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看得越多,我越反对离婚冷静期

唐令 虹膜 2020-10-14


唐令


昨天,民法典正式表决通过,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婚姻家庭编里新增的30天「离婚冷静期」规定,立马被推上了讨论的风口浪尖。

所谓30天「离婚冷静期」,就是说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都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有网友开玩笑说,离婚得赶紧了,清仓大甩卖就剩下这半年时间,过了这村没这店。

这玩笑更像是一种消解,用自嘲的方式消解掉对倒退的心寒,冷静理性的口号无法对离婚背后复杂而多元的缘由一言蔽之,更从来都不应成为限制个体意愿的理由。

在这个节点下,回头去看那些关于离婚的经典影片,我们便能发现它们简直像是一面镜子,不仅照出夫妻双方隐秘的一面,也照出人性。
 
《革命之路》

大家对于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一种描述就是,当年在《泰坦尼克号》里,如果杰克没有死,并且和露丝结了婚,十一年之后就是《革命之路》里这样。


片中,两人将车停在路边,双双情绪失控朝对方大吼,控诉彼此在婚姻中的问题的片段,简直可以成为中年危机式婚姻的最好写照。

一开始,弗兰克和爱波是有爱情的,即便婚姻进入倦怠期,他们的生活看起来依然是标准化流水线式的完美中产阶级家庭,住在郊区的大房子里,弗兰克薪水尚可,爱波操持家庭和一双儿女,但这些表面化的标签注定无法掩盖婚姻中出现的问题。


他们两人,都距离自己梦想中的生活越来越远。

爱波原本想要成为演员的梦想已经变得不可能,弗兰克接棒父亲做着自己不喜欢的枯燥工作,甚至有难以自制的暴力倾向。与其说是婚姻生活磨平了他们的爱情,不如说是现实消弭了梦想,当个人的未来之路一眼可以看到底的时候,希望也就成了绝望。


这段婚姻的失败,还必须要放在故事发生的年代来看,那是一种对虚幻美国梦悲剧式的反叛。这对夫妻也确实尝试过拯救这段婚姻,爱波重提搬去巴黎的计划,但一切都因为弗兰克获得了升职的机会而搁浅,他们依然回归到了一种大众化的、中庸主义的、战后美国梦式的生活中,在整个社会语境的压制下,他们甚至都没有办法离婚。

最后,爱波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中止了这段婚姻,彼时的美国堕胎非法,她通过自行堕胎来试图保护自己在这段婚姻中所剩不多的自由,也呼应了影片标题的「革命」,但革命的行为换来的也是革命的惨烈后果,她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克莱默夫妇》

当年横扫五项奥斯卡大奖的《克莱默夫妇》,可以说是好莱坞关于「离婚」最让人动容的一部电影。

影片的故事听起来有几分保守,说的是离婚,似乎又是在强调核心家庭的重要性。


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克莱默先生忙于工作,对妻子和家庭都乏于关心,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乔安娜在沟通无效后,愤然离家出走,克莱默先生只能独自在工作的同时,照料六岁的儿子比利。

《克莱默夫妇》花了很大篇幅去展现克莱默这个临时上任的爸爸是如何手忙脚乱应对家庭和育儿事务的,甚至因此丢了工作。这种带有几分喜剧式的呈现也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这些重任,之前都是压在乔安娜身上的。

就在克莱默终于和儿子建立起亲密关系,这个家庭看起来已经习惯了没有妈妈的生活时,乔安娜却突然回来了,她不仅接受了心理治疗解决了自己情绪问题,还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拥有了这些现实砝码,才让她得以有资本争夺比利的抚养权。


她对克莱默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别人的太太、妈妈或女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我必须离开,在加州找到我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从来没有对自己如此满意。

乔安娜的离开和回来,直接而残忍地阐明了婚姻关系和家庭对女性的制约,她们由此深陷在种种身份中,妻子、母亲、女人,这些身份里,却唯独没有自己。

当失去了社会身份的自我认知,女人也就更难在个人认知中找到自我肯定。克莱默则是更为讽刺的体现,在妻子离开之后,他才算是刚刚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位父亲。

这种家庭角色身份上的偏差,是离婚冷静期也没法让人看到的不平衡。


影片最后的一场法庭戏简直堪称离婚教科书,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位女性在提出离婚时所会面临的偏见和攻击。

克莱默先生的律师告诉克莱默说:「用母爱直接攻击她的要害。」也就是说他们想利用乔安娜离家出走这件既定事实,来指责她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之后律师提出的问题也一度让乔安娜无法回答,比如你的先生是否有家庭暴力,是否酗酒,是否对你不忠,是否让你物质匮乏?答案都是没有。在外人看来,这段婚姻几乎没有离婚的理由。


但乔安娜的不快乐,婚姻中交流的匮乏,自我肯定的受挫,都是致命伤。而这也正是克莱默之前所忽略的。最后乔安娜即便官司胜诉也主动放弃抚养权的设定,不仅是某种程度上的保守系大团圆,也更加残酷地道出了女性作为母亲的软肋。
 
《卡罗尔》

孩子的监护权问题,总是会成为离婚官司中的一个重大矛盾。但在《卡罗尔》这里,情况则更加复杂,因为正在和丈夫办理离婚手续的卡罗尔,爱上了同是女人的特芮丝,那可是在同性恋依旧被视为禁忌的五十年代美国。


