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联3》里的英雄真的非死不可吗?对

刘起 虹膜 2018-11-08

(*以下内容可能涉及《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剧透)


看完《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整个影厅有一种无声的沉重感,我跟随如同哀悼一样沉默的人群走出影院。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


漫威这次太狠了。十年布局,巅峰一役,却一上来就让我们热爱的超级英雄满盘皆输?从2008年《钢铁侠》开始,18部漫威电影形成的完整、自成一体的漫威宇宙,在瞬间被击溃,这有可能吗?

 


从来没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让观众这样集体垂头丧气,即便之前《金刚狼3》中悲壮谢幕的洛根,也无法让观众如此心碎。

 

《金刚狼3》(2017)


除了漫威,大概没有一部爆米花大片有勇气这样挑战主流商业电影的叙事规则,给出这样一个正面人物灰飞烟灭、反派大获全胜的结局。

 

一、漫威英雄非死不可吗?

 

当然,《复联3》的反主流叙事结局,主要因为这部并非终结,而是与《复联4》形成一个类似上下集的结构。所以,《复联3》的结局其实只是故事讲了一半。但由于《复联4》1年后才上映,《复联3》的冷酷结尾还是看起来非常大胆和颠覆。

 


《复联3》绝不是漫威宇宙这一阶段的句号,黑豹、蚁人、蜘蛛侠几个角色的故事刚刚展开,漫威哪里舍得放弃。所以,毫无悬念的,下一部中几个主要人物一定会复活。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既然《复联3》的悲惨结局更接近一种假象或者骗局,为什么它会成为一场真正触动观众情感的悲剧。

 

既然在超级英雄电影里,时间可以逆转、空间可以穿越、死亡从来都不是绝对,那么是什么让观众如此悲伤?创作者又为什么要让观众如此悲伤?

 

主角的集体死亡(消失),带来一种对于超级英雄电影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

 


首先,观众无法获得正义战胜邪恶的满足感,而是陷入一种悲伤、带着遗憾离开影院。

 

但另一方面,这种遗憾心理却带来一种最大程度的对下一部的期待。我几乎走出影院就忍不住打开网页查找对结局的分析和《复联4》的相关内容。网上有很多种对下一集的预测,主要是对于主角们到底有没有死的预测,而不是采用什么方式打败灭霸取得胜利。两种主流的猜测是时间逆转和平行宇宙,但是,几乎很少观众愿意承认这些超级英雄们真的死了。



延迟满足成为《复联3》最聪明之处。即时满足无法形成期待,只有遗憾才能。

 

这些观众喜爱的超级英雄在《复联3》结尾的离去,也引发我们思考系列漫改电影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一个系列叙事作品,建构起一个宏大的虚构世界,固然能形成某种持续性和沉浸感,但人物不可能永远不变,演员不可能永远不老,系列电影总有终结的一天。



当故事落幕,人物下场,观众必须面对与人物的分别。所以,当陪伴我们多年的《老友记》《欲望都市》《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终结,无可避免的会伴随着心碎与失落。

 

而从文本生产的角度来看,系列叙事作品,随着作品数量不断增加,必然带来一种叙事情节的冗余、叙事时间的错乱。漫威宇宙电影的时间线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BUG,观众终有一天也会厌倦,到后来,也许解决这些BUG的唯一方式就是全部清零,重头开始。虽然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复联3》对于死亡/离开的排演,以及人物在下一部中的复活,也预示了关于故事的一个真理:虽然故事会终结,但总会有新的故事出现,只要听故事的人还在。

 

于是,漫威宇宙在这样反复循环的死亡-重生轮回中,生生灭灭,永不停歇,找到了永恒的秘密。

 

二、超级英雄武林大会

 

毋庸置疑,漫威宇宙已经成为有史以来角色最多、叙事最错综复杂的虚构故事体系,囊括了成千上万个相互关联的角色,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虚构叙事宇宙。

 


漫威漫画世界的5000多个角色,对于漫威影业来说,就意味着无数个主题开发的可能性,这也使漫威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通俗文化产品。

 

因为通俗文化作品吸引观众的法宝,就是要建构一个个多角色的宏大虚构世界(亨利·詹金斯),指环王、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金庸的武侠小说,无一例外。

 

相比DC推出《正义联盟》时那种力有不逮的仓促与慌乱。漫威从一开始就如此从容不迫,有计划、有步骤的建构出一个多角色的宏大世界,不得不惊叹于这一庞大计划的野心。这种先推出单人英雄作品,再集结复联的叙事策略与布局方式,无论对于人物塑造、叙事建构、世界搭建,都是非常扎实稳健的做法。

 


让超级英雄们在同一部电影中出现,使多部超级英雄电影产生联动,是一种对观众情感而言顺理成章,但在具体操作中颇有难度的方式。超级英雄联盟电影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大会。

 

单个超级英雄电影是个体英雄的成长史,人物塑造可以用花更大笔墨,建构人物弧线,但当这些英雄汇集在一起,显然没有足够的篇幅去塑造人物,也势必会影响观众对人物的情感认同。

 


