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寄生虫》获奥斯卡,韩国牛逼!

虹膜编辑部 虹膜 2020-02-15

虹膜编辑部

 

奥斯卡颁奖礼刚刚结束。


恭喜《寄生虫》拿下最佳影片,创造历史!


获奖名单如下——


最佳影片:寄生虫

最佳女主角:蕾妮·齐薇格

最佳女配角:劳拉·邓恩

最佳国际电影:寄生虫

最佳原创剧本:寄生虫

最佳剪辑:极速车王

最佳服装设计:小妇人

最佳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4

最佳原创歌曲:火箭人

最佳化妆设计:爆炸新闻

最佳音效剪辑:极速车王

最佳纪录短片:女孩的战地滑板课

最佳导演:奉俊昊

最佳男主角:华金·菲尼克斯

最佳男配角:布拉德·皮特

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

最佳改编剧本:乔乔的异想世界

最佳摄影:1917

最佳美术指导:好莱坞往事

最佳动画短片:发之恋

最佳原创配乐:小丑

最佳视觉效果:1917

最佳混音:1917

最佳真人短片:邻居的窗


今年是奥斯卡罕见的大年,在老中青三代翘楚博弈,高分热门片扎堆的态势下,奥斯卡最终的选择,虽然看起来是创造了历史,其实里面也有它自己不变的一套准则。

这次我们换一种盘点模式,分别探讨几部热门电影的得失。

《寄生虫》

拿下最佳影片的《寄生虫》让韩国电影创造了历史!



《寄生虫》作为韩国电影第一个金棕榈大奖,深得好莱坞的喜爱,不仅仅是在北美票房、口碑双收,从电影人到普通大众都赞不绝口。进入到颁奖季后,一举拿下了编剧工会和剪辑工会两个大奖,这也就是预示了它在奥斯卡上绝不止一个最佳国际电影。


《寄生虫》获最佳国际电影


它能获得颁奖季的关注,自然和韩国电影发展本身跟好莱坞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国电影算是好莱坞电影的正统嫡系弟子,当年那些去往好莱坞学习的韩国导演,成就了当今的韩国类型片,自然也注入了奉俊昊创作的骨血里。



所以《寄生虫》的脉络是好莱坞式的,这种好莱坞范式也并不仅仅体现在《寄生虫》中,它们早就贯穿在了奉俊昊历往的作品中。


奉俊昊在这部电影中体现出的类型化特征超越他以往所有作品,更具一种核心凝聚力,它们全都浓缩在一个家庭情节剧之中,而阶级问题恰好又符合了西方电影探讨议题,拿下最佳原创剧本奖也是理所当然。


《寄生虫》拿下最佳原创剧本奖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寄生虫》在这样的一个亚洲故事里,体现了惊人的世界性与融合性,它不再是那种贩卖奇观的亚洲电影,其实它已经并不那么东方,也不那么韩国了,《寄生虫》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被遮蔽的想象里。


所以,集大成者的《寄生虫》,成了改变历史的那一个。


总结之,《寄生虫》拿下最高奖,并不是它改变了奥斯卡,而是奥斯卡贯彻了自己一贯的主流判断。


《1917》

《1917》的一镜到底是技术噱头没错,但是光靠噱头是没办法征服奥斯卡的,成功的前者有《鸟人》,相比《鸟人》的雷蒙德·卡佛式戏谑,似乎《1917》将个人与历史勾连进入到一镜到底浸入感叙事中,更符合奥斯卡一直追求的艺术与技术的平衡感,拿下最佳摄影奖的罗杰·迪金斯毫无悬念。


它的胜利,其实是一种历史叙事与个人叙事融合的胜利,一个简单的送信故事同时把个体和历史聚合在了一起,而那个漫长的镜头(即便是假的),也营造出了一种个人在历史中无处藏身也无处逃逸,只能像片中那个被河流冲走的镜头一样的「无力感」。

这放在任何时代,都可照见前后,成为寓言。


《小丑》

从威尼斯夺得金狮后,《小丑》就成了颁奖季的重要选手,毕竟往前几届《爱乐之城》《水的形状》《罗马》《宠儿》都是从威尼斯而来,似乎在三大欧洲电影节里,奥斯卡的口味和威尼斯最为相近。


《小丑》最被大家看好的奖项,从一开始以来就是最佳男主角,它的反超英片叙事,为小丑立传的去神话意义,全都要建立在华金·菲尼克斯的演技上。



最终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也证明了这一点,华金·菲尼克斯的表演为小丑这个人物注入了真正的灵魂,也完完全全改造了影片在超英类型上的定义。


他所赋予亚瑟这个人物的是一种完全超出常规的表演模式,他的疯狂和绝望均不来源于我们在经典电影里习得的那些人物发展脉络,而是来自于这个人物内化的本身和他身后的世界。


华金·菲尼克斯拿下最佳男主角


《好莱坞往事》

布拉德·皮特拿下最佳男配角奖给《好莱坞往事》开了一个好头,这是皮特拿下的第二个奥斯卡奖,也是他的第一个表演类奖项。

奋斗了这么多年,他终于可以不再只被看做「帅」了。

布拉德·皮特拿下最佳男配角

昆汀作为一个好莱坞主流的反叛者,从《无耻混蛋》开始就确立了一种有趣的与好莱坞主流截然相反的叙事路径。从颠覆真实的历史,一路走到《好莱坞往事》,他一直在试图推翻稳固的好莱坞叙事模式,无论是西部片还是新好莱坞的惨事,全都在昆汀的电影里得到了新的生命。


