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话题电影,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Argoon 虹膜 2023-11-17


Argoon


这个暑期档,电影又火了。

票房17亿以上的就已经有五部,《消失的她》拿下35亿,《孤注一掷》被预测将达到38亿。
这个暑期档大部分火热电影的又一个特征是,好像大家不是特别关心电影拍得好坏,讨论更加围绕着这些电影所依附的各种社会话题。‍‍‍‍‍‍‍‍‍‍‍‍‍‍‍‍‍‍‍‍‍
社会话题电影,并非诞生自这个暑假,《我不是药神》就是前几年最成功的一部社会话题电影。但到了这个暑假,此类电影的密集轰炸,确实达到了一个巅峰。

《消失的她》

比如《消失的她》,就是一个话题的集装箱。富家女与凤凰男、恋爱脑、赌博男、杀妻、girls help girls……每一步都精准踩在大众情绪的点上。
《消失的她》
很多人仿佛突然意识到,电影要拍女性,不管怎么拍都行!
《消失的她》为这个暑期的后续电影如何开掘女性议题建立了一个精准和完美的模型。
《芭比》也值得一说。这个一度为刻板印象所拖累的经典玩具,在当代语境下,被正确贯通的、温柔的女性主义重新激发,引发如此多有趣且深邃的讨论,帮助电影从首映当天极低的排片中逆跌,攻下2亿多票房。
《芭比》的评论区,狂欢和破防交相辉映,齐齐构成这个时代的精彩注脚。

《芭比》

后续的电影中,或者讲婚姻困局,或者关于女性困境,有的议题不免是老生常谈,但在我们这个社会却是常提常新。它们的票房起起落落,并不总是和电影的水准构成有意义的正相关。
《我经过风暴》所关心的家暴问题比那些奇情谋杀更具普世性,而悲哀的是,片中其他女性,包括帮忙打官司的律师,以及母亲,都没法真正理解受害者的恐惧与崩溃。

《我经过风暴》

《意外人生》也有生发出许多坏事的家暴问题,而《最后的真相》体现出另一种形式的家庭暴力,指向背负按摩女刻板印象的中年女人,在母亲、情人、罪人等身份中的无可奈何。不过这两部电影还差几天才公映,暂且不多剧透。
也有对内在的审视,《野蛮人入侵》用非常微妙的手法,表现了女性成为人母之后的变化,如何重新找回自我,而自我在虚实之间又是什么,很值得深究。不过这部影片拥有的最大商业元素大概只能算导演陈翠梅的「失言」,大多数网络讨论围绕于此而非影片本身,因此票房也就不能太多指望。
虽然诉求不一,但是若把这些电影笼统地归到女性困境范畴,不难发现在这个火热的档期,市场份额的划分固然和先来后到有关,更和民众的情绪流动有关。
《野蛮人入侵》
女性题材之外另一条重要路径,姑且称之为民生赛道。
关怀穷人出路的《八角笼中》,和展现电诈生态的《孤注一掷》,都分别拥有属于自己的充分话题发酵。
相比之下,《热烈》票房不差,但确实没在大范围内热烈起来。才上映的《学爸》更差点意思,尽管呼应了政策潮流,但诉说教育资源不公,直面学区房和就读名额的家长痛点,似乎还是没能在拥挤的议题池中收获与明星阵容对应的成绩。
传统文化正成为一条安全和宽阔的赛道,《长安三万里》证明了这一点。社会揭黑题材的《暗杀风暴》则没有办法再造邱礼涛《拆弹专家2》的传奇。

《暗杀风暴》

那些非社会议题类的电影,比如传统动作片《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是一次绝对意义上的失败。‍‍‍‍‍‍‍‍
但《封神第一部》虽踉踉跄跄起步,且无任何切身议题加持,但相对扎实的品质,也让它获得了不低于《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的网络关注度,成为这个档期的长跑赢家。‍‍‍‍‍‍‍
《封神第一部》
所以社会议题电影并非万能,我们明显看到,在进入8月下旬后,《学爸》《我经过风暴》所带来的讨论相比一个月之前的那些电影,明显下降。‍‍‍‍‍‍‍‍‍‍‍‍‍
也未必是大家不关心教育内卷、家庭暴力,也不是它们拍得不好,豆瓣都在7分之上,算合格的院线片吧,可能仅仅是因为——‍‍‍
观众太疲惫了,被各种议题轰炸,榨干了。
还有一个更要问的问题是,观众是在给电影买单,还是在给议题买单?或者更进一步,是否在给短视频和快销思维买单?

