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猩球崛起3》重磅来袭,打破系列片越拍越烂的“魔咒”

2017-09-15 黄梅梅 文创资讯

9月15日,好莱坞大片《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以下简称《猩球崛起3》)重磅来袭,火热登陆国内各大院线!



这部由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马特·里夫斯执导,安迪·瑟金斯、伍迪·哈里森等主演的影片,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之后,斩获票房和口碑双赢,全球票房已突破3.66亿美元。


作为“猩球崛起”系列的最终章,《猩球崛起3》打破了系列片越拍越烂的“魔咒”,获得了压倒性的好评。烂蕃茄新鲜指数93%,成为今年烂蕃茄新鲜度top5的北美暑期档影片之一;Moviefone评选的北美暑期档11部最佳影片中位列第一;Metascore综合评分82……值得一提的是,该片还被视为来年奥斯卡奖项的实力冲击者。



如此炸裂式的口碑,同样让国内影迷对影片满怀期待。根据猫眼专业版最新数据,影片预售票房突破5000万,零点场票房达900万,均居《猩球崛起》系列三部曲最高,首日排片达44.7%,足见观众对影片的热情以及各大影院对该片充满信心!截止15日17:00,《猩球崛起3》内地首日票房已经突破8000万,力压群雄。


那么,《猩球崛起3》缘何能得收获到如此高的口碑和票房呢?借今天影片上映之际,文创资讯将为大家一一揭秘!


不过,在此之前,不妨先来回顾一下《猩球崛起》系列的前两部作品。


倘若你是《猩球崛起》系列的忠实拥趸,从2011年的《猩球崛起》、2014年的《猩球崛起:黎明之战》追随至今,你一定知道该系列影片最大的看点就在于人猿相对位置的反转。但其实这一创作理念,自于1963年法国作家比埃尔·布勒的作品《猿猴世界》。这部将故事建立在物种反转的概念上的科幻作品,为后来的大量的“人猿”系列电视剧、电影开辟了空间。



当年的《猩球崛起1》可以说是《猿猴世界》的温和善良版本。威尔(詹姆斯·弗兰克饰)是名基因科学家,拿人猿做实验是为了修复人脑损伤和救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最后处于恻隐之心收养了猩猩baby凯撒,而后者却是高度进化的猿人,最后带领猿猴反攻人类。


到了《猩球崛起2》的时候,人猿与人类的地位已经是平起平坐了,甚至可以说,人猿掌握了主动权。由于“猿流感”的爆发,人类社会顷刻间分崩离析,动乱不安,短短十年就人口骤降,世界被分割为多个资源短缺的封闭“城市”,面临着倒退回电气时代之前的威胁。


电影里,苟延残喘的洛杉矶“部落”,与外界失联而且电力不足,人们想要修复大坝用以供电,可恰好大坝所在位置就是凯撒建立起的人猿王国。


《猩球崛起2》的故事也就开始于这样的矛盾,直到浑身横肉的凯撒站在废墟上,对着人类朋友说出那句“我本不想开战”。关于第二部最大的亮点在文创资讯看来有两个:


首先,背景建立在对末世纪人类社会的批判式想象。人类因为科技的发展(这里主要是基因科学)而自食恶果,让看上去强大文明的人类社会迅速走向毁灭的边缘。与以往处于绝对被动、低下种族的位置反转,带有黑色幽默,讽刺地显现出科学的残酷与极限、对生命的蔑视以及人类的愚蠢和自大。


其次,则是角色的复杂性设置,也就是猿人库巴。要是单纯的人类与猿人的对抗反而太过于单调直接,但库巴的存在则让电影出现反转,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探讨人性的空间,其中包括对人类阶层的模仿。


所以可以说猿人身上的复杂性全都是对人类本身的反射与对照。而这样的优点也继续延续到了第三部的《终极之战》。


好了,接下来回到本文的主题上来,究竟《猩球崛起3》为何能如此“受宠”呢?


