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最新的美剧赶紧看吧,女主角贡献了奥斯卡影后级表演

兰波 虹膜 2019-11-20

兰波


上周,在社交网络上被交口最多,最热的美剧应属CBS新推出的美剧《难以置信》,豆瓣评分高达9.2分。



《难以置信》改编自T·克里斯蒂安·米勒(T. Christian Miller)和肯·阿姆斯特朗(Ken Armstrong)出版的普利策奖获奖文章《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以及美国生活(This American Life)2016年广播剧集《Anatomy of Doubt》。


《难以置信》分八集,容量虽小,能量颇大,它之所以引发了网络上如此热烈的讨论,实是顺应了当下「MeToo」运动的新阶段发展——将性侵议题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男权主导的社会体系和与之带来的歧视和漠视。


剧集植根于发生于美国当代的真实事件,分成两条线,一条线为2008年,华盛顿州林伍德县一名未成年少女玛丽·阿德勒(凯特琳·德弗饰演)报警说自己在家中被一名闯入者强奸。



但警方调查人员以及她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因为玛丽曾是问题青少年,从而认为玛丽撒谎,连玛丽的抚养父母和最亲密的朋友都认为玛丽精神出了问题,而警方甚至最后还动用公权力将玛丽告上了法院。


玛丽的痛苦遭遇带出了一个深度思辨:「一名女性被强奸后所所遭遇的一切,能否真的让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人群所理解,乃至,到底施害被害人最深的到底是作案者还是社会舆论的连锁反应?」



相信导演丽莎·查罗登科(Lisa Cholodenko)和编剧苏珊娜·格兰特(Susannah Grant)真正想讨论的正是这个议题。


在风起潮涌的「MeToo」运动中如何找到坚实的立足点,摆脱现在运动扩大化中,有些虚伪和做戏的现象,而是聚焦在讨论其本质意义,足以让目前运动合理有效地长时间进行下去,不是一时风靡,才是这两位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改编成这部剧集的真正动力。


如何去真正打开受害者的心房,让其所遭遇的痛苦得到有效缓解乃至释放呢?两位主创同样把问题抛给了观众,在这起案件中,真正让受害者得到慰藉的不是周围人隔靴搔痒的问候和假模假样的关心,恰恰是法律的公义和为受害者争取正当权益的「良善」才能够真正有力地解决受害人的内心创伤。



也就是说,光有同情,而不是去实际补偿受害者,去惩罚施害者,是于事无补,要化行动为力量,才能化解坚冰。


丽莎·查罗登科和苏珊娜·格兰特利用了另外一条线来明她们的这个论点,即数百里外的,科罗拉多州两位女性探员格雷丝·拉斯马森(托妮·科莱特饰)和卡伦·杜瓦尔(梅里特·韦弗饰)在调查两起非常相似的强奸案时相遇,她们合力追捕这名潜藏的连环强奸犯,而这名强奸犯正是玛丽·阿德勒的施害者,从而让玛丽·阿德勒的不幸遭遇浮出水面,真相大白。



在围绕办案过程中,丽莎·查罗登科和苏珊娜·格兰特用大量笔触塑造了两位可敬可亲的两位女侦探,格雷丝·拉斯马森强悍精明,而卡伦·杜瓦尔敏感细腻,这两位搭档充分发挥了各自最优秀的一面,同时,也将男性主导下的社会体系对于女性权益保护上的种种虚伪和敷衍的一面犀利地道出。


尤其让人震惊的是美国司法体系本身的漏洞无形中也在伤害社会公义的保障,在第四集和第五集中,两位女探员发现即使在警察队伍里,其家庭家暴的概率要比一般社会家庭高一倍,也就是说高达40%的警察家庭存在家暴和虐待问题.



在正常的剧集中,这本来是一条被证据带歪了的破案支线,并不足以用两到三集的篇幅来披露这一事实,但主创们故意将错就错,花了很大的气力来讲这条支线,目的是什么?


正如片名揭示的,「难以置信!」正是这一荒谬的事实和第一集中的男性探员的敷衍了事,以及第五集中揭示的第一起强奸未遂案里,警察的办案不力前后呼应,强调了真正去保护弱者就不得不去了解她们的感受,要真正地感同身受,而在这一点上,男性探员们缺乏同理心,导致了他们根本无法去体察受害者的心理,从而不仅延误了案情的侦破过程,还导致本来就已经濒临崩溃的受害者们雪上加霜地加剧了心理创伤。



所以,丽莎·查罗登科和苏珊娜·格兰特将大量受害者的心理创伤细节和男性主导社会的冷漠和权力优势对比巧妙无声地铺设在整个案情过程中,从而带出了「METOO」运动的真正合理性:男性要学会倾听女性的痛苦呼声,而不是用性别优势去无视甚至压制这一声音。


