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来惹人烦 中医辨证巧施治
惊蛰节气过后,气温回暖,百花盛开,空气中漂浮的花粉飘絮以及各种尘螨病菌,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引发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汗疱疹等。特别是荨麻疹起病快,皮疹成块成团,并且反复发作,使得患者痛苦不堪。
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常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水肿型红斑、风团伴剧烈瘙痒,个别患者可能感到灼热感或刺痛感,数小时内皮疹可逐渐消失,不留痕迹,后又反复出现。
中医古代医学书籍中无“荨麻疹”病名,现代中医学规范其名称为“瘾疹”。在中医文献中,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后世医家多认为与风邪有关。
《素问·风论》中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者,善行而数变”。中医素来将“风”看作很多疾病致病的主要因素,因此荨麻疹所起的疹子,也被称之为“风团”。春季风邪当道,这也是春季荨麻疹高发的一个原因。
荨麻疹的危害
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是瘙痒难受而已,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慢性荨麻疹对患者的心理方面影响最大。患者常常出现焦虑甚至悲观情绪,变得暴躁易怒、自卑、失眠、社交恐惧。
荨麻疹发病原因
★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
★某种香料调味品亦可引起。
★有许多药物可引起该病。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
★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
★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中医治疗荨麻疹
中医将荨麻疹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风热型、风寒型、血虚型和湿热型。
风热型
皮疹颜色比较红,患者瘙痒很剧烈,遇热加重,遇冷缓解。可以伴有发热、咽痛、腹痛、口唇肿胀、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表现。
【方药】消风散。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6克,甘草、木通各3克。
【功用】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耳穴放血】风溪穴。
风寒束表型
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伴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典型的“寒性”患者,常在吃了寒凉食物或受风后出现病情加重。
【方药】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桂枝5克,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去节)各3克,大枣四枚,杏仁5克。
【功用】疏风散寒、解表止痒。
【针灸治疗】艾灸神阙穴、火针点刺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膈俞、外关、风池。
血虚风燥型
皮疹颜色淡白,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口干,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有的还和月经周期有关,在经期前发病。
【方药】当归饮子。生地、当归、白芍、川芎、荆芥、防风、白蒺藜各9克,黄芪、何首乌各6克,炙甘草3克。
【功用】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足浴】方药同本方。
脾胃湿热型
风团色红,成块成片,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泄泻;苔黄腻,脉滑数。此型患者常由于饮食不慎,如进食各种煎炸烧烤后荨麻疹出现或加重,伴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方药】防风通圣散。防风、芍药、川芎、当归、大黄、麻黄、连翘、薄荷叶、芒硝各6克,黄芩、石膏、桔梗各12克,滑石20克 ,甘草10克,荆芥、栀子、白术各3克。
【功效】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食疗】绿豆稀饭。
作者 天津市公安医院针灸理疗科 主任医师 李岩
更多精彩科普
春雷化雨万物新 扶阳祛邪病不找
天津医院小儿内科专家为您解答儿童生长发育有关问题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在看,把健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