1.故事讲得好


矛盾激化,人猿大战全面爆发


作为《猩球崛起》系列的最终章,第三部里猩球的世界依旧是难以说清善恶而充满灰色的世界,但凯撒的莎士比亚式悲剧人物的特征也更明显。从第一部对人存有明显的感激和只是单纯地想要救出同类、回到家园,到第二部多番犹豫、妥协却不断被置入两难,最终无奈开启战争,人与猿处于完全对立,再到第三部战争完全爆发,史诗级的悲壮之歌响起。



在《猩球崛起3》中的世界,病毒扩散得更厉害,猩猩越来越聪明,而存活的人类越来越少。由于病毒的变种,部分人类开始退化,病变征兆是无法说话。所以幸存的人类组成军队,势要消灭猩猩。人类与猿猴的矛盾,在《猩球崛起3》中达到彻底白热化阶段。


这恐怕是史上最燃的“人猿大战”。


电影一开场便是人类军队进入丛林向猿族发起进攻,枪林弹雨,炮火轰鸣,立即让观众坠入紧张的对战感中;随后人类军队步步紧逼,深夜突袭猿族大本营,猿族在昏暗洞穴和水帘洞应战,让隔屏观众都不禁屏住呼吸、倍感刺激;而最后的人猿大决战,战场又转移至冰天雪地的军队基地,两方兵力达到空前——数量最多的猩猩和人类大战,机枪炮弹、坦克、轰炸机……双方火拼、战火弥漫,瞬间将影片带至最高潮,这势必能让观众感受到爆燃的气氛。


可以看到,在这场人类挑起的进攻中,枪支炮弹与猩猩的石头长矛碰撞出激烈的战斗场面,让战后的现场愈发得惨不忍睹。事实上,凯撒对人类的态度依然是想着尽量能互相不打扰,不想双方死拼。然而,伍迪·哈里森扮演的人类士兵领袖上校,有他自己的生存原则和世界观。他的出现给凯撒及其族群带来巨大的伤害,也让凯撒一直坚持的信念产生动摇。


整个故事既包含两个族群之间的矛盾,也透过凯撒的经历,让人思考诸如以德报怨原则对不对?恐惧与仇恨对人有多严重的影响?比起外形更能判定何为人的本质是什么?甚至,人类的终极大敌究竟是什么?所有严肃的话题,《猩球崛起3》都用好看的场面以及精彩的故事带出来,让人不得不佩服导演马特·里夫斯和他的几位编剧们讲故事的能力超群。


其实概括起来讲,《猩球崛起》三部曲分别对应着凯撒的三个成长阶段:青年时期——寻求自我;壮年——寻求独立;暮年——寻求自由,而无疑这部凯撒走的路更为艰难。无论是影片的叙事力度与角色塑造,还是在凯撒不断失去亲人,最终完全开启黑化的“库巴模式”,都促使第三部都走向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潮。



2.特效够强大


动作捕捉技术,真实到你几乎感受不到


在今天,特效技术已被大量应用在电影拍摄中。精彩的特效,往往会成为影片的“主打卖点”。对于一部以猩猩为主角的科幻动作片来说,特效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猩球崛起3》的特效交由世界一流的特效制作团队维塔工作室负责。这一次,维塔工作室为《猩球崛起3》创造了无比真实、真假难辨的“如实特效”,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塑造的猩猩的角色栩栩如生,更是再度刷新了人们对电影特效的认知,被誉为“动作捕捉特效范本级电影”!