《学爸》

卖得好的电影,几乎都是抖音营销做得好的电影。于是我们看到,绝大多数电影,几乎已经把所有能剪出来的有效片段,搁到了抖音快手。刷完一部电影的官方抖音号,电影基本不用看了。‍‍‍
再复杂的电影,最后都可以分解、转化为一个情绪爆点,一句台词金句,或是一个显眼造型,在短视频平台获得便捷的传播。它的指向和电影本身是否产生冲突,已经不太重要。
像是《封神第一部》,大卖不再仅仅因为故事、特效、表演、幕后,也要仰赖质子团、大胸、殷语、硅胶鼠标垫等等出圈话题。

《封神第一部》

所以在感谢短视频制造了影院一时繁华的时候,难免也要想到,这种接纳过程的不可逆,撑大的是一种什么空间,而其中留给电影的位置又有多少。这是个宏大的话题,也是个浅显的问题。

《孤注一掷》

提一下今天公映的《燃冬》,它固然是个爱情故事,但更是当下人的某种写照。不管是停滞不前的小镇生活,抑或是恒久不变的异乡心态,都体现着人的焦虑与彷徨,娜娜说这几年不好过,浩丰想要求死,观众会觉得奇怪吗?其实不会,某种共通的艰难甚至遮蔽了青春疼痛的成分。
《燃冬》火不火得起来,不好说。在议题电影不那么好使的暑假档末端,电影宣传转而盯向七夕。也许是效仿《地球最后的夜晚》发明的浪漫营销,影片鼓动观众在32分16秒时对身边人说「撒浪嘿哟」,不知道被忽悠进来腻歪的情侣们买不买这「文艺」的账。

《燃冬》

有用的议题和情绪消费不是一成不变的。前些年无往不利,频频生效的爱国电影,是否符合市场规律的长远需求,还有待证明。
很多人更想在电影里看到当下,看到个体,看到自己。所以《你好,李焕英》《人生大事》之类也不愁能被更多人看到。

《你好,李焕英》

纵向看,从2003年开始的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每一个细分阶段的卖座电影,都各有不同特点。
当前阶段是社会议题电影发达,这和社交媒体的兴旺密不可分,但它体现的更多是看电影这个行为的社交属性,而非娱乐属性。
我们去看电影,享受的已不再是电影本身带来的放松、刺激或纾解,而是追逐热点的参与感,以及担心被社会潮流抛弃的焦虑感。它无疑是有效的,只是有效多久,我们都不知道。‍‍‍‍‍‍‍‍‍‍‍‍‍‍‍‍
横向看,近邻韩国也时不时会诞生不少全民话题电影。积郁了半个世纪的历史创伤,韩国电影在政策放开后用了二十多年来陆续排解,至今仍然有话要讲。香港也有《饭戏攻心》《毒舌大状》。‍‍‍‍

《寄生虫》
而好莱坞,身份政治方兴未艾,这天然就是话题电影的发酵良田。黑人、亚裔、女性、同志……都激发了大量的相关话题电影诞生。
在许多国家,电影从未像今天一样,具备如此强大的工具属性。‍‍‍‍‍‍‍‍‍‍‍‍‍‍‍‍‍
不免有杞人忧天的一问:这到底是电影兴旺的标志,还是衰微的征兆?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前好莱坞一姐,靠这个镜头能否重回巅峰
前半生看的那么多香港电影,难道都白看了?
TFBOYS之约,见证了十年内娱的病态虚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