同时,两位主创也用两名女探员自身经历来构筑了她们理想中的女性:不能自私自利苟活在男权社会之中,即使同样自己受过创伤,也要伸手去保护其它女性,为彼此而战。



同理心在这一角色刻画过程中占据着重中之重,冷冰冰的破案剧集观众其实已经见多了,这部剧情跟其它侦破类剧集最不一样的方面就在于「关怀」二字,不仅是卡伦·杜瓦尔和格雷丝·拉斯马森关怀女受害者们,就连剧集中那些微小的角色,比如女心理咨询师,女法庭办公人员,都在用自己的良善照耀着那些受害者们。


而围绕着两名女探员的家庭,她们的各自伴侣也是丽莎·查罗登科和苏珊娜·格兰特所期望的理想男性角色——真正关怀着老婆的男性,用爱和耐心包容支持着这世界的公义良善。



所以,这部剧集最开始冷冰冰,压抑心情,而越看到后面,越觉得人间值得,最关键的就是剧情和人物逐渐带给观众的温暖之光始终在冰冷无比的黑夜里照耀着主人公们。


即使剧情开始和中间进行中时,观众情绪随着玛丽的遭遇痛到了极点之后,压抑到了极点后,痛得越深,思悟得越深,而压抑到了极限随之最后高潮的反弹,观众和玛丽最终一起感同身受,体会到了仁爱和善良的光芒。


剧集还强调了一点是,不要以为所有受害者的心灵都是一致的,性侵创伤后的表现多种多样,不是每个人都是大哭大闹,也不是每个人都隐藏着自己的伤痕,要学会理解和关怀包容,有时事后的应激反应并不代表着受害者的真实想法,相反,徘徊、不知所措、封闭自己、不跟外界交流这些才是常态。



所以,法庭上那名被性侵的72岁老大妈最后才爆发,指着施害者颤抖着说:「你让我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是的,无论受害者将来如何自处,这件事肯定会改变她们一生的航向,所以,才需要整个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丽莎·查罗登科和苏珊娜·格兰特用这点同样指出了「MeToo」运动警醒世人的着力点:在伤害女人之时,首先想想你将永久改变受害者的生活。


这部剧集除了剧本扎实外,最重要的是三名主演呈现了极高的表演水平,给本有些平淡的破案过程增添了不少华彩,足以提名明年的金球奖和艾美奖项。


凯特琳·德弗生于1996年,刚在备受好评的年度青少年电影《高材生》主演可爱的艾米,前途不可限量。



在《难以置信》中,她有三次表演让我眼前一亮,分别是第一集中的审讯室哭戏,第一集片尾和第二集开头的自杀未遂戏,以及第七集中穿插在全片的心理咨询戏,尤其是哭戏和心理咨询过程中展露的那种深层次的痛苦和茫然,两种情绪的把握在同龄的演员中都较罕见,不禁让我期待着她未来独自挑大梁之作。


托妮·科莱特则是老戏精了,1991年出道的她曾经凭借《妙丽的春宵》曾经拿过澳大利亚电影协会的最佳女主角,而在去年口碑不错的恐怖片《遗传厄运》中,她扮演了那名难忘的信徒老妈。



带神经质的老妈角色一直是托妮·科莱特在好莱坞闯荡的招牌演技之一,从《灵异第六感》到《阳光小美女》,再到《遗传厄运》, 终于,在这部剧集里演出了一个强悍且精明的女警探角色,她的表演是靠准确来垫立的,这点不如后起之秀梅里特·韦弗的整个气场的融汇。


《阳光小美女》


梅里特·韦弗在这片里带着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完全去诠释卡伦·杜瓦尔的原型,她略带一些慵懒、细声细气,不紧不慢,这点恰恰形成了和剧集的关键词「关怀」和「同理心」的勾连,真正完美诠释了导演的编剧的意图。



从而将卡伦·杜瓦尔警探身上的执拗劲儿表达地淋漓尽致——「我是那种会等到派对结束才会离开的人。」我将这句台词列入我个人的美剧十佳台词之列。


《无神》


我去年看过她荣获艾美迷你剧/电视电影 最佳女配角奖的《无神》,反倒是她的成名《护士当家》从未看过,她在《无神》里的表演也跟《难以置信》一样,总是最能得到主题精髓的表演,同时又不去抢对手和主角的戏,从而对她印象极深:分寸感极强,而且又能吃透戏下的潜台词,再用个人风格诠释出来。这姐们以后应该会转战大银幕,拿个奥斯卡影后都没问题。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破案了,《杀人回忆》还算经典吗?
吴谨言的人祸演技遇上一个天灾剧本,那就是大型泥石流现场啊
关于日本电影最权威的一个排行榜,影迷必备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