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节气养生】立冬伊始 “养藏”为主

健康周报
2024-08-24

立冬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立冬,预示着秋风吹尽,冬日来临。那么此时节的气候变化特点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养生保健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敛阳气潜意藏志

《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告诉人们立冬时节,寒霜成冰,天凝地闭。自然界万物凋零,蛰虫伏藏,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潜藏于内。养生之人宜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注重“藏阳”,莫要耗损阳气。

初冬,天气时常阴冷晦暗,使人们的心情受其影响,容易引发精神抑郁。这一时期人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人们既要顺应气候的变化,防止阴冷寒邪的侵入,又要静心凝神,畅达情志,努力达到形神合一之境界。人们也应让自己的情绪“潜藏”下来,精神不要过度兴奋。要保持内心恬静,这样才可使阳气内收,利于养藏。常晒太阳,对健康和心情有调节作用,特别是在冬季,人体处于“阴盛阳衰”的时候,晒太阳能起到壮阳气、通经脉的作用。


莫伤阳添衣保暖

立冬过后,天气寒冷,寒邪易伤阳气,也易诱发各种疾病,比如风寒感冒等。因此《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就是要人们在降温天气里,及时增添衣物,注意御寒保暖。穿衣不可过少,汗后不可在室外久留,防止疾病的发生。


养收藏适食温补

冬季饮食除不可过食生冷之外,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而“养阴”并不与本文中“藏阳”相悖。此处的“养阴”是指养收藏之气,养收藏之阳。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初冬膳食应吃些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初冬应选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糙米、玉米、小麦、黑豆、豌豆、红薯等食物;生姜、 韭菜、大蒜、萝卜、花椰菜、木耳等蔬菜;羊肉、牛肉、鸡肉、猪腰子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核桃、桂圆、栗子、芝麻等果品。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可常吃炖母鸡、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

待日光早卧晚起

立冬之后,作息时间也与秋季不同,起居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要人们“日入而息,日出而作”。在工作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养成早睡晚起的生活习惯,这样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另外,居室内应温度适宜,不可过热,过热汗出易伤及阳气,也容易在外出之时感触风寒。

冬季锻炼必不可少,户外活动既可以增加身体热量,又可以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但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不可大汗淋漓,以免耗损阳气。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另外,锻炼时间也不宜过早、过晚,以免寒邪侵袭。

推荐食谱



五元炖鸡原料:母鸡1只,桂圆肉30克,黑豆(泡发)50克,大枣30克,莲子(浸泡)50克,枸杞子30克,冰糖10克。辅料:料酒、盐、葱、姜适量。做法:鸡收拾干净,桂圆肉、黑豆、莲子、枸杞子洗净,黑枣洗净去核;将上述食材放入鸡腹内,鸡放砂锅中,加料酒、盐、葱、姜,足量清水,置火上,大火烧开小火炖至熟烂,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益精,补血养阴。适于气血虚弱,病后体虚者,营养不良的人群,可增进食欲,强壮身体。



青蒜桃仁炒虾仁原料:虾仁300克,核桃仁100克,青蒜苗100克。辅料:植物油、盐、白醋适量。制法:虾仁洗净上浆,用五成热油划熟;核桃仁入油中炸脆;青蒜苗切段;锅留底油,下青蒜苗爆香,将虾仁放入,加盐、白醋炒匀后撒入核桃仁装盘即成。

功效:补肾壮阳,健脾温肺。适于脾肾虚弱,腰膝酸软,虚寒喘咳,营养不良等人群。

作者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雷春香

更多精彩科普





【老年天地】代谢状况不佳者 晚年易患痴呆症 

【养生宝典】秋季养生“肺”是关键

【老年天地】患上“五十肩” 如何运动促康复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文章来源于健康周报
转载需经本报同意并注明出处
全国各大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5-13

点在看,把健康分享给大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健康周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