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么一部历史上的重量级电影,为何被鲁迅臭骂浅薄无知

2017-09-22 大旗虎皮 虹膜

文 | 大旗虎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今天我跟大家聊一段中法电影交流史上的趣闻,主角是鲁迅,他曾大骂一部电影,而这部电影应该算中法电影交流史上早期最重要的作品。



许广平曾说:「如果作为挥霍或浪费的话,鲁迅先生一生最奢华的生活怕是坐汽车、看电影。」


1927年,鲁迅先生去了广州,到中山大学执教。在广州,因为与许广平在一起,鲁迅开始大量看电影。据陈明远统计,广州时期的鲁迅看过影片100多部。


之前,鲁迅先生只在北京被许广平等一干女学生「强领」到过电影院几次,但看电影不多,或者即使看了电影鲁迅也不愿意记载,所以后人无从考证。但他与孙伏园等人在北京的真光剧院门前兜售《语丝》杂志却是真的,说明他不是不知道电影的重要性。


鲁迅主编民国著名文学杂志《语丝》毛边本


电影对于鲁迅至关重要。他在仙台学医时,老师讲课完毕就要给学生放一段时事片,才会有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发出著名的「看客感叹」,那部关于日俄战争的电影让鲁迅决定弃医从文,难道说电影不重要?


只不过,鲁迅对电影的看法与安德烈·巴赞是一样的:他们都相信电影是教育国民的有利工具。鲁迅公开评价的电影,都与他关心的国民性有关,但鲁迅对中国电影基本上是失望的。


话说1927年1月24日,鲁迅先生在广州与许广平「夜观电影」,看了一部名叫《诗人挖目记》的片子。回来后,他在日记中写到:「浅妄极矣!」,也就是「浅薄无知到极点」的意思。


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先生很少在日记中骂电影,这部烂片是个例外,因为这部电影对鲁迅的电影观影响非常关键。许广平在《关于鲁迅的生活》中这样说:「(这部影片)内容的荒唐和表演的不进步,使他没有看完就走,以后对于中国片,就没有再看了。」可见影片非囧即雷,难入法眼,并导致鲁迅从此对国产片失去信心。


其实呢,鲁迅先生对外国电影的评价也不高。尤其是1920年代流入中国市场的好莱坞电影,比如他不喜欢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的冒险片,他对拉乌尔·沃尔什(Raoul Walsh)导演的《月宫宝盒》(The Thief of Bagdad, 1924)的评价就不高,这部片子由范朋克和黄柳霜主演,当时被翻译为「月宫宝盒」,其实就是取自《一千零一夜》的「巴格达的贼」。


《月宫宝盒》(The Thief of Bagdad, 1924)


当时很多「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有辱中国人形象,鲁迅在《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中夹枪带棒地讽刺说:《月宫宝盒》不过是「使小市民或无产者为这飞腾故事所激励,觉得要誓必尽忠于有产阶级的玩艺,决不是意在辱没中国的东西」。


鲁迅认为许多影评人指望「花旗国」的大明星去宣传中国四千年之文明是毫无意义的。这种对花旗国的「文化期待」在今天也存在,就像很多人看到《2012》里正面描写中国而在党报上大书特书所谓「中国形象」问题。


《2012》


在鲁迅看来,国人格外敏感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有产阶级的玩意儿」,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形象没有本质关系,都是商业资本主义的必然,不必大惊小怪。


说回《诗人挖目记》。由于民国时期的电影资料不全,人们始终不知道这部《诗人挖目记》到底是什么电影。直到2007年,杨新宇考证出「《诗人挖目记》的真面目」。


虽然许广平认为,是这部电影扫了鲁迅对国产片的兴致,可事实上,这部「国产片」不是中国电影,而是一部法国电影。


而且它不是一般的法国电影,编剧是法国前总理乔治·克里孟梭(Georges Clémenceau)——巴黎和会的始作俑者。


我们知道,巴黎和会的结果直接刺激了「五四运动」,那么克里孟梭是一个反华分子吗?《诗人挖目记》是一部反华影片吗?


不是。



《诗人挖目记》虽然不是国产片,但讲的是中国故事,由中国人主演,讲一位盲眼诗人(可能是唐代诗人张籍)对世界充满了善念,但当他眼睛被治好时,看到的却是世间不堪入目的丑陋,最后不得不自盲双眼。


这部电影原名叫「Le Voil du bonheur」,是克里孟梭1920年参选总统失败之后创作的人道主义戏剧,借中国故事,讲述欧洲精神。



这幕剧1922年在巴黎上演,红极一时。但克里孟梭在剧本里搞错了中国诗人的朝代,错把唐朝故事变成清朝,所以舞台剧上的法国演员都穿着清朝的服装,使用清朝的道具。


这个错误被一位当时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看出来了,他叫徐琥,他向克里孟梭提建议,于是克里孟梭就请他做顾问。当法国电影公司(Hamalaya Film Co.)打算把该剧改编成电影时,为了增加真实感,决定由中国人主演,徐琥顺理成章地成为副导演和主演。


影片1923年完成并在法国上映,在IMDB网站上还有一个1910年版的 Le Voil du bonheur,也标注克里孟梭编剧,应该是数据错误。这部电影1926年3月13日在中国上映。


如果没有《诗人挖目记》,徐琥恐怕也很难进入中国电影界。明星公司1924年出品的《玉梨魂》,就是他和张石川导演的。百合影片公司1924年9月的第一部影片《采茶女》也是徐琥导演。友联影片公司1925年的《秋扇怨》,徐琥也参与了导演工作。


《采茶女》(1924)