维塔数码视效总监安德斯·郎兰斯透露了有关影片特效制作的多个惊人数据。维塔工作室动用了998名工作人员参与到《猩球崛起3》的幕后制作中,电影共有1440个特效镜头,占据了整部电影95%的镜头量,电脑cpu的处理时间耗费约1.9亿个小时,折合起来等于5400年。而当中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将人(演员)变成猩猩的“动作捕捉技术”应用。


影片中的动捕技术主要分作两大块,第一是身体动作的捕捉,需要演员穿上特制的紧身设备作出动作表演;第二便是面部表情的捕捉。而为了让演员的动作和表情逼真地还原到猩猩模型上,特效人员还需要充分研究猩猩和人在很多生理结构的不同,从上肢、下肢、眉弓、嘴唇形态到肌肉收缩和晃动、肌肤纹理甚至是毛发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等。


这一次,导演及拍摄团队更是将难度提高,猩猩的动态已不再局限于中近景的呈现,每个猩猩都有大量的表情特写来展现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使得每一个角色栩栩如生,鲜活逼真。虚拟特效达到水准新高,让观影者完全忘记了特效的存在。


3.有内涵


弘扬平等、正义、善良等普世价值观


从“猩球系列”一开始,电影就有探讨种族关系、冷战、六十年代反主流文化、动物权利和核危机等问题的影射和寓言意义。其猩球的等级秩序也清晰分明。


可以看到,在第三部里,先知一般的凯撒,其使命是带领自己的族人前往一个没有战争、没有暴力、没有人类的应许之地。所以,猩猩们是“猩球”的犹太人,而凯撒就是摩西。


第三部中有这样一幕,凯撒在极端反派上校建立的猿人苦力营中,尝试使猿人追随自己的同时,其左膀右臂毛里斯意味深长地问“凯撒会怎么做呢?”这其实就同于圣战中的情形,摩西等人思索战争的意义,“摩西会怎么做呢?”摩西会思考,会质疑,会追求和平。


最后凯撒以萨姆森式的自我牺牲,带领众人来到了应许之地,却因为自己违背了当初“猿人不杀猿人”的信条,而不能进入猿人的“锡安之境”,只能像当初的摩西一样,远远地看着自己的族人进入一直追寻的天堂。



事实上,人类与猿族的关系在这部中,也被提升到了寓言化的层级。人与猿的关系抛弃了简单的驱逐与被驱逐、进攻与防守的模式,而是更为复杂纠缠。本该人类拥有的情感、道德标准丧失,反派对凯撒说“你太感性了”,作为兽类的凯撒则拥有了人类的感情;而猿类引以为傲的团结、族群意识,在通过人类诱发因素的引诱下,也分裂瓦解;人与猿最大的区别,也是让人类最骄傲的一点是语言与文明,而在感染病毒后失去语言能力,智力也退化到很低的水平,也具有极大的讽刺性。


 “猩球系列”无疑是科幻片中成功的典型。它再一次证明了反思性和批判性是科幻片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它通常以科学与自然、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动态关系为主题,弘扬平等、正义、善良等普世价值观。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黄梅梅

往期精彩推荐

美国战争片风靡全球,为什么中国的战争片只有华人捧场?

“蜘蛛侠”首次回归漫威宇宙背后,是索尼原创乏力的无奈之举

发售3天在线玩家破120万,《命运2》会成为下一个《魔兽世界》吗?

孙俪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何以成“剧王”?

《仙剑奇侠传4》Steam版今日发售 玩家:欠你们的,终于算还了

《爸爸去哪儿》停播门的背后 是亲子类综艺的裹足不前

《士兵突击》之后,下一部“爆款”军旅剧将是《战狼》?

《金星秀》宣布停播 尺度是束缚中式脱口秀发展的枷锁吗?

《明日之子》力推荷兹惹争议 虚拟偶像为何难以突破次元壁?

暑期档国产剧观察:荧屏IP热降温 网剧深陷高口碑低流量窘境

被冠之以“名画”的画作,我们如何观看?

业绩大幅下滑,核心艺人频频出走,“中国式经纪”何去何从?


长按二维码关注

 新鲜文创资讯报道
深度文创政策解读
精准文创趋势分析
有趣文化创意分享

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商务合作、采访、投稿:wenchuangzixun(微信)2573818674(QQ)

 戳阅读原文,看更多文创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