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7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用户删除
来源|亲子学乐(kidsfund)
9月初是开学时间,北京大学开学的这一天,在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精英中,一个额外稚气的脸庞引起了人们的额外关注。
这个叫屈诗颖的湖南妹子,以696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录取,但出人意料的是,今年的她只有15岁,是北大今年录取的最小新生,不禁让人惊呼这个女孩的优秀。
15岁上北大的女孩,此前多次参加国家级竞赛,
曾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能力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 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二等奖, 全国中学生物理能力竞赛省级三等奖,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省级一等奖, 并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
可以看出来,这个女孩各门学科的成绩都非常优秀,并不偏科。又做了学生干部,可见人际交往和社交能力也很出色,并不是那种“书呆子”。
当这些描述凑到一起,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那种天赋型的孩子了,智力肯定远超同龄人,家庭背景一定非常优越。但事实却远非如此,甚至相去甚远。
她的班主任说,这个孩子天分是有一点,但是远远达不到天才的程度,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刻苦。
也有人猜测,那一定是她家境好,家庭教育做得好,或者花了大价钱补课。
更不是,她出生在龙溪铺镇朝阳村普通农家,全家有五口人,全靠父亲在外务工养活,母亲在家务农,三姐妹都在上学,家庭条件并不好,甚至属于很差的那一种。
小姑娘在高三获得过1500元奖学金,自己只留下了200元,其余都给了妈妈补贴家用。
那么,这样的寒门学子是靠什么逆袭的?
在搞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寒门学子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1
很多人都认为,如今的寒门,是越来越难出贵子了。
前两年,北京市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言论引发了广泛热议。
记者:你对于寒门出贵子这一说法怎么看?
熊轩昂:我觉得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了。我是普通家庭长大的,但是衣食无忧,父母都是知识分子(都是外交官),而且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可能是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让我在学习的时候可能相对来说能走一些捷径。
这话一出,立马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虽然它听起来很残酷,但是很现实,熊轩昂的父母是外交官,自然他从小接触到的教育资源和父母的影响,是普通孩子想都不敢想的。
最可怕的是,由于天生条件差异,寒门学子们在起跑线上便落后了,这又直接导致了眼界的狭隘。
作为寒门学子,有可能自己努力了很久,才能站到别人的起点。
前几年,有个著名的帖子引发了人们的讨论,题目是:“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作者是一位农家子弟,读完研究生,省吃俭用地奋斗了十八年后,她才终于在上海稳定了下来,才能坦然地和城里的朋友坐到一块喝咖啡。
然而,能坐到一起喝咖啡,就意味着和对方没有区别了吗?
有人在底下写下了一句扎心的评论:你们喝完咖啡后,人家立马坐上了前往欧洲旅游的飞机,但是你却需要精打细算,为本月的房贷发愁。
也许用一句话可以解释这一切,“我家几代人努力的成果,凭什么你寒窗苦读十几年就能超越?”
所以尽管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但这就是现实。
只能说,这不是寒门学子的悲哀,而是贫穷带来的天然束缚。
2 那些不信命的寒门学子们怎么样了?