可正如鲁迅先生的看法,徐琥在电影中的表现也仅此而已,之后就没有什么作为了。《诗人挖目记》的原作剧本曾被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林纾翻译成中文,题为《膜外风光》,在1920年非正式出版,影响不大,后于1926年刊载于鸳鸯蝴蝶派杂志《紫罗兰》上,算是给这部影响鲁迅的电影留下了线索。


《诗人挖目记》是默片,大凡看过西方人拍的中国人默片,就领教过那里面中国人的「德行」,太可怕了,尤其是那些外国人演的中国人,「浅妄极矣!」哪怕是中国的默片,表情也非常夸张。


鲁迅看完《诗人挖目记》,不仅写了日记,还写了一篇著名杂文:《略论中国人的脸》,于1927年11月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


鲁迅谈电影的文章都深藏不露,你只看《鲁迅全集》的目录,根本读不出哪篇文章与电影有关,所以讲现代文学的大先生们,也从不谈鲁迅与电影的关系。



《略论中国人的脸》谈西洋人与中国人的面相问题,貌似一篇术数玄学的杂谈,其实是一篇不隐讳的批评时事的文章。鲁迅谈到了一个同时代的西方人也关心的问题,那就是电影理论史上第一个重要命题:上镜头性(photogénie)。


巴拉兹·贝拉认为:特写就是脸,脸的问题就是上镜头的问题。从1917年到1919年,路易·德吕克(Louis Delluc)在《电影》(Le Film)杂志开专栏,第一次专门提到「上镜头性」,并把照相术中的「上镜头性」用于电影分析,以此阐发电影本质。


在德吕克看来,「上镜头性」突显的是电影本性,电影之美不在于被拍摄的人有多美,而取决于电影创作中诸多艺术因素的压抑和显溢,比如导演、编剧,比如摄影的明暗对比和逆光,比如服装上的现实主义等等。德吕克通过上镜头看的是电影艺术,那鲁迅看的是什么呢?


在《略论中国人的脸》中,鲁迅先从《汉书·艺文志》的《相人》二十四卷谈到了中国的相术,即中国古代关于脸的「上镜头理论」。中国相术无非两派,一派是「从脸上看出他的智愚贤不肖」(看人品),另一派是「从脸上看出他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荣枯」(看命运)。


鲁迅认为,在1920年代,「国产相术」似乎更关注后一种,即从脸上看出命运之枯荣。这是「鲁迅上镜头理论」的关键:他要谈的不仅是电影中的中国人的脸,不仅是明星的脸蛋儿,而是通过「面相」看国人的命运。


首先,他从西洋人的面相上看出了「不安全」。他说「西洋人的皮肤未免太粗;毫毛有白色的,也不好。皮上常有红点,即因为颜色太白之故,倒不如我们之黄。尤其不好的是红鼻子,有时简直像是将要熔化的蜡烛油,仿佛就要滴下来,使人看得栗栗危惧,也不及黄色人种的较为隐晦,也见得较为安全。」


他对外国插画中的中国人形象也不太满意,但这不是鲁迅的重点,重点是鲁迅从中国人的脸上看出了两种崇拜。


他概括说:「但此后对于中国一部分人们的相貌,我也逐渐感到一种不满,就是他们每看见不常见的事件或华丽的女人,听到有些醉心的说话的时候,下巴总要慢慢挂下,将嘴张了开来。这实在不大雅观;仿佛精神上缺少着一样什么机件。」


之后,鲁迅借用日本人长谷川的文章,讽刺西方人的脸,借别人的话说出「人+兽性=西洋人」的想法。


他说中国人的脸上没有「兽性」,但却有一种「驯顺」,于是鲁迅说出了中国电影理论史上一个重要理论:「人+家畜性=某一种人中国人的脸」。


这种「家畜性的驯顺」就是鲁迅说的中国人脸上缺少的某个「精神机件」。顺着话茬,鲁迅说到了国产电影的中国人的脸上有两种「多余」:古装戏里「旧式戏子的昏庸」和「上海洋场式的狡猾」,这是对中国电影表演的批评。


所谓「旧式戏子的昏庸」就是「假正经」「假道学」,「道德主旋律」电影千篇一律的表演模式,人性的复杂被虚伪面具深深掩盖,而「上海洋场式的狡猾」是「演过了」,是所谓的专业演员的「为演而演」,这是中国许多小明星的拿手好戏。


但对于鲁迅来说,上镜头性问题在「吊下巴」的问题上更加严肃,因为对花旗国「不常见的事件」(奇观)和「华丽的女人」(明星)的奴颜媚骨,缺乏判断力。


所以,鲁迅谈电影,最终落脚点都不是电影,而是国民性问题。用今天学界的时髦词,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性,就是所谓国学复兴。《孔子》开拍的深刻动机,就是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指南,就是中国影迷对美国电影的过度阐释和盲从,就是文化对话中深刻的不自信。



说到鲁迅谈相面,不得不提到鲁迅与梅兰芳的轶事。梅兰芳做中国文联副主席时,鲁迅周年纪念会从不讲话,因为鲁迅没说过他好话,这档子恩怨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密。当青年梅兰芳在上海红极一时,鲁迅就暗藏机锋说他的面相问题,这个问题我改天再说说。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突然改档,你猜是怎么回事?

《白夜追凶》这么火,因为它实现了很多国产剧做不到的事

明年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提前揭晓!获奖者来头好大

Le Cinéma 虹膜定制帆布包

电影台词主题

亚麻轻薄款

惊喜发售中

【轻·走马包】

水粉 / 墨绿 两色可选

迷影人的暗号

长按扫描二维码

进入虹膜微店购买

立减50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