超级英雄联盟电影的另一个叙事难题,是如何让超级英雄们集体亮相。如果说《复联》中五六个英雄的集体行动,还能从容不迫,那么,《复联2》战斗场面中人物走马灯式的轮流展现一点超能力,就显得有些混乱。

 

《复联2》(2015)


到了《复联3》,超级英雄的数量之大已经前所未有,人物与叙事的安排难度就更高。

 


《复联3》索性另辟蹊径,舍弃英雄联盟电影的传统集体亮相方式,而是让十几个超级英雄分成几个组合:组1是钢铁侠、蜘蛛侠、奇异博士,组2是银河护卫队,组3是雷神、格鲁特、小浣熊,组4是美队、黑寡妇、幻视、黑豹。

 


四条叙事主线,在不同的星球执行不同的任务。然后让叙事线两两汇合(12汇合、34汇合),大战将要结束时才让所有角色汇合。这就避免了让所有主角共同完成一件任务的枯燥单调,也避免了无法在一个大战斗场面中给每个超级英雄足够戏份的挑战。

 

三、灭霸——史上最强反派

 

观众看这种正邪对抗的爆米花大片,最经常出现的一个吐槽,就是反派太弱鸡。

 

因为总要有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尾,所以,无论反派出场多强大,结尾总要犯一个脑残失误(或者更加莫名其妙的)被打败。通俗叙事作品中,经常让主角最终战胜各个方面远比他强大的反派。

 


反派一定会失败,不是因为他不够强大,而是因为他是反派。凭什么?

 

《复联3》大概是察觉到这种老套叙事的陈腐与观众的疲惫,终于在算是上半部的《复联3》中,大胆让大反派灭霸赢了一次,而且赢得如此彻底,让半个宇宙的人在一个响指间灰飞烟灭。

 


灭霸大概是史上最强反派了吧。无论力量、智力都碾压主角,也绝不会犯愚蠢的错误。



反派动机也更加复杂微妙,而且听起来似乎还有点无私:因为宇宙的资源有限,而生命却不断繁衍,这种膨胀必然会带来灾难。因此要聚集六颗无限宝石,来消灭宇宙一半的生命,为以此来维持整个宇宙的平衡。这貌似与之前那些为了个人欲望与权力进行破坏屠杀的愚蠢反派有那么一点区别。

 


我看到一种传播颇广的解读,认为英雄与反派的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而反派灭霸消灭人类代表一种自然法则。

 

灭霸这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态度,当然是另一种愚蠢。灭霸把自己当成了神,但他不是神,也不是自然法则,所以即便所谓宇宙平衡的理由有多冠冕堂皇,他依然是一个冷血变态的恶魔。

 


我认为,影片对反派的塑造,有一个情节很好,就是灭霸带着卡魔拉去寻找灵魂宝石。获得灵魂宝石需要献祭自己最心爱的人,卡魔拉认为灭霸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必然无法获得宝石,这是对他的惩罚。但灭霸却留下了眼泪,卡魔拉才知道灭霸对她是有父爱的。

 

让一个史上最强大的超级反派,在某个关键的抉择时刻流露出情感,而且需要战胜自己的情感,于是这个人物塑造就立住了。

 


另外,反派人物的行动线也变得更加完整,有点接近主角的英雄之旅,目标-阻碍-达成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行动线。其他超级英雄电影中,反派更像是一个是不是闪现的背景,没有建构起人物弧线。

 

四、漫威,一种当代神话

 

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绝不是科幻电影的一个亚类型,虽然各反面看起来有点像。在这类电影中,科技只是一种技术背景,是科技使这些超级英雄获得神一样的能力。

 

这也才能解释为什么这些漫威系列电影中对于科技的态度如此摇摆不定——《绿巨人》对于科技带来的可怕后果的反思批判,与《钢铁侠》中对于科技的拥抱赞美,看起来如此格格不入。一些人诟病雷神索尔出现在漫威系列中的不合理,神怎么能出现在超级英雄电影中,这不是开挂吗?

 


但漫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当代神话,承担着主导意识形态与社会神话的表述者功能。

 

科幻电影更多是对于科技的反思,但漫威宇宙电影中,科技从来都不是核心,核心是超级英雄所具备的超越凡人的力量。与哈利波特中的魔法有些类似,超能力是让观众从平凡现实中逃离出来一种想象,是众人的梦。

 


如果说,以前漫威电影总是以主角战胜邪恶力量结尾,反派也往往是一种单纯的恶,正邪泾渭分明,更像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那么《复联3》中,复杂立体的反派以及奇特的动机,主角死亡的悲剧性结尾,也让这个故事更接近一种当代神话。文化精英主义者大可以鄙视漫威这种通俗叙事作品的浅薄与幼稚,但我还是要说,我们需要漫威,因为我们永远需要神话,这就是漫威的意义所在。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年过五十的岩井俊二,用这本书继续他异想天开的旅程

想要拯救未来,漫威必须忘记自己的过去

如此悲惨的《复联3》,真的是我们在等的那个结局?



岩井俊二《梦的花嫁》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原著小说

最具争议的情节

最异想天开的旅程


长按二维码

进入虹膜微店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