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不是你想的台北,台湾也不是你想的台湾
在台北呆了一周。
除了疲倦,感觉啥也没干。
在离开台北去桃园机场的taxi里,看着车窗外飞逝而过的风景,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
台北不是你想的台北,
台湾也不是你想的台湾。
当然,我是带着想象去台湾,见台北的。
这些想象来自于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这些想象来自于一直来身边人的见闻,这些想象还来自于一直来的综艺电视和电影的影响。
所有这些信息构成了我对台湾、对台北的三观。
或许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台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台湾。而三观相似的人又形成了一个群体,每个群体心中都有一个台北,每个群体心中都有一个台湾。
我的三观不算全面和客观,但应该也代表了一个大群体对台北、对台湾的一种情结。
原以为台湾很有钱,至少比我们有钱。
去了才知道,现在我们比他们有钱。
真的,我内心里一直都觉得台湾人很有钱。
小时候是这样。
一听说谁家有亲戚在台湾在香港,就会觉得特特么牛逼,肯定很有钱。有时会忍不住想去问问老爸,我们家有没有亲戚在台湾啊。
只是不敢问。
奇怪的是,现在也还是这么想。
见了台湾的客户或谁谁的台湾朋友首先的反应就是人家肯定有钱,比我们有钱。
这是一种病,没治的病,叫穷的贱。古人说,贫贱不能移,你丫说起来容易啊。
人家的优越感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从我们的爷爷辈到我们的父亲辈到我们这一代,历经三代,的确比我们富裕。而咱们的自卑感也就是这样一代代积累起来的,爷爷辈看到台湾有钱,爸爸辈认同台湾有钱,我们辈觉得台湾有钱,这就叫骨子里遗传。
培养一个贵族要三代,我是真信了。
培养一个卑族要三代,我也信了。
但是现在看看,我们比他们有钱。
看看街上来来往往行人的穿着,穿梭来去的交通工具,沿街各种店铺贩卖的商品,从市区到郊区到乡村的建筑,接触中日常生活中各种人的言谈举止。在吃穿住行个个方面我都能感受到经济的落差和钱在物质上产生的距离。
有人说光这些就能判断人家没我们有钱么!
那你说怎么判断。我去你家县城玩,看到满大街的摩托车飞奔,沿街的建筑低矮破旧,人们的穿着款式老套,还有让人欢喜的低廉物价。仿佛回到了十年前自己的县城。
我不判断你没钱,那我该认为什么!
去大街小巷走走,生活的日常细节最能告诉我们真相是什么。
当然,台湾也不泛很多有钱人,问题是他们要么移民美国了,要么跑去大陆了。按一位开taxi德大哥和我说的,没钱的才留在台湾。
他真心希望大陆客来的越多越好。
原以为台湾物价会很高,好歹比我们高。
去了才知道,人家物价比我们要低。
去前纠结了两天应该兑换多少新台币入台,是该兑2000呢,还是5000呢,有种怕兑的少一下子不够用的莫名担忧。
后来上网一搜,发现绝大多数人给的建议是兑个5、600百人民币就够了,到台湾ATM机随取随用,汇率又划算。
结果最后是一分钱没换就去了,到了桃园机场兑了500人民币一家四口就出去逍遥了。
先是租了个wifi,一天60新台币,折12块钱一天。机场便利店里给谷谷买了盒果汁10新台币,折2块钱,吓了我一跳。然后买了两张巴士票从机场到台北车站,单趟125新台币,折合25块一位,开了1个多小时到台北车站。台北车站二楼点了两碗牛肉面,一碗120新台币,折24块,感觉和国内差不多,但面端来一看,牛肉可差多了,国内的牛肉面那牛肉是会浮起来飘的那种,台湾的是一大块沉底的。后来又吃过一次牛肉面,一碗里面三大块,我吃着都觉得老板会亏本,上等牛肉啊,好吃。