于是,这段禁忌之恋便成为了卡罗尔离婚中的最大阻碍,她的丈夫甚至请来私家侦探调查取证,希望在离婚诉讼让中她一无所有,并申请对孩子永久的、单独的监护权。

换句话说,就是禁止卡罗尔再见自己的孩子。这条请求将鉴于卡罗尔的同性恋情关系,通过在离婚协议中增加所谓的「道德条款」来实施,他们甚至还侮辱性地进一步推定,怀疑卡罗尔还有多段这样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
 

在抚养权听证会的现场,丈夫一方的律师甚至用精神失常、行为异常这样的判定来攻击卡罗尔的。

这就是一位女性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和个人自由的时候会遭受的诋毁。

最终,卡罗尔选择放弃孩子的抚养权,这种当场态度的临时改变,让她自己的律师和丈夫一方都大为惊讶。但她却表示:「请让我说完,如果不让我说完的话,我就无法坚持了。」
 

放弃孩子,对她来说也是一项艰难的决定。

但是,对于她来说,违背自己的意愿活着,远比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痛苦。

这个决定,可以说是卡罗尔追求个人实现的一个关键性节点,主动选择放弃母亲的身份,便是从女性被社会锚定的家庭关系中脱身出来,这甚至需要和自己的母性本能做斗争。

为了争取更大的自由。
 
《婚姻故事》
 
在一场痛苦的离婚大战之中,悄然插入了夫妻双方长久生活下形成的默契与爱意,这个故事既悲伤又温暖。
 

在即将结束亲密关系时,他们有极端情绪的爆发,愤怒、埋怨、指责,在自己消化这些负面情绪时,彼此还保持着慷慨的善意。
 
在一次律师调节的时候,妮可就非常熟悉地帮助有选择恐惧症的查理点菜。还有查理仍然会帮助妻子修理大门。
 
查理和妮可的离婚过程充满了各种琐碎、乏味的细节,但是,在这个双方都要诉诸理性、精于计算的时候,还包含着彼此亲密的闪光点。
 

至于促使妮可离婚的原因,虽然有丈夫出轨的事实,但更深的理由并非是查理的不忠,而是妮可对自我的追求。
 
她在律师面前,释放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可以看出是一个女性在工作中被长期忽略的情况。另一面,女性在家庭上的付出,即便是出于自己真心的奉献,事实上还是会压缩自己的事业空间。
 
查理和妮可,在事业上导演与演员的身份,也是一种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妮可在离婚中,则转换了身份,她成了真正的主导者,终于勇敢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妮可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她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要高于保持一个令人羡慕的中产家庭。
 

《意大利式离婚》
 
意大利是信奉天主教的国家,而且相当重视家族名誉,都是大家庭的生活,在1974年5月之前,意大利是不准夫妻离婚的,如果非要离婚,只能等到伴侣去世,才能重新嫁娶。
 
直到后来意大利进行了全民公投,绝大多数人赞成离婚,意大利人才有了离婚的权利。
 
《意大利式离婚》这部经典的喜剧电影就发生在禁止离婚的背景下。
 
一个结婚十二年的落寞贵族费迪南,与自己的老婆毫无感情可言,他已经和表妹相恋,于是,费劲心思让老婆死去。他曾幻想自己亲手刺死老婆,或者妻子在沼泽中窒息而亡,或者把她放在火箭里发送到太空……
 

最终,他在法典上看到,如果配偶有出轨行为,将其杀害后,可能被判刑三到七年,费迪南觉得这倒是可以冒险试试。
 
由于老婆对自己太忠诚,他干脆亲自悄悄地为老婆寻觅出轨对象,帮他们制造暧昧环境,结果是费迪南真的得逞了,但他也没摆脱自己被新伴侣背叛的结局。
 

这部讽刺喜剧安排了一种近乎宿命的结局,背叛者也没有逃脱背叛。从背景来看,婚姻是不能依靠控制来维持的,无论是社会制度的控制,还是家庭成员的控制,都无法维持真正的爱情,爱情还是要靠吸引的。
 
无论是费迪南还是他的老婆,最根本的问题是,当他们在婚姻中被忽略时,缺失的那一方就轻易地滑向了诱惑。
 

在最新的报道里,又给离婚冷静期做出了进一步解释:家暴与出轨并不在此列。大家好像放心了一点,规定只是针对那些冲动型的协议离婚,家暴、出轨的受害者的权益看起来依旧有保障。
 
但是,最根本的问题依旧存在,那就是整个社会语境中暗含的离婚歧视。即便是常规情况下的离婚,依旧在一定程度上被看做社会基本单元的解体,直接与不稳定画上约等号,被认为不应当发生。
 
婚姻自由是成年人的自主选择,离婚更谈不上被抛弃、被嫌弃,扼制冲动的问题,恐怕也不是一个冷静期就能解决的。
 
离婚应该是冷静后的结果,而不是开始冷静的前提。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不比《黑镜》和《西部世界》差的科幻剧
电影院生存堪忧?权威调查来了
9.5分,这档跑到高空的神级纪录片回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