻演员,但选角不能硬来啊,这片选角的错误还不止他一个,下面会说到。


之后我们随着故事来到一座虚构的城市——普城,虚构一个城市或社区,在香港电影是很常见的做法。



这么做可能有两个理由,一是香港电影喜欢通过虚拟和架空来摆脱一切现实的羁绊。


因为写实和考据,从来都不是香港电影所擅长,干脆全都撇开,不让观众把故事联系到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地点和历史人物,因此彭于晏一口一个「我帅吗」,也就没有特别突兀了。



二是,香港这座城市特殊的发展经历,让它自身就很像一个虚拟的乌托邦社区,是天然的寓言故事场所,所以一切虚构的城市,最终都可以方便地指向香港自己。


《危城》大的套路是把两种香港专属电影类型杂糅起来,即民初功夫片加上军阀片。民初功夫片就是张彻、刘家良、成龙都拍过不少的,《马永贞》《仇连环》《醉拳》之类。



《马永贞》



《仇连环》



《醉拳》


军阀片几乎是李翰祥的专利,《大军阀》《军阀趣史》之类,同时也是喜剧,用很夸张和脸谱化的方式来塑造民国军阀的形象。



《大军阀》



《军阀趣史》


但是《危城》对展现功夫、取笑军阀都是三心二意的,正如本文标题所说,它其实更关心几个政治隐喻。


首先是普城这座城市,在军阀割据的乱世年代,原本守候普城的护国军外出征战,只留下类似民兵组织的保卫团,刘青云饰演的杨克难是保卫团首领。



我们得知普城是一座移民城市,其移民又分为好几代,早期到来定居多年的所谓「本土」居民,以及新近逃难而来的难民——这不就是香港上个世纪的历史吗?


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联系到最新的时事,把这看成是对当下ISIS肆虐所导致的欧洲难民危机的影射,事实上这影射相当直白,没人会领悟不到。新的难民来到了,原居民分为两派意见,是拒之城外,还是让难民宾至如归?



这就是德国、法国现在天天议论的焦点呀。电影非常理想化地让收留难民成为普城的主流意见,这是因为「同理心」起了作用。


作为主流观点,收留派提出:我们曾经也是难民,是普城收留了我们,现在我们可以收留别人了,这是善意的传递;另外,假如现在普城遭难,将心比心,我们也会希望有别的城能收留我们。



不过电影对这个议题浅尝辄止,本土居民和新到难民之分歧在后面的剧情再无涉及,他们难道就没有冲突和矛盾吗?他们对石头城军阀的不同认知,是否会让故事随后的矛盾更加复杂和多元?这些可供开拓的空间全都付之厥如。


普城的危机果然来了。军阀恶少曹少璘(古天乐)在普城杀害了三条人命,被保安团逮捕,即将处决。曹的手下,由吴京率领的兵马前来营救,如果普城不放人,便要屠灭全城老幼。



冲突于是展开,是息事宁人做顺民,还是不畏强权与恶霸斗争?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道德抉择。


经过中间的几番反复,起先是容忍、投降,最终不堪受辱揭竿而起,这就是影片的全部内容。保卫团团长杨克难(刘青云)像一个道德完人,能屈能伸,能文能武,最终由他和马锋(彭于晏)带领全城百姓,击退了曹少璘的部下。



曹少璘最终死于普城百姓之手,民众觉醒的含义呼之欲出。


等到曹少璘的父亲,军阀曹瑛再度率军来袭时,护国军从天而降,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敌人,拯救了普城。


如果你心思活络点,那一定懂这些情节的意义。


《危城》的叙事正是遵照上述主题严格执行的,女老师、学生、铁牛、阿廖的相继惨死不断深化危机,马锋与昔日同门师兄张亦(吴京)之间的恩怨纠缠也围绕着展开,直到最后的高超决战。




虽然广大民众的觉醒是普城度过危机的根本原因,但作为电影,还是要突出非凡的英雄人物,正如本片的英文片名「Call of Heroes」召唤英雄出世所宣示。


《危城》作为功夫片其实差强人意。保卫团的团长杨克难诚然是第一英雄,但他展示出的武术技巧就太敷衍了事,毕竟刘青云不善动作吧。所有他的功夫镜头要么是碎片化剪辑中的近景特写,要么是简单地挥舞鞭子再用后期特效弥补。来来去去就几个简单的姿势,打斗场面拍得太单一了。



马锋(彭于晏)与张亦(吴京)的同门内战从动作戏上说,应该是高潮部分的重点。应该说洪金宝和陈木胜还是动了心思的,几万个酒坛子密密麻麻堆叠起来作为打斗的场所,造型会令人联想到骷髅/死尸,色彩阴森恐怖,视觉冲击力足够。不过打斗过程太简单了,并无让人记得住的动作设计。



最终张亦的落败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是师弟即将遭难,他很难令人信服地动起恻隐之心,为救师弟自我牺牲,这不是很圆满的解决方案。


《危城》另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军阀少帅曹少璘(古天乐)的形象处理。老实说我看到后来难以置信,这是一个高度扁平化、脸谱化,毫无性格弧线的角色。我们在港产片里实在见过太多这类癫狂恶少,无厘头,玩到尽,杀人如麻,远远赶不上李翰祥四十年前拍过的那些军阀形象。



我对古天乐没有偏见,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角色,古天乐的塑造也非常莫名其妙,每次他出场,都叫我十分尴尬错愕。



一直与奖项无缘的古天乐,多年来在银幕上展现的形象始终是表情僵硬,性格阴冷,时不时会出现高度紧张化的情绪。这在杜琪峰的黑帮犯罪电影中也许是恰当好处的,他只需要收敛自己的表情就可以了。


但离开杜琪峰的电影,需要演员放开手脚张扬表演的场合,古天乐那不自然的僵硬冷笑,总是显得轻重失衡,进退失据。另外,古天乐四十多岁年纪,演个大帅还差不多,你硬要他去演轻浮癫狂的少帅,年龄不对,这只会误导他的发挥。



《危城》还有很多香港电影或者说华语电影的通病,例如群众演员全体业余。这戏偏生群众演员的戏很多,经常乌央乌央一群人,还都有台词,每次镜头一扫到,群众演员一张嘴,我就出戏了。



综合来说,在烂片云集的当下,《危城》尽管有种种毛病,但竟然是不多的还有少许看点的电影。起码故事的逻辑不算离谱,道德两难的存在也成功勾起了观众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影片内层表达的意识形态诉求,是当下这个世界真实且迫切的问题。


如果说香港就是普城,那香港的命运会和普城一样吗?



1.合作联系邮箱:irisfilm@qq.com

2.虹膜读者微信群:加微信个人服务号hongmomgs为好友,邀请入群

往期精彩内容

是《无间道》害了香港电影,还是偷懒害了香港电影?

在杜琪峰所有杰作中,本片绝对比其余那些都高出一线

DC粉丝想关闭的烂番茄到底是个怎样的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