吃完面去买了些蛋糕,一个草莓冰激凌杯30新台币,折6块钱。搭捷运到终点顶浦站一位20新台币,折4块钱,7站还是8站路。到了顶埔去7-11便利店里买了一堆零食,还买了些台湾啤酒,一大罐40新台币,折8块,喝不完。
因为我们住在山里的度假村,比较远还下雨,就包了辆taxi进去,一问要开40分钟左右,车价250新台币,折50块钱,我说OK。刚要上车,师傅怯生生的说需要加50新台币的返程费,因为空车,折10块钱。我说OK啊!真心便宜的超出我的期望。
到了度假村,每天轮着去西餐厅和中餐厅吃饭,三菜一汤的中餐,好大盘,都在500-600新台币,折120块左右;西餐吃牛排套餐,一份700新台币左右,折140块左右。
有人说还好啊,可是你要知道这是深山里的五星级度假村啊,放在国内这物价我根本不敢想啊。
后来在台北吃饭买东西打车游玩,一圈下来真的觉得物价挺便宜的,故宫博物院门票250新台币,折50块,贵么?放国内不收你150块才有鬼。士林捷运站边上了便利店买了两份寿司便当,真特么好吃,里面生鱼片啊,里脊肉啊,虾啊都有,一份45新台币,折9块钱,太值了。回程时吃了个小火锅,一份168新台币,折36块,饭随便吃,而且竟然还有免费冰激凌随你吃,我吃了一杯,真下不了手勺第二杯。
老板,你不亏么。
在台湾,老百姓还是有福气的。
原以为台北会非常现代化,处处高楼大厦。
去了才知道,台北的房子旧旧的、破破的。
想象中台北也好,高雄也好,台中也好,都应该是极其现代化的城市,至少比我们要现代化。但是身临其境时,才发觉现实比梦想要来的残酷。 从机场去台北市区,然后穿过市区去三峡,从乡村到城镇到市区再到城镇到乡村,以及后面在市区数区的闲逛游玩,看到的建筑大多低矮破旧。
这要按国内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来做自己,除了东区部分建筑外,台北估计得拆光光。
有人说,台湾属于地震带上,所以房子不能修的太高。这我理解,日本大多数乡村和城市的房子也不高。
但破和旧我就不太能理解了。
首先是外墙破旧,沿街的店铺商户或者住宅的外墙破败斑驳,极少看到新的装饰。
其次是内饰老旧,进了很多的商铺,也看到很多住家的内部,看到的也大多凌乱残旧的。
有一种旧我们可以理解为历史,但还有一种旧那就是真的旧,旧的懒的打理,旧的看不到生命,旧里透着一股萧条。
就是连西门町这样的繁华地段亦是如此,仿若国内四线城市的街景。仿佛在逛一个综合市场。
有人说那是因为政府没钱,可我没说政府大楼哦,我说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房子。
也有人说,台北代表不了台湾。
那谁代表台湾呢。
原以为台湾真的很念大陆,都是一家人。
去了才知道,人家是人家,我们是我们。
去台湾的人,都是带着情怀的,特别是老人,咱们都是一家人啊。
像我这样的2B青年,也是带着情怀去了。
到台北第一站就去了国军历史文物馆,本来去找国军英雄纪念馆,去了才发现是一宾馆,真是瞎了我的眼。
到了国军历史文物馆,一看,也太特么寒酸了。一栋四层小楼,门可罗雀啊。进去也不要钱,随便看,整个展品也不多,主题就一个抗日老蒋是主力。
没找到一点点新鲜玩意。
后来去了中正纪念堂,也是观者寥寥,现身的基本都是大陆客。前面广场挺大,原来叫中正广场,后来被阿扁改为自由广场,我想要不是小马哥上台,估计连老蒋的纪念堂也要保不住了。
期间也和接触到的各种人聊天,酒店服务员,taxi司机,水果店的老板,牛肉店伙计,捷运里的学生和小伙子,拐弯抹角的聊了聊对大陆对老蒋的印象。
结果好让人伤心。
我们对人家有情怀,人家对我们没情怀。
说白了,我们是单相思。
对大陆,那就是另一个遥远的存在,虽然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深深的血缘,但过日子并不搭嘎啊。
对老蒋,清一色的否定,没人说好。反到是对他儿子蒋经国评价很高,因为为台湾的经济腾飞和民主政治做了很大的贡献。
抱着见失散多年兄弟的情怀去的,结果听到一句:我和你没什么关系啊。
真的好伤心。
后来想一想,也能理解。
