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5分,这档跑到高空的神级纪录片回来了

Nose 虹膜 2020-10-14


Nose


很多纪录片虽然主题不同,但其实都在做着一件事,靠近。

它们靠近着自己的记录对象,以镜头深入这些对象,带着观众们了解他们生活之外的世界。

在这种创作理念下,《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就显得尤为特殊,因为它在这个大家都在做「靠近」的时代,反其道而行之,努力带着我们去做「远离」。

它让镜头乘上各种各样的飞行设备,带着我们远离地面,去看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中国。


以航拍去记录这片土地,这首先是拍摄手法、记录手法上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手法、视角、记录方式的改变,航拍会带来的,更是一种需要匹配其手法的,在审美态度和价值主张上的突破。

这也是为什么《航拍中国》第一季能在豆瓣有9.2的高分,三年过去了,《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也终于回归,刚播出17个小时,豆瓣开分就冲到了9.5,比第一季还高。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是目前体量最大的一季,飞行范围涉及10个省市自治区,这种前所未有的空中地域跨度,意味着我们能在其中看到最为丰富、多层次的地貌变化。而《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也针对这种变化,升级了自己的拍摄技术和记录手法。

传统的载人直升机拍摄和无人遥控机拍摄的结合当然是必备的,在这之外,摄制组甚至还开发出了氦气球搭载摄影设备的拍摄方式。

氦气球的轻便、无噪声、可降低搭载物品重力的特性,使得它们能拍到许多即便是无人机也没法拍到的景象。

比如制造精密的中国天眼——


又或者是像这样无人打扰的威宁草海——


因为就算是最轻便的无人机,它的螺旋桨叶也会掀起强大的气流,带来噪声,打破湖面的静谧,但通过氦气球的「眼睛」,我们便能看到以这种「不介入」的角度,看到最原生态的自然。

《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的飞行旅程,是以地域为逻辑来建立的,在已经播出的云南、安徽、贵州、山东、天津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在空中才能见到的中国大地景观。

比如贵州的岩溶地貌,从空中俯瞰时,我们才能感受到这个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在地貌上独特的雄厚——


梵净山的孤傲,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贵州的现在,也让我们看到了贵州的过去,这座由坚硬的变质岩构成的高山,不像石灰岩易溶于水,风雨的侵蚀也没法让它有太多改变,于是在亿万年里,梵净山始终如一。


我们也还看到了云南的明永冰川,高空视角为我们揭开了这片冰雪禁地的神秘面纱,在靠近地面的时候,冰川是凝固的,只有在远离地面,升入高空并付出时间等待之后,我们才能看见冰川的生命。

最快的时候,明永冰川差不多每天可以移动1米多,堪称横断山区脚步最快的冰川。


这些,都是只有在航拍的视角下,我们才能看见的景观。

讲到这里,你或许已经能看出《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所建立起的那种全新的「航拍美学系统」。

远离地面的镜头,是一种后退的审慎态度,在这种后退下,我们才能看到更清晰的、更本真的这片土地的全貌。

那是一种「以地面作画」的「几何美学」,高度、时间、云雾气流,自然的塑造,都是它的画笔。

我们能看到许多图形、线条、色块、阵列,这是只有航拍才能呈现的影像美学——


比如云南哈尼梯田那如同雕琢般的阶梯线条——


比如安徽大公圩方正的稻田——


比如天津棉三创意街区的红色建筑群——


为了拍摄到更不同以往的景象,除了氦气球这样的最新拍摄方式,《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还在航拍摄影上做出了更多的先锋探索,从拍摄方式的革新,再到拍摄对象的革新,把气候现象也纳入到了自己这一次的拍摄对象里来。

在开篇的《云南》一集中,我们就看到了横断山脉的云海——


造成贵州阴雨天气的独特气候,云贵准静止锋,也被它捕捉了下来——


这些云层、气流、气候现象,是《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所挖掘到的、专属于航拍的奇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因此拓展了航拍的「景别」。

很多纪录片都是用微距镜头、特写镜头在拍摄自己的记录对象,又或者有些社会类纪录片是在用中景镜头或者全景镜头来拍摄自己的记录社群,那《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所带来的,就是真正的「大全景」。


它并不仅仅只把镜头朝下对准地面,而是也将镜头抬起,以一种与自然平起平坐的视角,为我们拍摄空中、拍摄整个场域。

与此同时,要拍摄到这些气候现象,还需要摄制组具备比拍摄静态影像更多的耐性和等待。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正是时间的流动,造就了这些气候现象。


如果说拍到这种地面景观,捕捉到气象与时间流动,是《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所体现出的影像审美和对象审美的话,那它最动人之处,则在于它的审美态度。

仅仅拍摄、记录土地的美,是远远不够的。《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想要探寻的,还有它镜头下这片土地的生存美学。

土地不仅包括自然,当然也包括生活在它们之上的人类。在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已经成为了土地的一部分,而当镜头在几千米之上,人类便从个体变成了社群,也变成了这片土地的生态链的一条。


很少有纪录片,能从如此宏观的生态链角度去看待人类的活动、看人类和自然的共存。但《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做到了。

我们看到了由1400多户灯光构成的贵州西江苗寨,它们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灯光的层次感既是自然的层次感,也是人类与自然水乳交融的层次感。

那些灯光,就好像是人类的灵气镶嵌进了土地中,在点亮这片山地的同时,也保留了它原本的灵秀。


而位于安徽淮南市的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则借助自然打造了现代科技,水上是每年约可发电1.8亿度的绿色清洁能源;水面下,也有鱼虾满塘的自然鲜活。


《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的这些镜头揭示了,我们必须围绕着自然来建立人类文明。

西江苗寨这样的「镶嵌」在自然中的人类活动,蚌埠淮河铁路大桥这样「穿透」自然的人类痕迹,黄山这样的险要之地中人类通过小火车「描绘」自然轮廓与边缘的活动,都不言自明地道出了自然地理决定人文地理的准则。


从空中俯瞰时,人类适应自然的逻辑在时间的积累上、空间的远离后显得更加清晰,我们或依山或傍水发展出人类社群,才有今天的文明。

这是生存的逻辑,也是文明的逻辑。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的突破之处,并不仅仅在于用航拍的视角去为我们体察这片土地,而是在于它的确建立起了一套从技法、到审美、再到态度上的航拍美学系统。


在升上天空之后,它以某种「天人合一」的意识,为我们探寻了现代文明存在的本质,这也是它作为一档纪录片的人文态度。

纪录片的总导演余乐在分享拍摄经验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

「航拍是需要等待的。」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追逐着速度的年代,信息的爆炸让人有种必须不停靠近一切的焦虑,但《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却用自己的审慎和冷静带着我们远离,用距离来放大真相,也放大我们的耐心,让我们能够慢下来,穿透这片土地的皮肤,靠近它里面蜿蜒的血脉。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除了写日记和播天气,全世界电影人这半年还干了些什么奇葩事?
成人动画的9.8分神话,要被它超越了?
华语电影之最辉煌一年,二十年后还未远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