拿下最佳艺术指导的《好莱坞往事》,还代表了另一类在奥斯卡上颇受青睐的影片类型,那就是讲述好莱坞自家故事的「揭秘者」,这次同样参与竞争的《朱迪》也属于这一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昆汀其实是写了一部好莱坞外传,属于他自己视角的那种外传,但它始终不同于正史,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往事》止步于大奖的原因。


《爱尔兰人》

《爱尔兰人》就像是一场老将回归的怒吼,这让它全程陪跑的结局显得更加唏嘘了。

这部近乎四小时的鸿篇巨制,加上马丁·斯科塞斯对漫威的言论,完完全全就是在他重申自己的江湖地位,以身作则教晚辈做人。奥斯卡很需要这种老将精神,为了提醒后辈,做电影可以讲个人主义,可以激进可以先锋,但是传统不可撼动。


但这种维护传统同样也让人唏嘘,就好像《爱尔兰人》本身所要告诉大众的那些东西一样,它用不同色泽的画面去还原不同年代的质感,它让故事中的人保护着那些已经消失的东西,何尝不像是斯科塞斯在维护着那些已经远去的经典。

但这也是《爱尔兰人》为什么没能登顶的原因,它是维护者而不是开创者,作为一部黑帮片,《爱尔兰人》没能超越此类电影的顶点《教父》,所以奥斯卡必然会给予马丁·斯科塞斯尊敬,但注定不会再给他最高奖。

《小妇人》

拿下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小妇人》从立项开始,就被认为是奥斯卡种子选手,新晋导演、群星汇集、经典文本,三者结合看上去势不可挡。

但问题就在于格雷塔·葛韦格作为一个新导演,她对这样庞大、复杂的电影,并不能展现出优势,只能展示出野心而已。


这一版《小妇人》的确成功打破几个前作的窠臼,例如非线性叙事,以及把原本的重头戏的「贝丝之死」冷处理。但这些都像是一种花招,颁奖季没有给她最佳导演提名,也就代表从一开始就看穿了她耍的叙事把戏,一切只是遮掩她对此等体量电影掌控力的不足。

举个简单的例子,格雷塔·葛韦格用色调区分过去、现在时空的技法,在普通观众看来可能还有点意味,但对于熟谙此道的创作人而言,就显得过于浅显了。

《婚姻故事》

《婚姻故事》作为大热门片,最后没落到什么大奖,其实是不让人惊讶的。

诺亚·鲍姆巴赫的创作存在一种尴尬感,你觉得他好像是颁奖季的种子选手,但细想又差了很大一截。他的家庭故事絮絮叨叨总在原地打转,既没有好基友韦斯·安德森的强烈个人风格,又没有前辈伍迪·艾伦们的淋漓戏谑。


《婚姻故事》已经算是他一系列不尴不尬家庭情节剧中最为杰出的一部,他遵循了家庭情节剧一贯的主题,但具体细节上还是过于困在个体经验的局限性之中。这种小叙事不是奥斯所青睐的,它对家庭那种暧昧的「不维护」状态更不是奥斯卡会首肯的。

但是《婚姻故事》在表演上是绝对的强手,男主女主都很强,放在小年或许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但奈何今年太多神仙了,只捞到一个女配奖项。

劳拉·邓恩今年的表现很强,在《小妇人》里也有颇具凝聚力的表演,最终拿下最佳女配角奖,也是她的第一个奥斯卡。

劳拉·邓恩拿下最佳女配角

《极速车王》


《极速车王》比起此前的《极速风流》并不算上多好,这和它的贪心有关,又想要做哥俩好的故事,又要含沙射影吐槽汽车公司往事,战线铺得太宽就导致焦点不集中。克里斯蒂安·贝尔奉献了那么好的演出也没捞到表演类提名就是一个证明。


它更大的优势还是在技术类奖项上,但有《1917》压着,也捞不到太多好处,有最佳剪辑奖就已经算是得偿所愿了。



《乔乔的异想世界》

《乔乔的异想世界》提名的奖项不少,它可能也非常清楚自己陪跑的位置,它的出现更像是一种对导演的鼓励。所以有最佳改编剧本奖,也是够本了。

那些对希特勒的借用在充分占领了小孩的奇妙幻想之后,也就真的只是奇思妙想而已,不足以拥有奥斯卡的厚度。它的突破性更多在剧作文本层面,而非在更为系统化的影片整体层面。

《乔乔的异想世界》拿下最佳改编剧本奖


《朱迪》

跟《好莱坞往事》一样,《朱迪》胜在讲述好莱坞自家的故事,有着地方主义的优势。

而蕾妮·齐薇格的表演是绝对的影后份量。

蕾妮·齐薇格拿下最佳女主角

她其实长得并不像朱迪,却演出了朱迪人生中最糟糕也最耀眼的段落。她把一个明星变成了另一个明星。

这是所有的人物传记片演员都想要做到的事,而做到了的她,配得上这尊影后。


回看这些年来的奥斯卡,有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奥斯卡似乎正在逐年被外国人「攻陷」,不管那些影片最终是否拿下最高奖,奥斯卡的确是在以一种容纳度来展现自己的世界性。


但不要被奥斯卡的宽容蒙蔽了,这套体系几乎在好莱坞诞生之初就被沿用,它们用最诱人的资本和机会呼唤着那些最好的创作者们来到自己这里,并最终为自己所用。


奥斯卡想要成为世界的,它首先要把世界收纳进来。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亚洲电影冲奥史

全美最红无疑了,讨厌她的人和爱她的一样多
她早年的作品,在第五代同学里出类拔萃 | LOOK邪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