一起生活的亲兄弟到了第三代都不亲了,何况和大陆断绝联系120多年的台湾。
老蒋去台湾之前,台湾已经被日本统治了50年,那还是老清朝的事,老蒋去后又过了71年了。这前后121年,好几代都过去了,人家过着自己的日子,好也罢坏也罢,和我们没什么关联啊。
人情淡那是自然。
原以为台湾的食物会很好吃,就像电视里放的一样。
去了才知道,有一种好吃叫人家的好吃。
那些年台湾综艺太发达,比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比如《女人我最大》,比如《康熙来了》,这些节目大大的影响了我对台湾美食的认知和期望,节目里嘉宾和主持那大呼小叫的表情,无一不在提升我对台湾美食的胃口。
到了当天中午就去吃了台湾牛肉面,后来陆续吃了蚵仔煎,甜不辣,阿宗面线,卤肉饭,小火锅,盐酥鸡,风味肉粽,大肠包小肠,麻薯,凤梨酥,卤味等等。
找的店家也都是排长队的人家。
开始吃的时候还有些新鲜感,吃完了再吃的欲望就没有了。到最后两天,满大街找吃的,也找不到合意的。
得出的结论是味蕾不对口,人家从小对这个味,怎么吃都好吃,是真好吃;我们一吃,没感觉,难吃算不上,好吃也不行,怪怪的。你说不好吃,要被人打,因为人家吃了真的好吃啊。你说好吃,太违心,你怎么不多吃几碗,点一碗还有剩。
不过,真心觉得台湾面包店里的面包和蛋糕做的好吃,到处都有面包店,随便一家进去味道都很赞。
面包和蛋糕这东西全球通用,养成的是同一个味蕾,好吃难吃立马见分晓。
原以为台湾人会很冷漠,像我们一样。
去了才知道,人家比我们诚恳和温暖。
我们见惯了也听惯了身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不信任,网络和电视里充斥悲哀新闻的时候也当怪不怪。
在这样的环境呆久了,去另一个环境也会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所以对台湾,心底没有期望。
去了,相处了,接触了,才发觉不同。
他们比我们平和,诚恳和温暖。
打taxi去度假村的时候,我说想买些水果,能不能带我们去水果店,司机大叔说好。然后载我们去了一家社区超市,他说比较便宜。
我进去了,大叔在路边等我,过了一会儿他跑过来,手里拿了一张卡,说这是我的会员卡,可以便宜点。
我真的好惊讶,这么小的事。
带着谷谷和麦麦两个小孩,停留到哪儿都会有人朝你微笑和颔首致意,特别是做了父母的人。
逛夜市,好多小吃铺送吃的给孩子,虽然不多;坐捷运坐巴士,总是有人第一时间让位置,不管年龄有多大;餐厅里,宝宝椅太大,服务的阿姨拿来自己的外衣当靠背,宝宝餐具也会第一时间奉上;酒店里,服务员发现有四个人,第二天就放了四双拖鞋;每次见面大家都会说你好,离开的时候都会说byebye,不管你要不要买东西还只是看看。
虽然电视台里天天都在放吵架和骂娘,但是总的感觉生活中每个人还是比较平和,陌生人之间没有太多的戒备和敌意,信任和友好是首选的表达方式。
整个生活的氛围没有感受到太多的焦虑。
或者也是因为生活和经济都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平衡和稳定,所以一切都会显得不那么急迫。
赚钱可以慢慢来,因为急也没有用。
机会也不是那么多,所以可以慢选择。
大家都这样生活,你想快也快不起来,你想慢也慢不下去吧。
可惜没找槟榔妹买槟榔
Ps. 唧唧歪歪,拼拼凑凑,写了一堆。越来越多的人去台北去台湾旅行,只是很少会看到有人会分享感受,既然都没人写,那就我来写吧。
Ps again. 带着两个娃旅行,累去了半条命,一个多星期没写文章,关注的粉丝也没见少,看来都是铁粉啊,感动啊感动.
Ps three. 为了报答大家,每天又可以开放时间回答问题了,有问题的可加我微信
公众号181901774留言提问,里面也有很多个人私密的分享。不过不闲聊哦。
顺便分享点原创好文给铁粉,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原创文章。