大家可能也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贫穷妨碍了我,也间接带走了亲人的生命,但是我感谢它。”一个寒门女状元如是说。
就在北京状元“寒门难出贵子”论的第二年,河北枣强,一个不知名的贫困县,有个叫王心怡的女孩以707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但她却写道:我很感谢贫穷。
因为贫穷,她从小穿亲戚家孩子剩下的衣服,上学时,由于打扮土气经常被嘲笑,正当发育的年纪,她的三餐是白菜馒头稀饭。
但是贫穷带给她的远不止此,就像她所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
然而,正因为这些痛苦,这位农家女孩从小就种下了顽强改变命运的种子,那些磨炼,也使自己更坚韧。
她说:“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你让我和玩具、零食、游戏彻底绝缘,却同时让我拥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其实苦难并不值得感谢,她应该感谢的是自己的努力,但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高考状元都出生于贫困地区。
因为越穷,人们越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据清华大学统计,今年有五分之一的生源来自于农贫地区。而在中国大学生的构成中,农村生源更是多数。而在国外,即使是哈佛大学这样的顶尖高校,平民的孩子也是主力军。
虽然豪门精英占据了很多的比例,但留给寒门的机会仍有很多。
如果因为是寒门就选择自我放逐,那么原本是状元的王心怡可能就是初中辍学的厂妹,每天上班下班,早早结婚生子,为别人家延续香火。
把贫穷视为深渊,还是视为磨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
董卿曾在《朗读者》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痛苦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要看它对于谁来讲。对于温室里的花来讲,那对它就是灭顶之灾,对一棵松柏来讲,它如果能够扛过所有的苦难,那才是财富。所谓松柏之志,经霜犹茂。”
面对差距,那些不认输的寒门学子,才是最后的赢家。
3 很多寒门贵子的背后,都有着父母的身影
父母在寒门学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对于寒门状元来说,他们的父母或是卖力气的工人,或是不识字的农民,或是县城的小职员,虽然行业各不相同,但是这些父母却都有着相同的想法,即孩子的教育比天大。
(1)父母的陪伴,是最强大的定心剂。
前面15岁考上北大的屈诗颖,在她刚上初中的时候,母亲便放弃了在外打工的机会,只为更好地照顾她的学习和生活。
一家人全靠父亲的一点微薄的工资,生活苦一点无所谓,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屈诗颖几乎不怎么看手机和电视,学习累了就运动一下,多接触接触大自然。即便在疫情期间,也要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
也正因此,她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度的自制力,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2)聪明的父母,更是孩子心理状态的守护者
前不久,一对考上清华北大的双胞胎刷屏了网络,哥俩赵稞、赵棣,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他们的家乡是湖南的一个偏远山村,父亲是农民。
在哥俩的高中三年里,每逢周末,父亲都会坐车到县城看孩子,和他们谈心,聊聊最近的生活和学习。
也许,这位父亲没什么高超的沟通技巧,但是亲子间朴实的沟通却是孩子专注学习,坚定学习信念的保证。
作为对比,那个伪造清华通知书的复读生,为了哄父母高兴,这个孩子说自己被清华录取了。
激动的父亲恨不得敲锣打鼓,在村里大摆“升学宴”,为儿子庆祝。
但是后来当地教委发现,这个孩子的高考成绩仅为两百多分,这一下,父母的脸在全国人民面前都丢尽了,孩子也离家出走,宣称不上学了,要去打工。
但是这件事情中,最可悲的不是那个哄骗家长的孩子,而是他的父母。高中四年,父母竟然对孩子的成绩一点都不了解,可见对于教育有多么不上心。
对于孩子,一点都不清楚,也不尝试去主动了解,教育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这样的寒门,显然是出不了贵子的。
教育这件事,其实对父母的知识水平要求真的不高,身边见过太多的例子,有的父母是高知分子,孩子却表现平庸,而有的父母大字不识,孩子却既优秀又懂事。
天下有很多寒门子弟,请记住,虽然你们暂时处于落后,但是只要努力,未来依然光明不可限量。
就像俞敏洪、刘强东,曾经他们也是寒门,但现在也功成名就。
《光明日报》曾在《“寒门难出贵子”是个伪命题》一文中说,中国有句俗话,“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今天,我们自然不会为苦难粉饰、亦无须为逆境歌唱。但这个社会之所以热望涌动、之所以梦想难绝,靠的恰恰是以努力逆袭命运。
寒门能出贵子,是对命运的把握和反抗,它是不是一句谎言,取决于每一个寒门中的下一代。
点击☞“不要喊妈!”刷屏父母圈:毁掉一个孩子,妈妈总是陪着就够了! 点击☞“因为一条3799块钱的裙子,我4岁女儿被全校孤立了……”
给派妈点个“在看”吧~感恩
其他
15岁被北大录取的女孩,从留守儿童到寒门贵子,揭开了四千万人背后的痛
点击标题下的亲子派,关注后每天阅读亲子刊物
*本文转载自亲子学乐(kidsfund):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场景是家庭,最核心的关系是亲子。资深童书策划人/译者豆爸为您聚合积极主动、好玩创新的家教理念和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点击☞北京养孩子,有多疯狂?学区房没用,钢琴只能排最后,拼的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